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超千億市值企業,中國生物製藥與翰森製藥差異在哪兒?

同為超千億市值企業,中國生物製藥與翰森製藥差異在哪兒?

同為超千億市值企業,中國生物製藥與翰森製藥差異在哪兒?

毋庸置疑,中國生物製藥和翰森製藥為最成功的中國製藥企業之一,二者皆為港交所上市企業,市值超1000億,截止2019年10月21日市值分別為1412.41億HK$和1554.24億HK$,值得注意的是兩企業董事局主席均為女性。作為成功轉型的領軍制藥企業,筆者現帶大家解密上市後產品線的結構差異。

同為超千億市值企業,中國生物製藥與翰森製藥差異在哪兒?


相同或相似

1.抗腫瘤均為重要收入來源和重點佈局領域

中國生物製藥和翰森製藥目前腫瘤領域均為其重要收入來源,分別佔比20%和40%。前者抗腫瘤用藥主要由正大天晴和南京正大天晴研發生產,雷替曲塞注射液銷售約3.44億,同比增長約54.2%。其他幾個主要腫瘤藥物達沙替尼,伊馬替尼均突破1億元;由此可見,中國生物製藥抗腫瘤領域產品結構合理且增速良好。

翰森製藥在抗腫瘤領域,主要專注於治療發病率高的實體瘤,如肺癌及乳腺癌以及血液腫瘤。主要產品甲磺酸伊馬替尼片、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均為重磅首仿藥。

2.涉獵多治療領域,中國生物製藥比肩輝瑞

中國生物製藥治療領域多達十個,涵蓋肝病、抗腫瘤、心腦血管、鎮痛、骨科、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抗感染、腸外營養及糖尿病,治療領域豐富堪比當年的輝瑞涵蓋十四個治療領域(包括由海正輝瑞代理推廣的糖尿病、免疫及激素領域)。

美國PharmExec雜誌公佈2019年全球製藥企業TOP50,中國生物製藥位列42,中國製藥企業中排名第一。相信中國生物製藥豐富的產品線佈局將繼續引領中國製藥企業的全球化趨勢,成為中國的“輝瑞製藥”。

而翰森製藥也不落其後,產品覆蓋六個治療領域,分別為抗腫瘤、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抗感染、消化、糖尿病及心血管;值得提及的是,這六個治療領域佔據中國醫藥市場62.5%的市場份額。

經梳理,筆者發現中國生物製藥與翰森製藥的抗腫瘤、抗感染、心腦血管、消化及糖尿病佈局重疊,從側面證明這5個治療領域或是未來重要佈局方向。

尤其是伊馬替尼片為頭對頭競爭,翰森製藥該品種作為首仿藥,2018年銷售額破3億,且保持高於30%的增長。而中國生物製藥為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企業,該產品2019年中期已經突破1億,同比增長5.2%。

在抗感染領域,中國生物製藥主要為注射用比阿培南和注射用利奈唑胺。翰森製藥主要產品為注射用替加環素、注射用米卡芬淨和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僅從產品線來看,似乎翰森製藥更勝一籌。與輝瑞斯沃競爭,治療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利奈唑胺為二者重點產品。

同為超千億市值企業,中國生物製藥與翰森製藥差異在哪兒?


不同或差異

1.中國生物製藥收入超翰森製藥2倍

中國生物製藥2019中期報告收入125.27億,收入屬於國內上市公司前三位。翰森製藥作為今年IPO的後起之秀,2019中期報告收入45.99億,屬於第二軍團企業,但是出色IPO確保其市值躋身中國上市藥企前三位。

2.中國生物製藥傳統優勢領域為肝病,翰森

製藥為中樞神經系統

中國生物製藥在肝病領域堪稱“一哥”,具有保肝護肝,抗肝病毒等多種治療藥物。僅異甘草酸鎂注射液2018年銷售達17億,目前仍然保持5%以上的增速。而翰森製藥在中樞神經系統領域是老大,市場佔有率達9.2%,其奧氮平2018年銷售亦超過17億;從翰森製藥官網排序也可以看出,中樞神經系統收入為其公司的第二大收入來源,但產品重視度排名位列企業首位,可見翰森製藥對該領域的偏愛。

同為超千億市值企業,中國生物製藥與翰森製藥差異在哪兒?


4.翰森製藥集中度更高,三個治療領域收入

佔比高達85%

從產品收入集中度來看,翰森製藥收入集中度更高,抗腫瘤,中樞神經系統和抗感染系統用藥收入佔比高達85%;而中國生物製藥集中收入主要在肝病用藥、抗腫瘤用藥和心腦血管用藥,收入佔比近佔企業總收入的60%。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醫藥政策頻出,治療領域過於集中的同時風險也將越高;超過十億的大品種,大領域未來都將被政策削平,保持各家企業的合理有序競爭。

由此可見,翰森製藥產品過於單一。尤其表現在糖尿病、消化和心血管領域,官網顯示,各領域僅一個產品。即使未來未有BD產品或研發新產品的加入,該領域的競爭優勢也難以體現。這一點上中國生物製藥更勝一籌,無論哪一個治療領域皆為集團式作戰,產品的戰略組合策略成功。

小結

同樣為破千億的中國製藥企業,兩家企業的戰略佈局重點清晰,治療領域較為豐富,已經具備跨國製藥企業的雛形。但是,中國生物製藥在上市產品線表現出結構合理,產品線豐富,從成熟度看其更具國際競爭力,未來也將成為中國藥企國際化的代表。而翰森製藥的成功在於在中國醫改進入深水區之前,已經成功轉型,從單一治療領域向多元化治療領域的戰略轉變,為製藥企業提供較好的戰略轉型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