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好像有點標題黨,不過實際也是這臺機子的一種無奈。這次要裝的這臺機子,其實機主給的預算是很充裕的,不過主機用途主要用於一些圖像、視頻編輯,要求大內存,同時又喜歡緊湊型整機,按這個要求最為適合的其實就是 matx 整機了,不過現在的市場,除了品牌整機廠商以外,diy 市場對於 matx 愈發冷淡,不管是箱體、還是主板可選範圍都不多,最後各種權衡之下,只能用目前性價比爆表的 B450 MATX 來搞定這臺配置預算都算比較高端的工作主機了。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為什麼選了 B450

其實主要還是價格。一開始定的就是萬金油的 9900k+z390,不過後來銳龍 3 出來了,專業性能居然表現也不錯,最重要的參數價格比 9900k 便宜不少,同 i9 的價格甚至可以搞定 3900x 了,所以平臺改為AMD 銳龍 3 了。

目前 AMD 比較尷尬的就是 MATX 主板除了 B450 幾乎沒有其他值得考慮,甚至包含最新的 X570芯片組也是如此,甚至新不如舊。還好 B450 還是比較良心的,功能、性能甚至超頻表現都不錯,最重要的價格更是親民了,至於 B550,還有一段時間。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外觀效果

整機的外觀效果,考慮到緊湊,當時列了幾款箱子,最後選了aboStudio工作室的 a3w,機箱尺寸,機箱尺寸: 307x430x160mm整機大小差不多 21L,兼容240冷排,對比 itx 略大一些,不過也換來更加充裕的空間,而對比常規 atx 箱體,也算是非常緊湊了,幾乎沒有多餘空間。整機風格還是比較硬朗的,加上aboStudio工作室比較偏好對於直線條的處理,也比較符合機主比較專業向的整機定位。

實物來看整機是非常緊湊的,佔用的空間其實不會比ITX箱體大多少,以為機體設計偏向垂直設定,極限寬度甚至還略窄。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配置選擇

3900x 規格勢必更加吸引人,不過當時考慮到 3700x 已足夠滿足需求,而且3950x 未來可期,所以這次沒有一步到位,而是選了萬金油的 3700x,主板幾乎沒什麼好糾結的選了微星的 B450M 迫擊炮,唯一要考慮的可能是顏色,不過這機子風格是金屬灰,所以主板選了黑色版,又省了幾十塊。內存部分一般來說這搭配要麼 16g,再往上 32g 也比較奢侈了,不過這次機主要求直接一步到位插滿 64g,基本也是 B450M支持上限了。因為軟件支持緣故,顯卡基本就是 n 卡里面選了,這級別的機子其實 n 卡里面的甜品卡就可以,不過機主還是要求加點預算上 2060s ,畢竟“裝都裝了”。

所以最後整機配置如下,整機費用時價一萬多:

CPU: R7 3700X

主板:微星破擊炮B450

內存:金士頓 駭客神條Hyperx Predator DDR4 3200 16G X 4

SSD:三星970evo plus 500G

海康威視c2000 2T

顯卡:EVGA RTX2060 SUPER

機箱:aboStudio A3W

電源:銀欣ST75F-PT 750W

散熱:阿爾法酷(ALPHACOOL)240北極熊

一萬多的B450配置,看起來比較唬人,不過要注意,這套機子是64G內存+2.5T SSD的組合,主要滿足機主的需求。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安裝過程及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 matx 箱體整機是比較好安裝的,畢竟空間不會像 itx 主機那樣各種限制,不過這臺機子還是有些要注意的地方,比如 64G 內存的實現。

64G 內存支持是 B450 理論內存支持最大值,大家不要以為這個很簡單,兼容4條雙面內存實際是沒有那麼容易的。不怕你們笑話,為了實現64GB內存我大概花了一週時間研究。

關於內存選擇的過程我大概說明下,要在B450迫擊炮上面實現64G,目前大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16GX4,另外一種就是32GX2的組合,一般來說後者會比較容易(我知道當時已經下單了16G,且到手點亮了,所以就不想無故退還了),不過我也不確定,需要有朋友實際測試。16GX4的話,首先你要去官網查看內存支持表,這點MSI做得還是比較人性化的,網頁可以很方便根據你需求條件篩選,其它廠商可能是直接給你一個PPT,但不方便查閱。在我設定16G 最大頻率跟4條點亮這些條件之後,能符合的內存其實就不多了,比如我原先想要買的其它更貴的內存反倒不支持,篩選清單之後還不要急,因為你獲得的只是一些類似序列號一樣的產品型號編碼,還要根據這些編碼尋找哪些國內在售的內存是符合這些,最後找來找去,基本只有金士頓這套最便宜的16G單條反倒支持,而且4條同時使用的頻率至少可以達到3200(有些更貴的反倒只能2666),後面到手也確實點亮了,在B450上面實現了內存容量的最大理論值。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安裝部分,其實主要是注意走線整潔跟 CPU 散熱器的選擇。走線其實不單只是為了美觀,因為 A3W 這箱子是沒有走背線設定的,加上內部獨特的風道設定,所以走線最主要目的是避免對風道的干擾。這邊我電源選了銀欣的 ST75F-PT 電源,自帶的是扁線,線材長度跟形式都比較適合這箱子,雖然走不了背線,不過整機最後還是比較清爽。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另外一個就是散熱部分,A3這箱子其實有水冷板跟風冷版,我手上這只是水冷版的 A3W,所以cpu 散熱器最佳選擇就是 一體式 240 水冷了。箱子內部自帶了兩枚高品質風扇,一枚底部 12015 進風風扇,一枚機箱背部的出風風扇(貓家 8cm)。頂部預留了水冷支架,可以安裝 240 水冷,不過要注意,對於冷排的長度有一定的限制,九州風神家的新款因為涉及有洩壓閥,導致冷排過長所以安裝不了,所以散熱器部分我也替換成最強大的 240一體式水冷,阿爾法酷的北極熊 240。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箱子雖然也支持 2.5 寸設備,不過考慮到裝機走線問題,個人建議能用主板上的 M.2 插槽搞定的,就儘量用 M.2插槽搞定,所以這機子也很誇張的直接裝了兩塊大容量 SSD,組成了 2.5T SSD 組合。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性能調校:

雖然是 B450,不過搭配 3700x 超頻還是沒有問題的,唯一問題就是 3700x 普遍可超頻幅度並不高。手上這顆額實際測試了下搭配微星 b450 迫擊炮,估計也是 4.3g 的水平,不過考慮到機主用途是工作用途,為了長期使用的穩定及出錯帶來的損失,所以我還是給他走默認頻率的路線。

“默認頻率”其實也是有兩種玩法,就是PBO+默認頻率減電壓。針對這臺機子我都實測過,最後反而默認頻率然後降低 cpu 電壓的方式得出的性能釋放更高且穩定,所以就改為默認頻率減電壓。不過考慮 PBO 機制比較神奇,建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散熱條件實際測試對比。

銳龍3平臺其實 CPU 超頻反倒不是重點,重點是內存超頻,我買的那金士頓 16g 普條其實體質很好,如果兩條用在這個平臺達到 3733 都是沒問題的,不過這機子是插滿 4 條 16g,自然沒這麼簡單,經過摸索之後穩定頻率在 3433,cl16,考慮到已經插滿 4 條,這個表現已經算非常好了。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性能表現:

這邊整機的性能表現主要看可否在一些專業應用對標 9900k,不容否認,9900k 在一些項目特別是內存部分還是有自己的優勢的,不過這臺機子用途主要是工作,所以關心的主要還是一些專業軟件對比。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Lr、pr 測試,這兩項測試剛好自己就有 9900k 的對比,也是機主比較關注的,在兩個測試項目中時間都控制在 1 分鐘跟 2 分鐘以內搞定素材輸出,對比的 9900k 也是這個表現,基本拉不開差別,符合要求。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Corona 渲染測試,超頻 5.2g 的9900k 耗時 1 分 28 秒,這機子耗時 1 分 42 秒,就慢了 14 秒,表現算非常好了。

blender benckmark 跟specviewperf的專業測試,對比 9900k 也基本一樣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遊戲性能:

這臺機子其實對於顯卡的用途就是用來給某些軟件做 gpu 加速(基本不涉及 cad 軟件),所以其實常規 1-2k 的甜品級n 卡就可以搞定(希望 a 卡在這塊能獲得更多的優化支持)。不過抱著裝都裝了,機主最後還是指定選了 rtx2060s,而且選了其中比較漂亮的 EVGA GeForce RTX 2060 SUPER XC Ultra GAMING 8G(比常規版貴 300 左右)。

顯卡設計風格也確實非常符合這機子的調性,甚至包含默認的燈光跟冷頭的都是統一暗藍色。實際性能我也簡單用幾個軟件跟遊戲測試驗證下。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3dmark 分數如下

實際遊戲表現,因為這卡主要針對1080P、1440P顯示器分辨率,所以我測試採用了2K分辨率跟最高畫質,基本各種 遊戲都可以流暢通吃,畢竟3K+的卡。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更新完這臺工作向定位的整機,下次就要更新一臺之前開學季安裝的整機了,定位緊湊 itx,預算 8k 的機子,方便大家參考下單。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一起搭配測試的顯示器還有明基的PD2500Q

機主原先還有一臺PD2700U,然後PD2500Q總體來說相當於PD2700U的25寸 2K分辨率版,兩者一些功能基本都一致,比如CAD/CAM模式、智慧調光、DC背光和Rec.709色彩標準。不過這款PD2500Q還會額外支持M-book模式,在該模式下能儘量接近蘋果系統的顏色,還是蠻有特色的。所以如果打算弄一套中端性價比工作主機的話,這個型號還是比較值得考慮的。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PD2500U的色域覆蓋是99% sRGB,其實對於PC平臺來說,這個規格算是比較實用,特別是沒色彩管理的朋友也慎重一味追求廣色域。另外,日常實用來說最有感知價值的大概就是智慧調光跟DC背光了,兩者的組合都是為了讓你長時間用眼更加舒適。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實戰插滿64G內存的B450MATX工作主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