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前高管私刻公章?歐比特稱已查明三起

又有上市公司因公章管理問題而出現了內控混亂。

11月12日,歐比特(300053,SZ)發佈了一條訴訟仲裁進展公告:全資子公司廣東鉑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鉑亞信息)原法定代表人李小明以鉑亞信息的名義,違規為其個人債務進行擔保,目前已查明李小明私刻公章的涉案合同金額合計為7817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10月25日,包括已查明的私刻公章事實在內,鉑亞信息因李小明違規違法擔保導致的訴訟、仲裁涉案金額約4.4億元。歐比特在回覆深交所的關注函時表示,李小明稱其違規擔保所借的個人債務主要用於個人投資、買賣其他公司股票。

放眼A股上市公司,公章管理不到位是出現內控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前車之鑑眾多。

已查出三起私刻公章事件

早在今年10月25日,歐比特就對外披露,李小明有私自利用鉑亞信息為其個人債務提供擔保,致使鉑亞信息涉及訴訟、仲裁案件的情況。涉案金額在連續12個月內(即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合計4.4億元,佔歐比特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絕對值的13.72%。

記者注意到,4.4億元的違規擔保涉案金額,不僅佔上市公司淨資產比例較高,還極可能超過了鉑亞信息的淨資產。歐比特2019年半年報顯示,鉑亞信息截至2019年6月末的淨資產為4.03億元。

面對如此鉅額的違規擔保,歐比特早前表示正在積極維權。11月11日晚間,歐比特公佈了最新進展,通過委託司法鑑定機構將收集的有關涉案合同進行印章印文鑑定,目前已鑑定出有三起事件中所使用的鉑亞信息公章,與公安局備案的鉑亞信息公章不是同一枚公章。

這三起事實分別是:2019年6月26日,與區繼裕的兩筆借款合計4000萬元;2019年6月26日,與蘇文權的三筆未清償的借款合計3817萬元;與李勇明於2019年3月12日簽訂的《和解協議》。三起事件合計涉案金額7817萬元。

歐比特稱,李小明存在私刻公章的事實,其借款擔保涉及私刻公章的具體情形,公司需進一步收集合同原件材料,提交鑑定機構進行區分。

同日,歐比特在回覆深交所關注函時還指出,李小明稱其違規擔保所借的個人債務主要用於個人投資、買賣其他公司股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李小明作為鉑亞信息原股東,因歐比特發行股份購買鉑亞信息股權而成為歐比特持股2.03%的股東。但在2015年6月11日新增股份上市後,歐比特2015年半年報就顯示,李小明截至期末已將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幾近全數質押。

截至2019年10月31日,李小明持有歐比特股票1171.36萬股,也全部處於質押狀態。今年5月13日,李小明辭去鉑亞信息執行董事及法定代表人職務;7月4日,李小明又辭去歐比特董事職務,此後不再在歐比特及子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公章管理成內控之“痛”

歐比特在回覆深交所關注函時指出,李小明個人所有對外借債,完全屬於其個人越權行為,其利用擔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期間的職務便利為其個人債務擔保的行為,均未得到鉑亞信息股東歐比特的授權,事後也沒有得到追認,其違規擔保的有關合同並未告知公司和進行公章登記,並私刻公司公章,是其嚴重越權和侵佔的行為。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高管盜用或者私刻企業公章的情況下,企業能否免責不能一概而論。案件的走向取決於擔保權人是否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其對於該高管盜用公章一事並不知情。並且有合理的理由相信該高管可以代表公司。”

王智斌補充道,若擔保權人能證明其對該高管私刻公章並不知情,並且相信該高管能代表公司,則該擔保有效,企業承擔擔保責任後可以向高管追償。

歐比特表示,鑑於上述案件尚未開庭或尚未結案,其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記者就相關問題撥打了歐比特公開電話試圖採訪,並告知了採訪內容,但截至發稿時未獲回覆。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頻發的上市公司內控問題中,公章管理成為主要原因之一,私自盜用公章帶來了惡劣的影響。

今年1月,圍繞著核心子公司廣東雙林管理權的爭奪,振興生化(000403,SZ)大股東浙民投與二股東佳兆業展開了激烈交鋒,佳兆業派去的高管王衛徵一度被警方帶走,當時王衛徵隨身攜帶了廣東雙林公章;今年7月,鴻利智匯(300219,SZ)控股子公司誼善車燈股東之一及總經理郭志強強行搶奪誼善車燈公章,並將工作人員打傷。

未來,上市公司如何治好公章管理之“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