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教融合的“黃石方案”:招工即招生 入企即入校

產教融合的“黃石方案”:招工即招生 入企即入校

上達電子學院新型學徒班開班儀式。(記者 呂鑑蕾 攝)

產教融合的“黃石方案”:招工即招生 入企即入校

與會嘉賓共同為校企協同育人基地揭牌。(記者 呂鑑蕾 攝)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呂鑑蕾 通訊員 劉鵬程 魯捷)11月8日,黃石市舉辦上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工程職業學院新型學徒班開班儀式暨校企協同育人基地揭牌儀式。黃石市政府、黃石市人社局、黃石市教育局、黃石開發區·鐵山區、鄂東職教集團相關領導到場,共同見證首批100名通過考核的上達電子員工,正式成為湖北工程職業學院2019級新生。

“我又能重溫校園生活了。不但可以一邊工作養家,一邊學習,還能夠提升自己學歷,獲得大專文憑。”上達電子學院新型學徒班第一屆新生——上達電子製造部技術骨幹成金,十分興奮。

鄂東職教集團黨委書記劉海平表示:“這是貫徹落實全市教育大會精神的一大創舉,也是黃石職業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誌性事件,預示著黃石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錯位之痛

黃石因礦而興、因廠設市。從誕生之日開始,便著上了工業城市的濃厚色彩,產業結構中工業佔比長期高達70%以上。可以說,工業立市始終是黃石市經濟發展的基本遵循。但有限的地域面積和人口數量決定了人力資源規模相對有限,同時也制約了產業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地方政府在吸引外地年輕人才上絞盡腦汁,企業在人力資源開發上投入巨大,但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問題仍未能從根本上得以扭轉。

城市擴張與產業發展一榮俱榮、一頹俱頹,這盤棋局之上,哪裡才是落一子而滿盤皆活的關鍵?黃石的有識之士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在發展地方職業教育之上。

黃石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職業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多次組織調研並就職教改革問題提出要求。在11月6日召開的全市教育大會上,黃石市委書記董衛民著重講了職業教育,強調要突出發展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完善人才供應鏈,破解企業招工穩工難題,不斷增強服務地方產業發展能力。

但是長久以來,產教融合始終處在交而不融的狀態。現實的情況是,職業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沒有得到完全釋放,企業參與職業院校人才前置培養的積極性無法調動,學校和企業在職業教育發展上的合力沒有形成……

面對難解的問題,黃石如何才能走出一條新路?

四方協同

2018年4月,湖北省教育廳出臺《關於政校行企開展技術技能型人才聯合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提出“高等學校根據地方政府、行業部門和企業的委託,面向生產、建設、管理一線崗位需求,實施單獨招生,聯合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短短几行字讓人眼前一亮,這意味著打通職業教育與學歷教育的瓶頸,建立“政校行業”多方聯動機制改革有了政策依據。

“‘政校行企聯合培養’的新型辦學模式,既能為企業解決招工難、穩工難、在職員工技術技能水平提高難的問題,也能為職業教育發展破解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對接不緊密、雙師型教師人數不足、學生實踐教學缺少平臺等問題。”黃石市人社局副局長伍曉松介紹道。

為此,鄂東職教集團主動申報,積極爭取。最終,在黃石市委、市政府以及市人社局、經信局、教育局、開發區·鐵山區的大力支持下,湖北工程職院成為政校行企聯合培養全省15所試點院校之一,開始政校行企聯合招生。經過資格審查、考試等多個環節,100名上達電子公司員工被錄取,成為該校新型學徒班首批學生。

“從單向的人才供給升級到雙主體協同育人,從‘招生即招工’轉變為‘招工即招生’,從校企‘雙向合作’轉變為‘政校行企’四方協同……組建、開辦上達電子學院新型學徒班,為黃石PCB產業發展,解決招工穩工難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途徑,更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探索出了一新路徑,提出了‘黃石方案’。”黃石市副市長李麗稱讚道。

深度融合

那麼,上達電子學院新型學徒班,具體又有哪些與眾不同?

鄂東職教集團黨委委員、副校長汪麗華回應:“學員既是企業員工,也是學校學生。上課時間與企業生產節奏協同,生產淡季集中學習、下班後學習、休息日全天學習三種方式綜合應用。本次入學的100名學生將分成3個班,均已在教育部註冊高職學籍,三年後經過考核合格,即可拿全日制大專文憑。”

“與一般的訂單班不同,上達電子學院新型學徒班採取‘校企雙制、工學一體’的模式。”她進一步解釋,辦學主體既是學校,也是企業,雙方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制訂課程標準及考核細則、共同制訂實訓基地建設方案、共同組織教學管理、共同負責學員管理工作、共同選聘培養雙師型教師、共同建設課程資源、聯合申報各類項目。

不過,汪麗華提醒,入學新生將"不降標準",嚴格按照高職標準進行學分制考核,學生只有修滿了規定學分才可順利畢業。培養時間預計至少三年,最高不超過六年。

“這種辦學模式真正實現了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產教共建深度融合,為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探索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新路子。"黃石市教育局副局長徐可說。

人才高地

如何拴心留人,讓更多人才能夠紮根本地?這是黃石職業教育改革下一步面臨的新課題。

“產教融合是一個大課題,我們還在探索。”劉海平透露,除了與優質企業積極對接,複製上達電子學院新型學徒班合作模式,該集團還在與黃石市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黃石市扶貧辦等部門謀劃類似的合作。

與此同時,政府在政策保障和財政投入上也動作頻頻。黃石市委、市政府先後印發了《黃石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化產教融合服務黃石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明確提出加強對“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資金扶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支持職業院校根據專業建設需要引進人才,併為高層次、高技能人才開闢綠色通道。

此外,黃石市常態化開展職業教育宣傳週活動,舉辦“中小學生職業體驗月”“湖北工匠”宣講、“產教融合發展座談會”等活動,職業教育也能成就出彩人生的觀念正慢慢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年輕學子將職業教育視作實現人生夢想的階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