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這6種食物太髒!就連店員都勸自家人千萬不要買

超市這6種食物太髒!就連店員都勸自家人千萬不要買

超市這6種食物太髒!就連店員都勸自家人千萬不要買


相比起傳統的農貿市場,大家似乎更願意到大型超市去買菜。

大型超市既可以避免農貿市場的邋遢、潮溼,又可以一次性滿足所有購買需求!

超市這6種食物太髒!就連店員都勸自家人千萬不要買

但是,表面乾淨整潔的超市,真的如你所見那樣嗎?

一個10年工齡的超市售貨員曝光驚人內幕,6類食物背後的真相,小編當場就嚇哭了……

一、超市這6類食物千萬不要買

1、肉餡

為了貪圖方便、節省時間,大家會選擇在超市購買一些提前調製好的肉餡,實際上,這些肉餡,可能隱藏著很多貓膩。

首先,它可能是各種各樣碎肉通過混合絞制而成的,先不說它的成分都是以脂肪為主,單是衛生條件就不過關。

肉在攪拌之前有沒有清洗過?攪拌的機子多久才清洗一次?附著在攪拌機上的“陳年肉屑”會處理掉嗎?

超市這6種食物太髒!就連店員都勸自家人千萬不要買

最無法忍受的是,一些不法商家會把過期肉、變質肉,混合新鮮肉再次加工成肉餡,進行出售,消費者很難分辨其新鮮程度。

其次,提前調置好的肉餡,大多都經過長時間的醃製,容易產生亞硝酸鹽這類致癌物質,危害健康;

身為消費者的你,卻毫不知情(倒吸一口涼氣)。

小編建議:別懶!提前調製好的肉餡最好不要買。

如果真的想要肉餡,最好挑選新鮮的肉,回家自己剁碎,或拿到衛生質量有保障的肉類商店攪碎。

2、盒裝肉類

琳琅滿目的盒裝鮮肉,擺放整齊,包裝精美,看起來十分新鮮,當屬精緻豬豬女孩的最愛。

但是,除了肉餡,部分超市裡的盒裝肉也是個重災區!

超市的肉排可分為:

原切肉:是從動物身上切下的一整塊肉排

重組肉:把碎肉用食品膠(如卡拉膠、黃原膠)黏合拼接,重新組合成的肉排

超市這6種食物太髒!就連店員都勸自家人千萬不要買

重組肉雖然是拼接黏合而成,但屬於正規合格的產品,一般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只是營養成分遠不及新鮮肉排。

但是,重組肉由於是碎肉重組,重組過程汙染風險大,且存在以次充好和以假亂真的情況,介意慎買。

小編建議:在購買盒裝排肉時,養成查看配料表的習慣,原切肉還是重組肉。

配料表會告訴你:拼接肉的配料表有很多食品添加劑,比如卡拉膠,黃原膠等;而原切肉的配料表只有一個“肉”。

3、冰凍海鮮

對於消費者來說,超市海鮮櫃裡的海鮮保質期真的是個“迷”!

冰凍海鮮價格低廉,但是無法確定死亡時間,以及死後是否及時進行冷藏處理,購買時要謹慎。

(“黃花魚”等一經捕獲就要進行冰凍處理的海鮮除外)。

超市這6種食物太髒!就連店員都勸自家人千萬不要買

大部分海鮮是食腐動物,體內外容易攜帶一些病菌,再加上本身營養豐富等原因,死後腐爛速度較快;

如果死後沒法及時進行冷藏處理,不僅營養品質下降,還會產生較高的菌落總數,甚至產生一些有毒物質,同時在口感、氣味方面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動手:

● 用手按壓肉質,若肉質堅實有彈性,按之不會深陷,即表示新鮮。

● 再摸摸看肉表面有無粘液,無粘液表示新鮮度高。

動眼:

● 看魚眼,是否渾濁、看魚鰓是否緊貼

● 蝦殼應與蝦肉緊貼,蝦身有彈力,殼色光亮

● 螃蟹類海鮮外殼色彩光澤,肢體硬實有彈性

● 魷魚、章魚等則應皮膚光滑、爪彎曲,斑紋清晰

動鼻:

● 用鼻子聞一聞,是否有腥臭與腐敗的味道

4、散裝食品

“散裝的東西更便宜”?不知從哪來的說法!

便不便宜就不知道了,衛生狀況就有目共睹☟

超市散裝食品有很多,如:滷肉、醬菜、麵食、糕點、堅果、果乾等等。

由於這類食物沒有密封包裝的保護,很容易被環境中的細菌汙染,害蟲侵襲,衛生安全令人擔憂。

小編建議:儘量少買散裝的,且直接食用的(無需再加工)食品。

5、酸奶

超市的酸奶,種類多就算了,還特實惠,不是已經打折就是在打折的路上。

在“酸奶”面前,患選擇恐懼症的小編真是完敗!

按照國家標準,酸奶分四類:酸乳、發酵乳、風味酸乳、風味發酵乳。

超市這6種食物太髒!就連店員都勸自家人千萬不要買

不同種類的酸奶,營養價值也不同,部分酸奶吹噓成分佔9成,營養價值幾乎為0,吃下去的都是脂肪和熱量。

酸乳是以鮮奶做原料製成,而其他的風味酸乳/發酵乳,實際是在酸奶的基礎上,添加了果蔬、穀物、食品添加劑(如糖、膠、香精等)等原料。

適量添加可以,但過多的糖、香精、果膠等成分,會給健康增加負擔。

酸奶的優選順序依次是:酸乳>發酵乳>風味酸乳>風味發酵乳。

認為“口感”才是最重要的,請隨意!

6、臨期食品

超市天天搞促銷?還不是因為商品都快要過期。

雖然沒有真正過期,但是對於一些粗心大意的消費者來說(比如小編),一不留神,就被放到過期,然後再被自己硬生生地吃掉......

超市這6種食物太髒!就連店員都勸自家人千萬不要買

臨期產品雖然可以繼續吃,但對於保質期比較短的食品(如生鮮食品、牛奶、雞蛋、肉製品等),在氣味、口感等方面可能會大打折扣。

據說,超市通常把臨期食品擺放在最靠前的位置哦!

小編建議:切忌過於貪圖小便宜,儘量購買新鮮食物。

因為促銷而買到臨期食品的話,在質量安全的情況下,儘快吃掉哦!

二、你不知道的超市潛規則

超市促銷天天有,坑人套路你要懂!

1、大包裝比小包裝更貴

中國人的慣性思維:“買得越多越實惠” ,實際上,很多商品大包裝的價格都比小包裝的價格要貴。

這種情況大多存在於休閒食品中,而且這些商品的重量、價格往往都不是整數。

消費者一時也算不清到底哪種更划算,就可以乘機糊弄過去了。

2、捆綁銷售有貓膩

買酸奶贈環保袋、買泡麵贈飯盒、買牙膏贈杯子……

想必你也被贈品忽悠不少吧,實則就是一個套路,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因為商品快過期了,商家就悄悄提高商品價格後再附送贈品。

有時候你根本不需要這些東西,但被贈品吸引了,不知不覺你就買了。(有木有同感?)

3、超市中的“暈輪效應”

心理學上的“暈輪效應”,被博學多才的商家們運用到了超市當中。

食品、日化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定低一些,讓消費者形成這家超市比較便宜的印象,並且不自覺地以為所有東西都便宜。

但是,商家可精著呢,他們會把其他商品定較高的價格,把虧的都彌補回來。

經歷過多次“被坑”經歷後,小編終於總結了這麼多,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


本文內容已由張紅豔、秦爽、王長娟、陳晨醫生審核通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