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如何看待《死亡擱淺》被多家專業媒體詬病

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本身名聲在外,有值得信賴的輝煌支撐,這也是遊戲從業者本該堅定的一條路。只有專業、敬業的遊戲人才能做出來好玩的遊戲。隨著《死亡擱淺》遊戲的發佈,它的世界觀也逐漸在迷霧中清晰,三年磨一劍,磨出這樣一個似乎找不到可對比的遊戲,這難道不是一種進步和創新嗎?所以在以未來為藍本創作的遊戲中,玩家總是可以得到驚喜,更何況在《死亡擱淺》中觸及到的平行宇宙理論,更是複雜難述。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如何看待《死亡擱淺》被多家專業媒體詬病

小島攜《死亡擱淺》初次亮相,是在TGA2016 ,那年的守望先鋒還有很高的熱度,全民看臀大家應該還記得吧?也就是那年小島離開了日本大廠KONAMI,和索尼一起開發新遊戲《死亡擱淺》,當年預告片出來後,最讓驚詫的是遊戲主人公居然是“弩哥”!

遊戲中的世界人類在死亡時會變成看不到的狀態,而依舊存在,於是叫做“死亡擱淺”。說的簡單點就是沒死成或死了一半。東方神學的某些分支理論認為,嬰兒在初生之後擁有前世的記憶,在鄉村也總是流傳有初生嬰兒便會說話而講述前世種種的傳說,某個瞬間就失去了這個能力。那個時候的CG預告片就看的大家雲裡霧裡的,充滿了神秘感,但即使現在遊戲正式發佈,很多玩過遊戲的人們也仍有不少對遊戲的劇情充滿迷惑,甚至是不解。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如何看待《死亡擱淺》被多家專業媒體詬病

照小島秀夫最初的那個說法,是意圖讓玩家明白連接的重要性,或許是一種為了團結、反戰、反核的遊戲創作初衷的最終呈現。

但是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很多專業媒體的評分顯示,這款作品離神作這個稱呼真的還很遠。

專業媒體對《死亡擱淺》這款遊戲又是如何評價的呢?無論是分數給高或是低的媒體,都指出了一些很明顯的缺點,那就是《死亡擱淺》不像是一款遊戲,而更像是一件藝術品,類似於《風之旅人》、《ICQ》之類,但劇情又在這些作品之上,因而讓不少玩家很難體驗到遊戲的樂趣,另一方面遊戲性、故事劇情敘事的節奏又太糟,儘管有美麗的風景,很棒的劇情,很棒的音樂,但是遊戲過程中就是一連串重複讓人貧乏的動作,還有一些小缺點小編就不一一列出了。不過好在的是死亡擱淺這款遊戲的劇情還被大部分的媒體稱讚,否則小島的招牌真就要砸在這個作品裡了!

鑑於此,小編也終於知道索尼為何在投資了這麼多金錢,還在持有IP的情況下,願意把這遊戲給跨到PC平臺了(一般的情況下是不大可能的)。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如何看待《死亡擱淺》被多家專業媒體詬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