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經濟有多困難?豬肉換來米格-24,司令搶購5千箱方便麵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1991年12月25日,紅旗從克里姆林宮緩緩降下,曾經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蘇聯,就這樣突然宣佈解體,引發世界範圍內的強烈震動。一個如此強大的國家,在沒有遭受外敵入侵的情況之下,卻於一夜之間轟然崩塌,著實令人唏噓感慨。

蘇聯解體後經濟有多困難?豬肉換來米格-24,司令搶購5千箱方便麵

▲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欽舊照

不過很多人都已經注意到,蘇聯的經濟結構相當不合理。為保住革命政權乃至於軍備競賽不被美國超越,蘇聯從建立之初到滅亡,幾乎都一邊倒地發展國防工業和重工業,中央政府為此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物力。正因如此,蘇聯的國防工業和重工業非常發達,但是關乎國民生存的輕工業卻十分薄弱,尤其是紡織業和食品製造業。蘇聯群眾長期生活在物資匱乏的社會中,自然民心思變,所以蘇聯最終才會從內部瓦解。

蘇聯解體後經濟有多困難?豬肉換來米格-24,司令搶購5千箱方便麵

▲蘇聯商店舊照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這一堆爛攤子。為解決當時的經濟困難並確立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葉利欽任用葉戈爾·蓋達爾為政府總理,實施“休克療法”,希望能複製這一經驗先前在玻利維亞所取得的成果。然而所有人都沒想到,“休克療法”令俄羅斯GDP幾乎減少一半,國民生活水平更是一落千丈,多年來的發展成果全被西方資本家薅了羊毛。

蘇聯解體後經濟有多困難?豬肉換來米格-24,司令搶購5千箱方便麵

▲九十年代莫斯科街頭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民眾生活十分困難,就連士兵和軍官們也常常餓肚子,整個國家除了武器不缺,什麼都需要進口。眼看長期捱餓也不是辦法,軍隊索性決定用飛機坦克大炮來換些吃食,畢竟這些鋼鐵製品放在倉庫裡只能生鏽。於是俄羅斯軍火庫裡的所有設備,從槍支彈藥到軍車坦克,都成為軍官們用來倒賣的商品。

蘇聯解體後經濟有多困難?豬肉換來米格-24,司令搶購5千箱方便麵

▲前蘇聯軍官舊照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國一些商人發現了其中商機,他們動用各方資源把國內的生活用品運到中俄邊境,用其換取俄羅斯的軍需品,這些商人被稱為“國際倒爺”。在此期間,發生過很多令人大跌眼鏡的交易,比如用豬肉換來米格-24,或者用2個暖水瓶換來一輛軍用摩托,甚至還有人用一堆土豆換來一些俄羅斯平民家中的物件。大商人牟其中,甚至用500車皮的日用商品換來4架圖-154大型客機。在飢餓面前,俄羅斯軍人徹底放下身段,將軍備一股腦拿來同中國商人交易。

蘇聯解體後經濟有多困難?豬肉換來米格-24,司令搶購5千箱方便麵

▲正在交易的俄羅斯倒爺

在眾多的中國商品中,有一樣東西最受俄羅斯軍人喜愛,那就是方便麵。中國方便麵熱量高、保質期長食用簡單方便,而且味道也很好,餓的時候吃一碗簡直美滋滋。為了吃上方便麵,俄空軍司令部曾經一次性搶購了5000箱,一度成為各級空軍軍官的必備加餐品,無論是司令還是參謀長,一到飯點手裡都端著煮好的方便麵。不過對這些俄羅斯軍人來說,方便麵也有缺點,那就是太辣,因此國內的一些方便麵廠商為了讓方便麵更符合俄羅斯人的口味,還特意調整了料包配方。

蘇聯解體後經濟有多困難?豬肉換來米格-24,司令搶購5千箱方便麵

▲葉利欽連任總統宣誓舊照

在“休克療法”的刺激下,俄羅斯經濟深陷泥淖之中無法自拔,國內矛盾不斷升級,寡頭趁機謀取私利,民怨四起。焦頭爛額的葉利欽明白過來後卻也為時過晚,直到普京上任大力推行改革,俄羅斯經濟才逐漸有所起色。隨著俄羅斯經濟逐漸恢復,“國際倒爺”也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變成兩國百姓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談資。

《俄羅斯現代史》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歡迎加入世界史愛好者同盟,增長見識、開拓眼界、積累談資、結交知己、收穫友情。子淵在這裡與你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