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中國古代錢幣萌芽於夏代,起源於殷商,發展於東周,統一於秦代。中國的古錢幣文化內容豐富多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稱道,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無文銅貝”,為最原始的金屬貨幣。至西周晚期

除貝幣外還流通一些無一定形狀的散銅塊、銅錠等金屬稱量貨幣,這在考古發掘中也有出土。

綜上所述,原始社會後期至夏、商、周時代主要貨幣形態是實物貨幣,流通較廣的是天然貝。後期出現少量金屬稱量貨幣、鑄

幣,屬貨幣萌芽與形成時期。

下面我們來看看從秦朝以來我國曆朝歷代(大統一朝代)錢幣的發展:

1.秦朝 [秦半兩]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錢幣的形狀不一,如鏟幣、刀幣、環錢等,且只能在各自統轄的範圍內流通;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確定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廢止了戰國後期六國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

2.漢朝(漢朝沿襲秦制 有三銖錢、四銖錢、五銖錢)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3.三國(曹魏地處中原,人眾物博,商品經濟相對發達,因此幣制亦較穩定。初期以谷帛為幣,後僅用了七個月即廢止,繼而又恢復流通五銖錢,形同漢制,錢體較漢五銖稍小,顯著的特點是外郭壓五又壓銖。孫吳地處江南,物產較豐富,人民亦較富裕,但孫權實行大泉當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幾個品種。蜀漢地處巴川,自然地理條件均優,素有天府之國

的美稱。但劉蜀所鑄錢幣亦有悖民意,亦先後鑄了一些類似孫吳的虛值大錢,庶民多不樂用)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4.晉朝(西晉最初是不鑄錢的,用的是前朝的錢,如漢之五銖錢,魏之五銖錢,。。晉室東渡之後,又多用孫氏舊錢,沈郎錢。。西晉的時候北方和西部的一些地方一度廢錢,用布匹或穀物做貨幣,東晉的時候也有谷帛替代錢幣之論,總的說來,晉朝官方鑄錢是很不積極的。)

5.南北朝(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錢幣種類較多,在錢文上已打破了銖兩相稱的習慣,出現了一些國號錢、年號錢及古語錢,如“豐貨”、 “漢興”、“涼造新泉”、“大夏真興”、“永光”、“景和”、“天清豐樂”等等。這一類錢由於奇貨可居,偽造也多。)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6.隋朝(隋朝統一幣制,廢除其他比較混亂的古幣以及私人鑄造的錢幣,改鑄五銖錢,世稱“隋五銖”。“隋五銖”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錢一千重四斤二兩。)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7.唐朝(唐朝的錢幣有開元通寶、乾封泉寶、乾元重寶、大曆元寶、建中通寶、會昌開元、得壹元寶、順天元寶等。)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8.宋朝(宋初經濟得到迅猛發展,鑄幣量超出唐代20倍。宋第二帝太宗於端拱三年改元淳化,淳化元年(990年)五月改鑄發行淳化元寶錢。皇帝親書隸、行、草三體錢文,成為皇帝親書錢文(稱御書)之始,又是行、草入錢之始。兩宋300餘年凡18帝(末代三帝名存實亡),改年號57次,鑄年號寶文錢43種(不包括大小和書法等版別變化)之多。)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9.元朝(元朝在貨幣這一方面雖然推行以紙幣為主,但是也推行了銅錢來配合紙幣的使用。在還沒有建立元朝的蒙古族中,就有大朝通寶這一種貨幣了,而且還分為銅幣和銀幣這兩種不同的材料。到了忽必烈的時期,也就是一二六零年到一二六三年的時候,就鑄造了中統元寶,這種錢上面的文字是篆書和楷書兩種字體。但是這個剛鑄造出來的錢並不是特別符合對錢的要求,因為篆書是旋讀,而楷書的話是順讀。而篆書銅錢背面都沒有文字,但是楷書的背面是揹著四星的,非常的罕見。)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10.明朝(明初期曾用鈔不用錢,後改為鈔錢兼用,以紙幣為主,並且有明一代276年曆史只發行一種“大明寶鈔”紙幣。明代鑄錢經常是一個皇帝鑄一種年號錢(亦有幾代未鑄錢),共有十個皇帝鑄過年號錢。明代的十種年號錢分別是洪武通寶、永樂通寶、宣德通寶、弘治通寶、嘉靖通寶、隆慶通寶、萬曆通寶、泰昌通寶、天啟通寶和崇禎通寶。此外明代的年號錢還有大中通寶、弘光通寶、隆武通寶、永曆通寶等。因避諱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錢幣統稱通寶,忌用元寶。)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11.清朝(清朝的錢幣有兩種,一種是銅錢另外一種是銀元)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12.民國錢幣( 中華民國貨幣指民國時期發行流通的一系列紙幣、銅元、銀元等貨幣,貨幣發行時間為1912年-1949年。北洋政府時期,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北洋政府為了整頓幣制、劃一銀幣,頒佈《國幣條例》十三條,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國幣條例》規定:"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圓","一圓銀幣,總重七錢二分,銀八九,銅一一","一圓銀幣用數無限制",即以一圓銀幣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其中以袁大頭銀元最具知名度)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傳統文化-中國圓-歷代錢幣(6-圓與錢有關)

以上展示介紹的只是歷朝歷代比較有代表性的錢幣,恕不能一一列舉,我們可以看到,從秦朝開始的兩千多年前,我們古人就已經知道運用金屬鑄造錢幣,外圓內方的造型,比較方便攜帶。古人用麻繩把銅錢穿起來,所以中間設計成方形的孔,故銅錢也有“孔方兄”的別號。

如果你是古錢幣收藏發燒友,你可以告訴我們哪個朝代的哪一款錢幣比較值錢嗎?歡迎評論指教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