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不屬於任何星系的流浪行星?

女兒奴2017



流浪行星是無家可歸的“遊子”,它們既沒有日出也沒有日落,因為與我們熟悉的行星不同,這些孤獨的世界沒有被恆星束縛。相反,它們在銀河系核心周圍以單獨的弧線運行。

銀河系有數十億顆這樣的行星,在永恆的夜晚遊蕩。當一顆流浪行星從黑暗中出現時,它們是孤兒,在恆星星系混亂誕生的時候被拋棄在外。流浪行星核心處於融化狀態,但是表面凍結。在這兩個極端之間的區域可能有大量液態水。但誰會在那裡游泳呢?


幾十年來,天文學家假設存在自由的行星。但是科學家需要一種方法來找到它們。兩種最廣為人知的發現系外行星的方法依賴於行星和恆星發出的信號——要麼是軌道行星重力的輕微牽引造成的搖晃,要麼是行星經過地球和恆星之間時產生的輕微變暗。

那麼你如何找到沒有恆星的行星呢?

天文學家說,目前,最好的方法包括在紅外線中尋找年輕流浪行星的熱量,以及一種被稱為重力微探測的技術,微透鏡利用重力彎曲和擾亂光線的能力,這種技術對較老、較冷的行星很有效。如果一個巨大的物體——比如說,一個流浪行星穿過太陽和地球之間,這個星球可以作為一個透鏡,彎曲和調整從地球上看到的恆星的光線。一般來說,行星越大,對光線的影響就越大。



到目前為止,無論使用哪種方法,我們都不能輕易探測到比木星小或者至少是地球質量300倍的無恆星行星。

總之,這些流浪行星的早期觀察線索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末,當時一組日本天文學家在大約500光年外的查邁里昂星團發現了證據。但其他團隊很快報道發現了在西格瑪-奧里尼斯星附近的星團、獵戶座星雲、金牛座恆星形成區存在更多流浪行星候選者。在2012年,天文學家發現100光年之外一顆700攝氏度無家可歸的行星,命名為CFBDSIR2149-0403。

電影《流浪地球》也描述或猜測了地球的未來——流浪行星。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我們都知道行星是圍繞恆星運行的天體,但實際上這麼理解並不正確,因為有的行星是不屬於任何星系的,它們就被叫做流浪行星。


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這8大行星都在圍繞太陽運行,它們都不是流浪行星,因為它們都在太陽引力的控制之下,並且與太陽引力達成了一種運行模式上的平衡,所以才能在固定的軌道上長期圍繞太陽運行。

但是在太陽系之外的星際空間中,卻有很多行星這樣的級別的天體在流浪,它們穿梭於星際空間,不屬於任何行星系統,甚至在我們的銀河系之外的空曠區域中,也有這樣的不屬於任何星系的行星,它們都是星際空間中的流浪者,並且在流浪行星的周圍,也會有圍繞它們運行的衛星。


關於行星的大小,天文學上還沒有確切的定義,一般是指星體本身屬於球體,但內部溫度和壓力還不足以引發核聚變的星體,這樣的星體一般生成於恆星的附近,所以會圍繞恆星運行,但它們也有可能是獨立形成於星雲中,只是所吸附的物質質量較小,沒有能激發出內部的核聚變,那麼它就還只能稱之為行星,天文學家們估計這樣的星體在宇宙中數量並不少,只是由於它們不會發光發熱,所以想觀察到它們非常困難。


實際上在我們的太陽系附近的星際空間中很可能就存在這樣的行星,只是由於它們不發光也不發熱,所以即便距離很近,我們也很難發現它們,不過天文學家們還是依靠功能強大的天文觀測設備通過掩星法發現了一些流浪行星,而且迄今為止已觀測到的體積最大的行星就是一顆流浪行星,它就是距離地球320光年的HD 100546b,它也是通過掩星法發現的。

這顆巨型行星的直徑約91萬公里,為太陽直徑的65%,體積約相當於太陽的1/4,或者說相當於250個木星那麼大,它可以裝下30多萬個地球,個頭較小的水星它可以裝1500萬個,同為行星,這差距是不是有點大呢?其實即便和恆星比起來,這顆行星體積也能超過不少小質量恆星,比如已知最小的恆星EBLM J0555-57Ab,其體積和土星相當,那麼跟這顆行星HD 100546b相比起來,這顆小恆星就只有這顆大行星體積的1/300了。





但如果以質量來論的話,它們之間的差別就沒那麼大了,行星HD 100546b質量約為木星的7.5倍,相當於地球質量的2400倍,水星質量的4500倍左右。但只有恆星HD 100546b質量的1/11,太陽質量的1/125,宇宙星體以質量為王,所以這顆行星的個頭雖然大,但它仍然不是恆星。


人類的方向


當然有的。地球可以流浪,憑什麼別的行星就不能流浪呢?

流浪行星,被各種磚家取了好多名字,諸如:星際行星、遊牧行星,自由漂浮行星、不受約束行星、孤兒行星、無主星行星等,它們直接繞銀河系中心運行。這些天體從它們形成的行星系統中彈出,或者從未被重力束縛在任何恆星或矮星上。磚家們“不負責任地”估計,僅銀河系就可能至少擁有數十億顆的流浪行星呢。

據研究,流浪行星很可能是以類似於恆星的方式形成的(沒有成功發育為恆星去燃燒自己發光發熱,就只能出走,真可悲……),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提出將這些物體稱為亞褐矮星。一個可能的例子便是Cha 110913-773444,它可能是被拋出某恆星系統而成為流浪行星的(⊙o⊙),但也可能有其它不得而知的成因。也包括一些正在形成的流浪行星,例如下面的這顆帶著草帽的OTS 44。

上圖:OTS 44是一個自由漂浮的行星質量物體或褐矮星,位於蝘蜒座,距離我們550光年。 它是質量最低的自由漂浮的星際物體之一,約為木星質量的11.5倍,太陽的1.1%。它的半徑不是很清楚,估計是太陽的23-57%。其形成方式很類似恆星的形成方式。

日本大阪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Takahiro Sumi及其同事們使用新西蘭約翰山天文臺1.8米的MOAII望遠鏡和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的1.3米華沙大學望遠鏡觀察了銀河系中的5000萬顆恆星。在觀測過程中,他們發現了474次微透鏡事件(由小質量天體產生),其中10次短暫的微透鏡事件很可能是木星大小的行星所產生,因為附近沒有可疑的恆星。

研究人員從已有的觀察估計,銀河系中的每顆恆星附近都有大約兩顆木星質量的流浪行星。而還有估計表明,在銀河系中流浪行星的數量可能遠遠超過恆星數量的10萬倍。太陽系附近可疑的流浪行星可能就包括SIMP J01365663 0933473,離我們大概20光年。下面是藝術家的想象圖——

上圖:SIMP J01365663 0933473。根據“天體物理學雜誌”最近的一項研究,這顆流浪行星的磁場強度比地球強近400萬倍,質量是木星的12.7倍。這顆星球離地球只有大約20光年,但除了在浩瀚的太空中放浪形骸之外,它並沒有做太多有意義的事情。這顆行星由於缺乏母星而被稱為流浪行星,它與褐矮星之間的區別在於褐矮星是那些尺寸大到不能被稱為行星的天體。美國的那些磚家們說,其強大的磁場可能使得他極有可能被新墨西哥州的大型射電望遠鏡探測到。

上面提到的這些行星雖不屬於任何恆星系統,但是屬於銀河系。而另外有一些行星就真的“浪”到銀河系外了——

河外行星,也稱為星系外行星,是位於銀河系外的恆星所帶的行星或完全獨立的流浪行星,也就是說有跟著它們的親媽一起浪的,也有獨自一顆浪的,總之是流浪,O(∩_∩)O哈哈~。 由於距離太遠,直接觀測是沒戲了。但間接證據可能表明這樣的行星是很可能存在的。

到目前我為止,人類觀測到的最遙遠的行星是位於射手座的SWEEPS-11和SWEEPS-04,距離太陽大約27710光年,然而銀河系直徑卻是在10萬到18萬光年之間,這意味著我們還沒有發現過比這兩顆孤獨星更遠的行星。更別提河外行星了。


小宇堂


這是一個很有趣味的問題:會不會有星球四處遊離不屬於任何星系?答案是:沒有!


因為星球的誕生本身就是緣於星系,因此從星球誕生那刻起,始終無法脫離星系的控制。宇宙大爆炸開始,最多最簡單元素就是氫,原始狀態為星雲。通過萬有引力讓氫氣聚集,聚集結果產生高溫高壓形成聚合反應燃燒氫,燃燒過程中產生了由氦到鐵序列的元素,然後再次由於萬有引力作用產生爆炸,形成了中子星和比鐵更高階的元素,體積大甚至形成黑洞。以太陽為例,從地球發現金銀銅等高階元素可知,太陽應該屬於宇宙大爆炸之後的第二代以上的恆星。所以迄今為止,不會有恆星、岩石星脫離星系。


宇宙大爆炸之後早期,至少是100億年以前,宇宙形成過類星體。類星體體積比星系小很多,但是威力比星系大,亮度達到星系千倍以上。類星體是否就是後來的超大黑洞?反正迄今為止,沒有那個看見黑洞是怎麼形成的。脈衝星是中子星一種,所以看見過中子星形成,就沒人看見過黑洞形成。當然,以人類的觀測設備,連看見黑洞都困難,只有通過推測來間接證實黑洞的存在,也確實存在。


活的自在點


流浪行星?以前有,還很多!

沒有固定的運行軌道和地盤兒,註定會被別的星球捕獲為行星或衛星,或者,與別的星球發生碰撞、合併。

目前的宇宙是比較成熟的,大家各有歸屬,各行其道,相安無事,否則,人類也沒有機會誕生,動不動就有流浪星過來與地球拼命,受得了嗎?


新疆王志勇


有。但那不叫行星,而叫做星際碎塊或者自由天體。行星的定義就是繞恆星運行的有固定軌道的天體,體積較大的稱作大行星,體積較小的稱作小行星。

如果是處於恆星系之間,不屬於任何恆星系的自由天體,任何恆星對它的引力都非常小,或者不同方向恆星對它的引力達到平衡。它不圍繞任何恆星運行,只是在距離恆星非常遙遠的地方遊蕩。大的稱作自由天體,小的稱作星際碎塊。

在恆星系之間,是十分廣闊的宇宙空間。即以太陽系和距離最近的比鄰星系而言,二者距離四點二光年,也就是四十二萬億公里。而太陽系最外側行星冥王星(雖然它已經被排除在大行星行列但仍然是行星),距離太陽六十億公里,即使加上所謂柯伊伯帶奧爾特雲也不超過半光年。比鄰星系大小也類似。那麼中間大部分區域都是空曠的,但空曠不是什麼也沒有的真空,而是充滿了各種微觀粒子星際塵埃甚至不排除有較大的自由天體。只是無論微觀粒子星際碎塊都是非常稀薄的,自由天體數量就更少了。當然這一切目前只是推測,誰也沒去過,沒有被證實。


多維觀世界


肯定有,只是很難發現罷了。

就好像很早以前,以為只有太陽才有行星,其他恆星都是沒有行星的,後來技術進步了,才發現絕大多數恆星都有行星。

流浪的行星目前還沒有發現,因為亮度太低,要觀察太難了。

甚至很多人懷疑太陽系內還存在第九大行星,都一直沒有發現,何況是更遠的流浪行星?

遠方的行星是直接觀測不到的,必須圍繞恆星運動,通過恆星的凌日現象以及週期性的震動來判斷。

不過,目前是找到了一些流浪恆星的,既然有流浪恆星,數量比恆星更多的行星,相信肯定也有流浪的……


七尺居士


太陽系,銀河系,都是人類人為劃分命名的,其實宇宙裡的一切都是自己胡亂分佈的,這都源於萬有引力,星系更是如此,一些恆星聚在一起,人類就給它們命名了,其實不屬於星系的恆星和行星都很多,此外,四處遊蕩的岩石,塵埃,氣體,都是很多的,宇宙裡的真空部分也不是絕對的。


夢吧達鞋業8804


宇宙間存在萬有引力,所以無流浪星球,都有自己的運行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