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古代名人——薛爾望

薛爾望(公元?年—1658年),名大觀,字爾望,今雲南省昆明市人。其先祖於明洪武年間由江南之無錫遷居至滇。薛爾望是明末清初時的昆明一書生。

順治十八年辛丑(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吳三桂率領清兵追擊南明永曆帝,永曆帝從昆明敗走緬甸。薛爾望看到南明大勢已去,嘆息曰:“不能背城戰,君臣同死社稷,故欲走蠻邦以苟活,重可羞耶!”“吾不惜以七尺軀為天下明大義。” 於是,他就帶著妻子楊氏,兒子之翰,兒媳孟氏,女兒夢雲、靜雲,婢蘭馨來到昆明北郊龍泉觀(今黑龍潭公園),置酒席於亭上宴飲。薛爾望慷慨賦詩(其詩失傳),又在壁上題字:願為殉節之鬼,不願為苟全之人,投潭殉節。傳說,數日後屍體浮出水面,人人都面色如生。龍泉觀的道人十分驚異,就把他們打撈出來合葬於黑龍潭畔。墓冢至今尚存,並已被修葺一新,現已列為昆明市文物保護單位。後人為紀念這位忠義之士,為其立亭紀念。墓旁原有一紀念亭,名“起雲閣”。

對於薛爾望的忠義之舉,就連滅亡明朝的清朝統治者也十分敬重。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昆明知縣朱若功上表朝廷,請求祭祀薛爾望,獲准。

清康熙年間雲南按察使許宏勳撰寫的一副楹聯:“寒潭千載潔,玉骨一堆香” 曾掛於“起雲閣”。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賜進士出身的翰林院編修、欽命提督雲南全省學政吳存義撰寫了“明忠義薛爾望先生墓表”,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後來歷代的清朝官員都不斷有人題詩作對歌頌薛爾望的忠義之舉。

清末,雲南經濟特科狀元袁嘉穀也曾撰聯一副,讚揚其品質:“扶一代綱常,秀才真以天下任;奉千秋俎豆,伊人宛在水中央。”現在,袁嘉穀聯懸於黑龍宮中,已是後人所書。薛爾望家原住昆明小東門外薛家巷(現桃園小學所在地)。這裡曾有袁嘉穀題的“明忠義薛爾望故里”碑,此碑現存於黑龍潭碑館之中。昆明市黑龍潭公園內龍泉觀旁有《明忠義薛爾望先生墓表》。

還有明崇禎年間的袁樹圃題聯“扶一代綱常秀才真以天下任,奉千秋俎豆依人宛在水中央”;還有“古柏奇花芬芳滿院迷蝴蝶,寒潭高冢節烈千秋啼杜鵑”等等。

維丙申四月某日,謹以清酌之奠,敬祭族烈爾望之靈。

彩雲之南兮,滇池之畔。清濁分明兮,大道燦然。有美一人兮,其節凜然。孤直歷落兮,浩然天地之間。更有千歲唐梅,芬芳如故。百代宋柏,直挺天柱。惟公德配梅柏,全忠孝之家風;辭堪陸文,誦詩禮之繁富。少列鄉貢,人謂其崇,有聲西南,秀才尚儒。魁材厚重,瓊佩新琚。行表一方,節率里閭。書生欲以孱弱,甘作赳赳武夫。期振厥華,效勤力於家國;奈何時變,窮拯溺之達術。有明臨喪,救之匍匐。王走緬甸,寥落終憐道孤;妻勵大義,慷慨投潭不苟。嗟乎!昊天無極,誠不有欺。舉家赴死,生生不息。靈光大街,閃耀億芒奇麗;薛家巷裡,永垂不朽高誼。誠哉!名山風脈,賴人文之鎖翠;龍潭波盪,漾久恆之精神。拜先生之墓穴,看高閣之起雲,望定風之神塔,感正氣之長存。彰我門風,薛氏來祭,長奉族賢,激奮宗親。願我族烈,長眠安息於青山秀水之間。伏惟尚饗!(薛剛恭撰)

雲南古代名人——薛爾望

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北郊龍泉山五老峰腳下(雲南農業大學旁)——昆明黑龍潭公園

雲南古代名人——薛爾望

南明忠義之士薛爾望及全家的合葬墓

雲南古代名人——薛爾望

“明忠義薛爾望先生墓表”

雲南古代名人——薛爾望

端午節後人著漢服到黑龍潭祭祀屈原、薛爾望

雲南古代名人——薛爾望

網友拍電影紀念昆明義士薛爾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