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涓為何在馬陵之戰中幾乎以同樣的方式失敗導致慘死呢?

不帶走一片花瓣


從小學開始,我們就知道“孫龐鬥智”的故事,現在人們對於龐涓的印象,大多都是停留在“志大才疏”、“嫉賢妒能”、“心胸狹窄”上,關於龐涓的慘死也是令人唏噓,可是龐涓是為什麼在馬陵之戰中幾乎以同樣的方式敗北呢?

我們想要要弄明白這個原由,就要弄清楚當年的桂陵之戰中龐涓到底遭受了什麼。根據史料記載,桂陵之戰前,趙國都城邯鄲被龐涓圍困,趙王沒有辦法只能向齊國求救,齊王派田忌統軍,並派孫臏為智囊,去搭救趙國。但他們沒有去和龐涓冒死拼命,而是領著齊國雄師向魏國都城大梁進軍,魏惠王沒辦法,只能召回龐涓招架齊國救兵。那時軍情緊要,龐涓根本不曉得孫臏是智囊,有點輕敵冒進,再加上晝夜兼程的行軍,被齊軍一張一弛殺的大敗,魏軍統帥龐涓也被俘虜,這也是龐涓統兵生涯上的一次奇恥大辱,後齊魏殺青和談,魏國送還趙國邯鄲,齊國則開釋大將軍龐涓。

而馬陵之戰前,是魏國和韓國在打,韓國經由申不害的變法已壯大了很多,已經是不會被魏國吊打,不過魏國實力也不可小覷,韓王只能向齊國求援,齊國也一樣派田忌統兵,孫臏為智囊,也是用一樣的方法,困擾魏都大梁,引得龐涓回援,而後在龐涓回援的路上設伏,此次的狀況不一樣,魏惠王為了培植太子,把太子放置在龐涓的軍中歷練,也就相配當給龐涓放置了一個上級,恰是因為這個太子,龐涓才投鼠忌器。此時龐涓心想終於有機會報仇雪恨了,因為有前次的慘敗,所以此次他很是謹慎,派出了大批的尖兵,隨時監督齊軍的一舉一動,但是他這種謹嚴的舉動讓太子申相當的不滿,不但在眾將領眼前不給龐涓好臉色看,還公示罵龐涓是婦人之見,怯懦如鼠,龐涓只能悶在心中,又不敢對太子不敬。

孫臏懂得因勢利導,看出了魏軍中的端倪,以是主動示弱,用減灶法疑惑對方,造成齊軍見到魏武卒逃竄的假象,田忌乃接受孫臏的建議,先偷偷撤走一半齊軍去馬陵山區埋伏起來,然後等龐涓快到大梁時另一半齊軍也放棄圍攻,迅速向西撤退。沒想到逃竄被太子申稟告給了魏惠王,魏惠王命令龐涓追擊齊軍,務必報了前次桂陵之戰的仇,固然龐涓心裡有所疑難,又不敢違抗王命,但他照舊是派出大批尖兵,打聽齊軍的動向,

太子申因龐涓的行軍速度如此緩慢,屢次指著龐涓的鼻子罵,說他通敵賣國,存心放跑了師弟孫臏,這讓龐涓百辭莫辯。<strong>

龐涓意識到孫臏的軍隊在進入魏國境地之後,戰鬥力急劇衰減,這是千載難逢戰勝孫臏的機會,說:“我故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於是拋棄輜重步兵,親率一支騎兵晝夜追趕孫臏。而這一切都在孫臏的算計之中,因為他知道龐涓對自己的嫉妒與憤怒,知道龐涓一定會把握機會來擊敗自己,知道龐涓必然通過軍灶的減少得出齊軍潰散的結論,知道龐涓會親率孤軍追擊。他選擇了馬陵做為伏擊之處,甚至算準了龐涓抵達的時間是傍晚,並在大樹下給龐涓立了墓碑。龐涓趕到之時,被齊軍包圍,萬箭齊發,羞愧自刎而死,死前長嘆:

“遂成豎子之名!”

雖說是幾乎同樣的方式,在回援的路上遭遇埋伏,後者由於太子的加入擾亂了龐涓的計劃,亦是龐涓慘死的一大原因,當然對於自己對手的瞭解不足,輕敵傾向也是令龐涓同方式戰敗慘死的緣由!


鄧海春


龐涓,作為一時名將,當然不是傻子,不會輕易、簡單地連續中同樣的計策。

孫臏,作為史詩級的兵法家,當然也不會只會簡單重複圍魏救趙這一招。

細看馬陵之戰過程,就會發現,這場戰役,遠遠不是“圍魏救韓”、“添兵減灶”兩個成語所能概括的,其中的計謀、策略,堪稱千古一絕。

同樣的圍魏救趙,暗藏不同的玄機

在很多朋友的印象中,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一樣,都是魏國大軍在外,齊國威脅魏國都城大梁,魏軍回救後被齊國大敗。

魏王和龐涓當然沒這麼傻!

在桂陵之戰中,不可一世的魏國捱了記悶棍,心裡很不爽。

為了霸業,當然不能為了留在國內無所作為,自然是要繼續擴張的。

直接去和齊國作戰,並不現實。魏國早期能稱霸一時,三晉的相對團結,是重要的原因。



我們看地圖就會發現,魏國是很難在趙、韓敵對的情況下直接出兵攻打齊國的。齊國畢竟是大國,出兵少了打不過,出兵多了呢?趙、韓威脅魏國核心地帶的條件可比齊國優越得多。

魏國只有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面繼續先威服三晉,一方面留下足夠空間和力量防禦秦、楚,尤其齊這些大國無賴的干預。

因此,魏國攻打韓國時,大梁方向的防禦可完全算不上空虛。

龐涓在回救大梁時,大梁立刻派出太子申的精銳會合龐涓,一起進攻齊軍。

顯然,這些是早已預備好了的。魏國此時,不怕齊軍來,就怕齊軍不來!

至於“被迫”撤韓國之圍,倒不必有什麼遺憾。此時韓、趙軍都受到魏國重創,只要齊國被魏打趴下了,趙、韓自然就服了。



馬陵之戰,魏軍對齊軍的在此出現已經有了準備。“圍魏救趙”戰術並非此戰魏軍失敗的主要原因。

所以,馬陵之戰,不是大梁被再次威脅,魏軍被迫趕回來救急。魏軍早就等著齊軍的到來,已經準備好了。

孫臏的計算題1:算準距離

在龐涓和太子申合軍後,魏齊主力之間的大戰不可避免。

“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正面交兵,齊國是會吃虧的。

兵法大家如孫臏,當然不會立刻撲上去開戰,他要主動創造勝機!

大致過程,如大家所知道的:“添兵減灶”。齊軍連續撤退,每天都減少灶臺,使得魏軍誤判齊軍實力、士氣,發起追擊,結果魏軍遇伏而敗,龐涓撲街。

可是,很多朋友可能忽略了一個前提:孫臏對距離和時間的精確判斷。

通過把計算敵軍行軍速度,把握我軍行軍速度,創造有利戰機,才能在運動中削弱敵軍的優勢。兵法大家孫臏當然成竹於胸。

距離近了,魏軍直接追上來,提前開始主力決戰,齊軍“添兵減灶”白忙活了;距離遠了,魏軍不追了。

要引誘魏軍上當要2個條件:

1、魏軍以大部隊一起追擊追不上,但以“快速縱隊”追擊可以追得上;

2、只有在龐涓認為快速縱隊可以捕捉住齊軍,且光靠快速縱隊有能力至少堅持到魏軍大部隊趕到的前提下,才會發起“快速縱隊”追擊。

當“減灶”減到只剩下五萬個時,龐涓根據距離判斷,他的快速縱隊可以先行捕捉在齊軍,而且有能力至少堅持到大部隊趕到,會殲齊軍。因此,龐涓迅速發起了快速縱隊突擊。

“敵當則分之”,當雙方實力相當時,採取策略將敵人分開,孫臏看起來是做到了第一步。

那麼,經過慎重判斷髮起追擊的龐涓為何讓自己的“快速縱隊”迅速覆滅呢?

還是因為算不過孫臏!

孫臏的計算題2:被“算”進馬陵道的龐涓

龐涓這個老兵油子,為什麼會進入馬陵道這種不利地形呢?

因為馬陵道並不是龐涓追擊齊軍的必經之地!他根本沒有打算走馬陵道。

可是,孫臏卻把龐涓軍“算”到了馬陵道。

龐涓軍在追擊到黃河(這一段是今沙河)後,南岸有齊軍駐守。敵前渡河兵家大忌,沒關係,換個地方渡河也一樣。因此,龐涓向東移動,可是,在王家寨、林家寨依然有防守。“快速縱隊”苦哈哈的急行軍當然不是為了攻擊幾個據點,他們要抓住孫臏主力!

老兵油子龐涓可不是個冒失鬼。也只有兵法家+老同學的孫臏,才能把他忽悠瘸了。

顯然,龐涓軍已經“抓住”齊軍了,當然不能善罷甘休!龐涓軍折返西行,進入了三星灣。

三星灣,是孫臏軍的第一個伏擊陣地。孫臏軍利用蘆葦叢佈置了伏兵。利用夜色臨近,龐涓軍人困馬乏,孫臏軍從東、西、南三側發起突襲。龐涓軍在這種不利地形、時間下難以應對這種突襲,因此,苦戰一番後,折回黃河邊。繼續沿黃河行軍。

三星灣伏擊,雖然孫臏軍擊敗了龐涓軍,但這只是一場阻擊性質的伏擊戰(在蘆葦叢地形,孫臏軍能夠虛張聲勢,製造敵軍混亂,但難以“攔頭截尾斷腰”,完成殲滅敵軍的任務)。目的,是為了引起龐涓軍的混亂,讓龐涓軍進入自己的“殲滅戰伏擊陣地”——馬陵道。

孫臏的計算題3:合適的時間

馬陵道古戰場,標準的伏擊戰場。在視線良好的情況下,龐涓這樣水平的將領是不會帶自己車騎為主的部隊扎進去的。

龐涓扎進去,兩個原因,缺一不可:

1、如果龐涓被“添兵減灶”忽悠了,認為齊軍兵力是5萬,那麼他完全有理由認為自己剛才在三星灣遇到的是齊軍大部主力了,這裡齊軍即使有理伏,也規模不大!因此齊軍行軍抓緊趕路,放鬆了偵察。

2、視線不佳!

龐涓軍抵達馬陵戰場時,已經是夜晚。他們視線不佳,難以看清整個戰場形勢。

同時,龐涓軍要行軍,當然不能抓瞎,需要點火把!這樣,龐涓軍就進入到“敵暗我明”的險境了。龐涓軍的行軍隊列在火把中一覽無餘地展現在孫臏眼前,而孫臏軍的位置,龐涓一無所知。

可見:由於孫臏對距離的精準判斷,他把龐涓軍抵達戰場的時間也算得差不離了。

孫臏軍把握戰機,萬箭齊發,發起進攻,一舉殲滅魏軍先頭部隊,射殺龐涓(也有龐涓自殺的說法),並以伏擊隊型對尚在混亂中的魏軍“快速縱隊”發起進攻。


孫臏通過自己的謀略,把龐涓在“算好”的時間,引入“算好”的地點。不愧是史詩級兵法家。

隨後,立刻組織了對正在趕來的魏軍後續部隊展開攻擊,一舉取勝。

因此,龐涓絕非是簡單地“連續中同樣的計”,他們在馬陵之戰前期組織有續,顯然是有備而來。在發起追擊時,也對形勢作過謹慎的計算。只是,孫臏確實算得更精!

孫臏在此戰中,對敵軍心理和行軍速度的精準把握,讓敵軍在“算好”的時間,抵達“算好”的地點!調動敵人,創造勝機的手法如此純熟,不愧史詩級兵法家!

由於馬陵之戰時代久遠,具體細節難以完全復原。我參考了馬陵地區的考古發現,以及古代、現代學者的意見。但仍然難以避免疏忽,甚至謬誤,還望各位朋友拍磚。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龐涓也是一位很有名的大將,但是世人對他的評價卻不是很好。他這人雖然是有一定的才能,但是人品這方面卻有點讓人一言難盡,因為他當初陷害同門,這就讓世人有點看不起他的行為做派。眾所皆知,他和孫臏兩個人是同出一門,兩人在兵法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可是孫臏這個人給世人留下的印象更好一點。當年他想出了圍魏救趙的策略,打了一場漂亮的仗,讓世人對他刮目相看。 而反觀龐涓,很多人想不明白,龐涓也是戰場上的熟手,為什麼相同的錯他會接連犯兩次?


當年孫臏在桂陵道偷襲了龐涓,從而導致這場戰爭中他失敗了。結果沒有想到,在馬陵之戰當中,他又一次被人伏擊,再一次在戰爭中失敗。一般來說,同樣的錯誤很少會有人犯兩次,尤其是在戰場上,敗了一次就一定要吸取教訓,絕對不能下次犯在同一個問題上。可是龐涓為啥會兩次都失敗在被伏擊上? 其實第1次,龐娟會失敗,這和他自大脫不了的關係。當初他攻破了邯鄲,結果卻聽到孫臏帶人去攻擊大梁。聽到這個消息,龐涓心裡是有點不以為意的,他剛剛攻破了一個大都城,心中正是得意之時。因此,聽到這個消息他就轉身帶兵回去增援,由於沒有將敵人看在眼中,低估了敵人的實力,最後才會在桂陵被人伏擊。可以說他這一次失敗完全是因為輕敵造成的結果。

再來看他第2次馬陵之戰失敗的原因,因為有了第1次的教訓,龐涓心中已經引起了警覺,他時刻提醒自己,一定不能莽撞自大。所以在這一次的戰爭當中,他已經變得相當謹慎,不再像以前那麼自傲。但這次他並不是主帥,故而能做決定的人不是他了。這次主帥是太子申,這一次是他有點自傲了,他希望能夠給敵人一個大大的教訓。因此下令讓龐涓做先鋒,讓他帶兵追擊敵人。龐涓這次為了防止被人伏擊,一邊帶兵追擊敵人,一邊又不斷派人去探查敵情。
故而來到馬陵道時,他已經知道這裡可能有問題,故沒有再帶兵追擊,可太子申卻下令進攻,沒有辦法,他只能先帶一些人去探一探虛實。結果這一下就真的中了埋伏,而後魏軍主力基本就在這裡斷送了。所以說,這一次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出在龐娟身上,而是主帥的錯。


合肥歷史


西方古諺語云: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既然流傳至今達2500年,說明古往今來有很多人會犯這個錯誤。據《史記》和《孫臏兵法》記載,2300多年前,當時功名顯赫的戰國第一將軍龐涓就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犯下同樣的致命錯誤——輕敵冒進,以致兵敗身死。

-354年,龐涓率領魏、宋、衛聯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以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率軍救援。孫臏讓田忌率領八萬齊軍,一方面向南進攻處於宋衛之間的東陽地區戰略要地平陵,另一方面派輕快戰車直趨魏國新都城大梁,迫使龐涓不得不回師自救。孫臏先以供大梁“以怒其氣”,又把隊伍分散以“示之寡”。龐涓果然中計,震怒而輕敵,放棄輜重,用急行軍兼程趕來救駕,被孫臏率軍加以邀擊,取得大勝,並“擒龐涓”(據《孫臏兵法·擒龐涓》記載)。此戰中,孫臏採取了避實擊虛、攻其所必救等辦法,大敗龐涓,創造了“圍魏救趙”的著名戰例,但魏軍實力損失並不大,後將龐涓送回。

時隔12年之後的-342年,魏國向韓國發起滅國之戰,齊國直到魏、韓打得筋疲力盡之時,才派田忌、田朌為將,孫臏為軍師,起兵伐魏救韓。-341年,魏王派太子申、龐涓為將,帶領十萬大軍前來迎戰。孫臏採用“減灶誘敵”之計,三天內從十萬灶減到五萬灶,再減到二萬灶,製造齊軍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敵人。魏軍果然中計,只以少數精銳輕騎兼程追趕,到了馬陵。這時正好天黑,馬陵道路狹窄,兩旁多有齊國丟棄的戰車和武器作為阻礙(相當於齊軍的陣仗,而魏軍估計認為是齊軍逃亡的證明),魏軍正好進入齊國伏兵的包圍圈,頓時“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結果魏軍主力被全殲,太子申被俘,龐涓自殺。這是當時戰國最強國魏國所遭受的最大慘敗,國力由此而衰退。

由此可見,龐涓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兩場大戰中均犯下了同樣的致命錯誤,即輕敵冒進,但為何如此?

一是龐涓的性格自大,在巨大的勝利面前無法抑制驕兵輕敵的致命弱點。

二是孫臏打仗的高妙佈局,極富創新,迷惑性太強而極難識破,而且招招擊中敵人心理要害。

三是可能與魏王及太子申有關。馬陵之戰中太子申為主將,龐涓輔之,說明魏王對龐涓的信任度不夠。可能龐涓在馬陵之戰中意識到了孫臏的詭計,但作戰經驗缺乏的太子申不聽勸告,以致中計身敗。


積微君


中過一次計的龐涓,為何在馬陵之戰再次中孫臏同樣的計策呢。

繼魏軍上次桂陵之戰敗後,魏軍雖元氣大傷,然經幾年修整,逐漸恢復過來。魏國又以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出兵攻掠逢澤會盟中不來參會的韓國。韓軍與魏軍對抗,五戰五敗,早已答應救援的齊國這才出兵相助。魏國痛恨齊國參戰,又遇孫臏故技重施,再次圍魏國都城之策。遂掉轉槍頭,魏主力大軍直奔齊軍。

起初,孫臏欲擒故縱,避開魏軍主力直衝,而邊撤退邊減少士兵做飯用的灶坑,第一天為十萬個灶坑,第二天卻減到五萬個,第三天又減到三萬個,給魏軍造成齊軍兵心潰散逃亡的假象。而在馬陵道路利用地勢危險設伏兵,魏軍果然上當,待天黑時終於趕到馬陵,士兵發現一個剝開樹皮的大樹,龐涓命人用火把查看,只見樹上書:龐涓死於此樹下。齊軍伏兵四出,萬箭具發,魏軍大敗,龐涓氣急自刎而死。



原因在於此戰孫臏用的是陽謀輔以奇略,方使龐涓再次中計。

此戰中的陽謀:

圍攻魏都城大梁,逼魏軍主力回援。魏軍主力出擊韓國,必定造成都城兵力空虛,而孫臏就捏住這個魏國弱點,兵圍魏都。國都被圍就算攻滅韓國都無濟於事了,所以必須回援。此乃堂堂正正的陽謀,著眼全局,不在一城一地,尋擊魏軍要命處。而魏軍主力明知是計,亦不得不捏著鼻子受計,必須得回援(估計魏軍主將鬱悶到吐血),所以韓國自然得救了。



此戰中的奇略:

引魏軍回援的是龐涓,他上次已經在桂陵之戰中已經中過一次孫臏之計了,所以十分謹慎。然而孫臏利用魏軍輕視齊軍的弱點,還有帶隊主將龐涓的性格弱點,設減灶計誘魏軍至伏擊地帶,並大敗魏軍,領軍主將龐涓羞憤自殺。奇略乃系利用敵軍的性格弱點,而設計引誘伏擊,此略能成功全因孫臏清楚瞭解魏軍心理和魏將龐涓的心理缺點,再針對性的下藥,所以馬陵之戰才一戰功成。


孫臏用此陽謀和奇略,龐涓不得不上當受計。故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剛日讀史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孫臏和龐涓兵法謀略上的差距導致的。


馬陵之戰

公元前343年,魏國稱王,盟友韓國不從。次年,魏國出兵攻打鄰近的韓國。韓國遣使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在徵求孫臏的意見後,決定再次坐山觀虎鬥,待魏韓火拼一番後才出兵救援,這樣則“尊名”與“重利”皆得。 韓國在拼命抵抗仍五戰皆敗後,只得再次向齊國求援。齊威王看到魏、韓兩國皆元氣大傷,認為時機成熟,委任田忌為主帥,田嬰為副帥,孫臏任軍師,率領齊軍直逼魏國首都大梁。再度施展一次圍魏救趙,不過這次所要解救的是韓國。

魏國為避免重蹈覆徹,於是停止進攻韓國,轉而與齊國決戰。魏惠王將攻韓的魏軍撤回,並任命太子申為上將軍,以龐涓為將,統率十萬魏軍攻向齊軍,要與齊軍一決雌雄。


孫臏針對魏軍強悍善戰,因而輕視齊軍的弱點,大打心理戰,先向魏軍示弱,引誘魏軍深入,再施以出其不意的攻擊,一舉殲滅魏軍,並獲得主帥田忌採納。於是孫臏定下了減灶誘敵,設伏聚殲的謀略。

齊軍依計行事,與魏軍接觸後,立即佯裝戰敗後撤。並以“減灶”之策誘敵,即在第一天挖十萬人煮食用的灶,第二天減少至五萬,第三天又減少至三萬,造成齊軍士卒四散逃走,兵力不足的假象。龐涓果然中計,接連追擊齊軍三天,看到齊軍天天減灶的情況,認定齊軍敗績已呈。於是隻身帶著部分精銳騎兵,日夜兼程追擊齊軍。孫臏則於魏軍必經之處馬陵設伏。


馬陵通道狹窄,一條崎嶇的山路在兩座山中間穿過,一側是密林,另一側就是萬丈懸崖,龐涓一旦中計,絕無退路。孫臏料到龐涓會於該天晚上趕至,於是以一萬名弓兵埋伏於馬陵的道路兩側,約定在夜裡以火光為號,萬箭齊發,並預先把路旁其中一棵大樹的樹皮剝掉,於其上寫上“龐涓死此樹下”的字樣。龐涓的騎兵如孫臏所料般於晚上趕至馬陵,龐涓看見有一顆樹的樹皮被剝掉,上面還刻著字,因此停下來,並命人點火照明,以閱讀樹上所刻的文字。但他還未讀完,齊軍已萬箭齊發,魏軍因沒有準備,即時潰亂,龐涓中箭,結果被齊軍大敗。龐涓眼見無法改變局勢,只得大嘆“遂叫豎子成名”後自殺。齊軍再乘勝追擊,殲滅魏軍10餘萬人,並俘虜了魏軍的主帥太子申,馬陵之戰以魏軍大敗而告結束。

馬陵之戰,孫臏用的是驕兵之計,再輔以地利優勢,一舉成功。這和桂陵之戰是不一樣的,桂陵之戰魏軍是長途跋涉,士兵疲敝,兵無戰心,而齊軍養精蓄銳,因此功成。


回望五千年


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