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集〉校注》背後的精彩故事

《〈雞鳴集〉校注》背後的精彩故事

近日,區史志研究室牽頭組織、由民間文史愛好者合力校注的文化名人馮壽梅的《〈雞鳴集〉》,目前完成三審三校,《〈雞鳴集〉校注》即將刊印出版。而這源於區委黨史研究室(地方誌研究室)副主任羅蘭芬的一次無意之舉。

去年,因修志查找資料需要,羅蘭芬在一位文史朋友“踏雪無痕”的博客中看到馮壽梅所著《雞鳴集》一書,便查閱相關文史資料,終於在《上虞縣誌(1990)》查到記載:“馮鐵生,橫塘鄉人,職業教師,民國年間以隸書為縣人稱重。”然而其他生平記載卻甚少,羅蘭芬遂於漫漶史籍中,留心收集整理馮壽梅先生資料:孔夫子舊書網上有一套《雞鳴集》(1947年版)原著,拍賣價10000元;又打聽到紹興文理學院圖書館有收藏,輾轉卻複印無果。當時,文史愛好者萬國通恰好主動提供了孔夫子舊書網上買到的馮壽梅著《雞鳴集》複印本,仔細翻閱,覺得堪稱“抗日史詩”,決心點校出版,讓上虞人們都知道有這位賢達。

於是雙管齊下,區史志研究室一邊請上虞文史愛好者章懿清、萬國通開始點校注,一邊查找其後人。通過相關網絡和朋友打聽,終於查找到其孫馮士強就住在上虞,並上門拜訪,遂鉤沉出歷史埋沒的一位上虞文化名人。

據《馮壽梅自傳》記錄,馮錚(1888年11月6日—1957年4月13日),又名壽梅,字鐵生,號鈍伯,上虞橫塘馮家村(今楊梅村)人。1907—1912年畢業於國立浙江高等學堂(今浙江大學前身)。先後任教於杭州外國語專門學校、上虞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校長)、上虞私立春暉小學(校長)、上海私立澄衷中學、上虞私立春暉中學校、上虞縣戰時中學生補習學校、浙江省立寧波中學、鄞縣私立效實中學等。

上虞文史專家陳綿武回憶,馮壽梅先生是他上虞縣戰時的中學生補習學校老師,溫文儒雅、學養深厚、為人剛正,對學生勤教嚴管之餘不乏詼諧幽默,為一時名達。先生去世後,葬驛亭橫塘馮家村山上的茶園裡。

1940年,馮壽梅被聘任省立寧波中學高初中國文歷史教員。正逢抗戰國難時期,於是他開始了艱苦卓絕的七年流亡教學生涯,流離顛沛2000餘里,簞食瓢飲,足跡涉寧波胡家墳、嵊縣太平鎮、雅安貴門鄉、東陽玠溪村、磐安大皿鎮、仙居、臨海、大陳、舟山、鎮海等地。後來,60歲的他應友人提議,整理抗戰時期7年流亡生涯撰寫的避亂及時事見聞文稿,附錄舊作雜文若干篇,結集題為《雞鳴集》。

“《雞鳴集》最早是由馮先生次子馮光漢校對後,當年由大澤鄉(今陳溪鄉)王喬齡磬園進行木活字本印刷。直至2002年,馮先生學生杜福新拜讀孤本後,以阿拉伯數目統一重編其頁次,作此‘複印簡介記’複印。我們點校就從這個複印本開始的。”羅蘭芬介紹,感謝馮士強提供馮先生的自傳、畢業證書、全家福等資料,文史愛好者萬國通從孔夫子舊書網上購買的複印本,以及章懿清辛苦點校注。

“根據資料挖掘和考訂,我們還驚喜發現馮壽梅精詞翰,善書,工鐵筆,篆、隸功力有過人之處,治印喜參褎海字法,邊款常以隸書刊記。長期寄居滬江,與當時滬上名手如王個簃、趙雲壑、陶冷月、吳湖帆、王蘧常、錢崇威、孫儆、姚虞琴、金夢石、鄭午昌、商笙伯等交往甚密”,喜悅之情漾於羅蘭芬的臉上,“我們史志研究室的每一本書背後都有一個感動的故事和激動的情節”。

羅蘭芬表示,《雞鳴集》一書正文共4卷,另有附錄1卷,補編1卷,以詩歌為主,可見馮先生善詩詞,兼有序言、誄辭、贊祝、書信等。該書反映了抗戰期間上虞及周邊縣市時事,題簽和詩文中不乏部分名人的內容,堪稱“抗日史詩”,這也是大家想完成這部作品的校注。

此外,在《〈雞鳴集〉校注》中,史志研究室還請時年95歲高齡的陳綿武撰寫了《緬懷恩師馮鐵生先生》一詩:詩玉溪似帶金罍雄,避亂先生來“戰中”。八斗高才享盛譽,五旬壯歲稱遐翁。春風桃李心田暖,冬雪冰霜道德崇。虛度年華悲老朽,師門回首愧無窮。又邀請馮先生的孫子撰寫回憶文章、萬國通撰寫其中的故事,把收集到的《馮壽梅自傳》和《鈍伯印存》作為書籍附錄,使之成為一本綜合呈現馮壽梅生平、文學、書法、印刻等作品的“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