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手機的舊制度,5G手機的大革命

4G手機的舊制度,5G手機的大革命

4G手機的舊制度,5G手機的大革命

文|吳俊宇

新技術總會摧毀既有的秩序,讓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甚至可以這麼說,技術進步是一種“否定之否定”的“創造性破壞過程”。

對手機行業而言,5G,正在孕育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持續四年的華米OV格局正在鬆動。掉隊者試圖藉助5G翻盤,領先者則是穩紮穩打。

這就像是一場長跑,有耐力的人正準備把過去幾年儲備的力量在彎道釋放出來。耐力差的人則是力圖奮力一搏。

無論如何,舊制度即將崩潰,大革命正在到來。

一 4G-5G的暗湧

馬克吐溫在小說裡提到,歷史不會簡單重演,但總是押著相同的韻腳。

4G邁向5G的產業格局變化可以參考3G到4G的那幾年:諾基亞倒下的身軀未冷,中國手機市場格局已經數輪洗牌。從中華酷聯到華米OV,也不過

三五年時間。

今天的手機市場雖然大格局未變,但隨著中小品牌均已出局,戰局、特別是中國市場的戰局越發緊張膠著。

5G即將來臨,運營商再度開啟補貼。我們幾乎可以預見未來3-4年手機市場會出現補貼的上半場和後補貼時代的下半場。

補貼時代的上半場,手機廠商需要做的事情是,藉助運營商渠道迅速鋪開出貨量,用出貨量教育用戶心智。

補貼時代的下半場,手機廠商需要做的事情是,堅持技術、產品,抓穩下沉渠道,用硬實力攻城略地。

今天的手機市場雖然依舊維持著華米OV的格局,但是這個格局明顯正在發生鬆動。

華為一超多強,OV緊隨其後,小米位居末尾。

在這種格局之下,幾乎所有手機廠商都在搶跑5G。中興、聯想在今年年初便早早拿出5G手機,希望藉助5G“賭一把大的”。小米

雷軍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則是提到,明年小米要推出10款以上5G手機,覆蓋高、中、低端。

對暫時處於相對落後地位的手機廠商而言,5G無疑是博弈的重要籌碼。下足籌碼,往往能夠帶來翻身的機會。

OPPO、vivo這類目前市場地位相對穩固的手機廠商則是“持幣觀望”或“投石問路”的態度。

OPPO是典型的“持幣觀望”。今年10月發佈新機時,OPPO的決定是,OPPO Reno 5G版在國內市場不推出。用OPPO副總裁沈義人的話來說,“OPPO什麼時候推5G手機,這是個選擇問題。

4G手机的旧制度,5G手机的大革命

vivo則是“投石問路”,推出了一款5G芯片驍龍750的中端手機。用這款2000元上下的手機試試水溫。

5G市場發展初期,必然是一批年輕人前來嚐鮮。因為5G應用可能是AR,也可能是VR,或者我們從未想過的一些其他新奇應用。正如當年的短視頻、圖片社交應用一般,都是年輕人才願意嘗試。因此拿住年輕人,才是5G競爭的第一步。

用榮耀總裁趙明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的話來說:

在5G的時代,青年會拖著世界往前走……5G時代更重要的想象創造力,毫無疑問,青年是一定會走在這個時代的前列的。

二 技術路徑的對抗

5G技術帶來的衝擊很可能是優勢企業的降維打擊。就像當年iPhone取代諾基亞和黑莓,不用技術路徑很可能會引發企業和企業之間競爭的質變。

所謂降維打擊,其實是技術降維、場景降維以及渠道降維。

低維度的手機廠商,是為了賣手機而賣手機,為了出貨量而出貨量。但是高維度的手機廠商,會把手機當成5G場景連接的工具。

5G時代,手機市場競爭將是技術、場景、渠道等綜合實力的全面較量。

1、技術積澱:4G-5G必然是技術積澱在其中起主導作用。5G背後其實是5G算法、5G終端芯片、5G手機、5G無線設備、5G傳輸設備、5G核心網等一系列因子起作用。一款5G手機順利發佈,需要在5G產業鏈上下游每一個環節都打通,否則結果就是產品不成熟、發佈時間拖延。

4G手机的旧制度,5G手机的大革命

相比於國內其他手機廠商核心技術無法自主可控,華為具備完整的5G技術體系,懂運營商網絡。麒麟980芯片和巴龍5000 5G解決方案,這和其他品牌選擇上一代的處理器+modem,去解決5G問題路徑完全不同。這幾乎決定了,在5G手機大規模出貨時,其他手機廠商可能因為一兩個環境受控於人,而榮耀卻可以佔據先機。

4G手机的旧制度,5G手机的大革命

實際上,榮耀的5G新機路線圖已經有著非常明確的路線圖——V系列率先升級到5G,然後HONOR系列、X系列、最後是Play系列。

2、場景儲備:何同學在5G科普視頻中提到了這樣一句話——速度其實是5G最無聊的應用。在4G時代,人們都沒預料到抖音等短視頻的爆發,也沒想道全民視頻直播的興起,更不清楚4G帶來了移動支付,二維碼 “幹掉”了現金,電商、外賣更是如此。

對手機廠商而言,有必要提前預知到針對5G的產品場景,根據自身優勢提前佈局。比如VR、AR產品,以及IOT和智能家居等——而且這不是臨時做就可以做起來的。往往需要在

三四年前提前佈局。

明天的果,都是昨天種下的因。早在2015年華為就在對此展開佈局。IOT與合作夥共同做,華為很早就在明確技術路線和戰略選擇,再據此做標準、做協議,與各個平臺、廠家溝通,做到產品互聯互通、搭建體系,讓中國家電的品牌列入體系當中。

其他廠商更多是自己擼起袖子下場做IOT產品,從中賺取利潤。這種路徑今天做或許可以行得通,但生態做不大,隨著5G真正入場,昨天種下生態的企業,明天將收穫森林。

3、渠道落地:就像我在前文中提到的,渠道一定會成為5G手機的競爭要素之一。5G不僅僅是新技術,更是一整套新應用、新場景,它關聯AR、VR,需要用戶到現場去體驗才知道是什麼感受——這樣最終才會決定是否下單。

榮耀在2年前就開始線下部署,體驗層面的佈局越來越多——這其實也是在為VR、AR產品以及其他暫時無法預知的5G新應用佈局。

今年4月份,榮耀的二級火箭變軌,要爭奪中國市場的前二。根據榮耀官方數據,截至2019年4月,榮耀線下門店累計已建成近2000家。實現了線下渠道從“零售”到“體驗”的進化和提速。

背靠華為大技術平臺, 榮耀在技術積澱、場景儲備、渠道落地等佈局相當紮實,具備降維打擊的實力與底氣。而在青年用戶群體上,榮耀則具有天生的品牌優勢和長期運營積累的經驗。

三 新洗牌週期

在新技術、新理論、新商業模式、新運作方式的刺激下,企業往往會考慮競爭對手,但如果僅僅只是為了銷量、為了排名動作扭曲,顯然會犯錯。

我一直認為,企業應該做自己。如果拋棄自己做別人,競爭中往往會邯鄲學步。

OPPO、vivo的謹慎是在做自己。秉承著基業長青的策略,OPPO、vivo往往可以以老二老三的身份,用不犯大錯的方式穿越週期。

榮耀從2013年以來就是面對年輕人,藉助華為的後盾做自己。這種搶奪年輕人的策略也是在做自己。

華為三季報顯示,華為的智能手機發貨量達7000萬臺,高於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均為5900萬臺)。今年有望達成2.4億臺的發貨量目標。隨著5G來臨,榮耀可能還會進一步和競爭對手拉開差距。

新的技術週期已經來臨。4G邁向5G的這3-4年,手機市場將再一次洗牌。商業模式的顛覆和市場格局的重新洗牌,讓手機廠商不可能面對“安靜的生活”。

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在他的詩歌《預感》中說:

我認出風暴而激動如大海。我舒展開又捲縮回去,我掙脫自身,獨自置身於偉大的風暴中!

5G如同里爾克所說的風暴,早有預感的企業早已經勇於置身其中。

這場到底會洗掉誰?我們不得而知,只能靜靜觀察。

--------------------------------------------

作者 | 吳俊宇 公眾號 | 深幾度

作者系獨立撰稿人,微信號852405518

關注科技公司、互聯網現象的解讀

曾獲鈦媒體2015、2016、2018年度作者

新浪創事記2018年度十大作者

品途網2016年度十大作者

騰訊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