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下面一個,百雀羚!”

“百雀羚沒有,今天。”

“不來就算了,沒有關係,百雀羚以後合作就靠緣分好不好。”

這是11日李佳琦和男助理在淘寶直播間的對話,隨之而來的,是#百雀羚放李佳琦鴿子#的微博熱搜登頂。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李佳琦直播間截圖

據李佳琦在11日的直播中所說,自己為百雀羚預熱了兩天,期間一直在為粉絲尋求最低價,就在上架之前品牌方已經答應了要來,結果還是臨時“跑路”了。直播間的粉絲也紛紛發言稱品牌方沒有誠信,更有人說是百雀羚被薇婭截胡了。

到底是不是被薇婭截胡目前不得而知,但是通過回看兩人的直播視頻,李佳琦和薇婭在11日前均銷售過百雀羚的產品,不過李佳琦和薇婭銷售的不是同一個系列。但在11日的直播中,在李佳琦直播間“消失”的百雀羚,出現在了薇婭的直播間中,很難不讓人產生遐想。

同時這件事也引起很多網友們的氣憤。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有網友表示,已把百雀羚拉入永遠的黑名單。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還有網友表示,百雀羚此舉等於是放了所有女生的鴿子。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在百雀羚的官方微博下,也是一片罵聲。有網友建議百雀羚改名“百鴿羚”。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還有網友直接曬出了自己的退款單,表示“你放我李佳琦鴿子,那我就放你鴿子”。

但是,此事也許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百雀羚與李佳琦的合作,可能是兩種模式:一種是先簽合同、付一部分款、直播後付尾款;另一種是按李佳琦的銷量進行一定比例的分成。

不論是哪種模式,關鍵都在於百雀羚是否已經與李佳琦簽了直播協議。

如果百雀羚已經與李佳琦簽了直播協議,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百雀羚放了鴿子,確實就是沒誠信的行為。

而如果百雀羚並未與李佳琦簽訂直播協議,只是口頭溝通過,那麼最終反悔就不存在法律上的過錯,但在道德上仍然站不住腳。

另據網友爆料,百雀羚之所以放了李佳琦鴿子,是因為百雀羚與另一網紅帶貨主播薇婭一直有合作。而雙11當晚,百雀羚也在最終把合作的機會給了薇婭。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有網友稱,薇婭很早之前就在賣百雀羚的貨了。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還有網友表示,李佳琦劇透的和薇婭賣的不是同款。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但也有網友稱,自己一直在兩個直播間來回切換,李佳琦剛說百雀羚不上了,薇婭就說百雀羚“剛給的活動”。並且兩邊所宣傳的產品內容完全一樣,贈品也一樣。

根據目前已有信息推測,本次事件百雀羚很可能只是在口頭上答應了李佳琦,但並未簽署任何具有法律效應的協議,也沒有付款。直播當晚,百雀羚一直在糾結到底是把推廣機會給李佳琦還是薇婭,因此一開始在兩邊都答應了下來,並在最後關頭選擇了薇婭一邊。

如果事情真是這樣,那麼只能說百雀羚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先是兩邊都口頭答應下來,最終只選擇一邊,在商業上擁有最高的性價比。而這也說明,該行業目前還存在流程不規範、商業約束性不夠等問題。

目前,百雀羚方面仍未對事件作出任何回應。顯然,對於網紅帶貨這一新興推廣模式,品牌方們仍缺乏經驗。

縱觀本次事件,網紅帶貨恐怕也是個“頭部遊戲”。李佳琦和薇婭,一男一女,屢屢登上媒體,成為直播網紅CP。兩者的battle由來已久,在雙11預熱開啟的21日當天,熱度分別為33658萬和55576萬。

而來到正式賽的11日當天,兩人的淘寶直播均持續到11日的凌晨兩三點鐘。根據《中國企業家》報道,淘寶直播運營負責人趙圓圓透露,薇婭本次雙11的銷售額已經達到了她去年全年的銷售額,而2018年全年,薇婭引導成交銷售額為27億。

目前,還沒有得到李佳琦方的雙11銷售額,但是截至11日凌晨,李佳琦和薇婭的熱度分別為34920萬和45433萬,兩者的差距有所縮小。

百雀羚鴿了李佳琦,是因為薇婭截胡?

一直以來,百雀羚被稱為“國貨之光”。而這次的百雀羚放李佳琦鴿子事件,對於品牌方而言可能是一次不太正面的宣傳,雙11期間帶來的成交量後期是否縮水還是未知數。

而對李佳琦本身來說或許是件好事。丟失了百雀羚,卻更加打響了“為粉絲尋求最低價”的招牌,同時也為不粘鍋翻車事件一定程度挽回了自身形象。

這也可以看出品牌方更認頭部網紅,而且頭部網紅之間也有競爭。看似藍海的一個市場,競爭卻悄然開始了。

據BOSS直聘發佈《“帶貨經濟”從業者現狀觀察》報告,2019年前三個季度,“帶貨經濟”行業平均薪資為10570元,較2018年同比漲幅達到17%,需求旺盛。

同時,“帶貨經濟”行業收入卻兩極分化嚴重,逾七成從業者月收入不過萬,近半數從業人員來自農村。44.3%的主播坦言團隊僅有自己一人。

這些數字既反映了該行業殘酷的現狀,又反映了該行業目前的成熟度、規範化程度尚待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