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县简介(2019年11月)

德昌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北达京畿,南通蒙昭”的南丝绸之路必经地,古称“香城”“风凰城”“燕子城”,幅员面积228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396米,最低海拔1104米,城区平均海拔1350米左右),辖16镇、3乡(2个民族乡)。137个村、5个社区,总人口22.2万,其中少数民族占32.3%,农业人口15.9万,城镇化率38.22%,森林履盖率69.65%。

德昌县简介(2019年11月)

德昌县城地处安宁河谷。 宋明摄

德昌地处西昌和攀枝花两个行政中心之间,区位优势突出,成昆铁路、京昆高速、108国道和成昆铁路复线(建设中)纵贯全境,立体交通网络极为便捷,是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重要节点,德昌气候温和,资源富集,光照充分、降水充沛,烤烟、果(蚕)桑、蔬菜。林果、畜牧、花卉等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发展迅速;拥有稀土、钒钛磁铁矿等多种矿种;可供开发的水电资源约40万千瓦,已开发建设34.8万千瓦,建有全省首个风力发电场,装机20.2万千瓦。德昌产业聚集,发展迅速。围绕清洁能源、钒钛稀土、装备制造、食药保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德昌集中区”建设,风电开发和风电装备制造在全州、全省独树一帜,集中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8户,集中度达87.5%。德昌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境内四季鲜花竟放,常年瓜果飘香,拥有国家4A级景区螺髻山,素有“春秋三百天、四季养生地”之美誉,崇文尚德之风浓厚,傈僳族文化和凤凰文化独具特色,获评“自然(养生)旅游目的地”“最具投资价值目的地城市”,是国家科普示范县、绿化模范县,果桑之乡、农村绿色能源示范县;是四川省文明城市、卫生县城、园林县城、新农村建设示范县;是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示范县、现代物流示范县和金融服务示范县、四川省重大农村改革任务年度推进示范县、省级电子商务发展示范县、现代物流示范县和金融服务示范县、四川省重大改革任务年度推进示范县、2018年全省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县。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亿元,比2017年增长5.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1亿元,增长3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亿元、增长10.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5568万元,增长10.79%;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7327元,增长9.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471元,增长8.0%。

德昌县简介(2019年11月)

德昌的峡谷风电场 。宋明 摄

“十三五”期间,德昌县将围绕“建成全域全面小康”总目标,实施“农业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商贸活县”四大战略,突出“党建领航,城乡一体、生态打底、依法治理、民生保障”五大重点,统筹“三山四水”协调发展,着力打造“一山一水一风一光一城”,创新跨越,错位崛起,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倾力构建装备制造大县、绿色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名县,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文明和谐新德昌。到2020年,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100亿元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5%以上、达到7.37亿元以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保持8.0%和10.0%以上分别达到35000元、20000元。

围绕实现“十三五”目标,2019年,德昌将坚持转型跨越不止步,专注改革创新不动摇,紧抓项目投资不松劲,坚持民生改善不停歇,加强社会管理不懈怠,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0亿元,比2018年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4亿元、增长10.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11亿元,增长10%;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8973元,增长9.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2909元,增长8.0%。

来源|德昌县委宣传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