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漳浦盘陀,有人4万多元不见了

陌生网友添加微信,取得信任后将“好友”拉进“炒股群”,群中常常有炒股“大咖”指点迷津,使得其他群友赚得盆满钵满,殊不知那都是圈套。11月11日,家住芗城区的郭某向警方报警,称自己遭遇了类似诈骗,被骗走30万元。

据郭某称,今年9月初,他经过一微信好友介绍,加入一个“炒股群”。在群里,他看到好几个群名称为“××老师”“××基金客服经理”等身份的资深炒股人。刚开始时,郭某也是小心翼翼,在一旁观望,但当他连续一段时间发现群里不少人靠着这些“炒股专家”赚到钱,并在群里晒出“战绩”时,慢慢卸下防备之心。此后,他单独添加其中的几位“老师”为微信好友,通过某金融网站和课堂学习网站,有模有样地学投资理财。一段时间后,他开始在“老师”的指引下,分三次向指定账户汇入30万元进行投资,并确认自己在该金融网站上的账户“确实到账”了。令郭某没想到的是,一段时间后投资出现了亏损,想抛售时,却发现在对方指定的网站上根本无法进行交易,惊觉被骗后赶紧报警。

无独有偶,就在郭某打进报警电话的前一天,家住漳浦县盘陀镇的王某也报警,称自己在添加一个“炒股群”进行投资理财时,按对方要求下载一款理财APP,并在上面进行充值操作,共计充值44000元。但是当他最近试着提现6000元时,发现连APP都无法打开了,对方已经联系不上。

据漳州市反诈骗中心统计,此类打着“炒股群”旗号的诈骗案件近期较为多发,近一周来发生8起,涉案金额多则几十万元。针对这一情况,反诈骗中心民警提醒:类似的诈骗团伙内部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他们甚至有行骗“剧本”,微信群中除了受害者外,几乎都是“托”,通过“演戏”来诈骗受害者,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遇到陌生人添加微信或QQ好友时,应核实对方身份,一旦陌生好友将自己拉进涉及股票期货等投资理财群时,切记不要盲目轻信所谓的“专业机构”“理财大师”和“内幕消息”,保持高度警惕;应理性对待投资理财,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且理财收益一旦超过法定界限,极有可能就是诈骗;投资者一旦遭受诈骗,应保留好证据,及时向监管部门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