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學校首設國家獎學金,全國每年共獎勵2萬名

中等職業學校首設國家獎學金,全國每年共獎勵2萬名,拿獎需“文武雙全”

中等職業學校首設國家獎學金,全國每年共獎勵2萬名

繪圖/劉陽

楚天都市報記者郭會橋 張屏

在不少人眼裡,去讀中職,是一種“無奈”和“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不過最近一項獎勵,卻讓中職生十分振奮:從今年秋季開始,我國將建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制度,用於獎勵特別優秀的中等職業教育學生,全國每年共獎勵2萬名,獎勵標準為每人每年6000元。其中,武漢市教育部門所屬中職學校首批將有86名中職生拿到國家獎學金。

記者昨從武漢市多所優質中職學校獲悉,目前評選活動正在開展,能拿到這筆獎學金的人,必須是“文武雙全”,不僅要成績好,技能更要頂呱呱。預計今年12月底前,中職國家獎學金將一次性發放給獲獎學生。

成績和專業技能並舉

4個學期的學習成績均在年級前十名;今年5月,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現代物流綜合作業”賽項上獲得三等獎;品學兼優,德育考核每個月考評均為“優秀”……這是武漢市供銷商業學校2017級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2班甘少聰的評選材料。記者看到,參與評選的學生材料,可謂個個都是妥妥的“學霸”“技霸”,競爭之激烈,也勝過“神仙打架”。

《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評審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在成績要求上,學習成績排名位於年級同一專業前5%(含5%)的學生可以申請中職國家獎學金。學習成績排名位於年級同一專業排名未進入5%,但達到前30%(含30%)且在道德風尚、專業技能、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表現特別突出的,可以申請中職國家獎學金,同時需要提交詳細的證明材料。

武漢市教育局學生資助中心負責人張道平介紹,和本專科院校設立的國家獎學金相比,中職生的獎學金評審不但強調學習成績,也特別注重學生在專業技能競賽、文明風采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名額分配以各校二年級及以上全日制在校生人數為基本依據,同時對‘辦學水平較高的學校’和‘以農林、地質、礦產、水利、養老、家政等專業和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人才緊缺專業為主的學校’適當傾斜。”

中職學生感到被重視

“首次設立中職國家獎學金,體現了國家對中職教育的重視,這也傳遞出一種積極的信號。”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副校長楊志剛說,這一政策也讓中職學生很受鼓舞,“中職生也是國家的寶貝。”

“在國家獎學金之前,學校發放過獎勵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幹部、技能大賽獲獎者等的獎學金,還有武漢市政府的勵志獎學金。”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2017級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劉琪,成績排名專業第四,還獲得省技能大賽一等獎、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團體三等獎等多個獎項,這次成為“國家獎學金候選人”。

劉琪還是個“維修達人”,師生進社區進行家電義務維修一直是武漢市第二輕工業學校的學雷鋒傳統活動。今年劉琪就是志願者之一。他告訴記者,到社區學雷鋒,為居民義務修電器,實際上是“服務他人,提升自己”,“比如好多電器,運用了一些智能化集成模塊,我們就要琢磨琢磨,或者請教旁邊的老師才懂得如何修理。看似我們在義務服務,實際上我們收穫更多。”

現在他收穫的,是尊重和自信。“這個獎帶給我們的信號就是,國家會越來越重視中職教育,我們的選擇是對的。”劉琪高興地說。

招生會更看重“質量”

“技工荒”的出現,悄然改變人們對職業教育的偏見。近年來,武漢市一些在中考中過了“普高線”的考生,放棄到普通高中就讀的機會,選擇到中職學校就讀。記者昨從武漢多所優質中職學校獲悉,從今年招生情況來看,高分考生讀中職的人數要超過去年。

“中職首設‘國家獎學金’,將推動中職招生從‘數量’向‘質量’的轉變。”武漢市第一職業教育中心副校長陳綱表示,中職國家獎學金不僅僅是獎勵優秀學生,更重要的是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廣泛宣傳中職國家獎學金政策和獲獎學生的典型事蹟,充分發揮中職國家獎學金的育人功能,激勵廣大中職學生積極向上,成長成才。

武漢機電工程學校校長龍善寰也認為,中職國家獎學金的出臺,對於獲獎學生不單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肯定、一種激勵,也能營造一種比獎勵本身更加重要的社會氛圍——讓更多的中職學生有了“標杆”和榜樣,每個中職生都能憑藉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都有機會通過努力成為“大國工匠”。“此舉對中職教育發展,肯定是重大利好,代表著國家對發展好中職教育的高度重視。”

中等職業學校首設國家獎學金,全國每年共獎勵2萬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