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又有新發現了......

哈勃望遠鏡又有新發現了......

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合作的哈勃太空望遠鏡(HST)拍攝,拍攝儀器是高級巡天相機(ACS)的廣域通道。圖中的天體是船尾座RS變星,可看到變星本身以及變星閃光在周圍星雲中的藍色反光(光回聲現象)。原圖是多個不同濾光波段的單色灰度圖像,採用自然著色,配色如下:435納米(nm)的藍光,藍色; 606nm的黃橙光,紅。圖像視場3.32×3.26角分,東方在上,北方在右,於2013.12.17公佈。船尾座RS離我們約6500光年,天球座標赤經 08時13分4.20秒,赤緯 -34°34′42.73″。

變星是指亮度與電磁輻射不穩定的,經常變化並且伴隨著其他物理變化的恆星。亮度的變化可以是週期的,半規則的或完全不規則的。按光變的起源和特徵,可將變星劃分為3大類:食變星、脈動星和爆發星。

食變星是雙星系統中的一個子星。當從地球上看去,該子星是在其伴星之前通過時,部分地屏遮住伴星的光;而伴星在該子星之前通過時,又部分地屏遮住該子星的光。雙星大陵五可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食變星。食變星是一種雙星系統,兩顆恆星互相繞行的軌道幾乎在視線方向,這兩顆恆星會交互通過對方,造成雙星系統的光度發生週期性的變化。兩星在相互引力作用下圍繞公共質量中心運動,其軌道面差不多同我們的視線方向平行時,就能看到一星被另一星所遮掩(就象日食、月食那樣)而發生星光變暗現象。

脈衝變星是自身週期地膨脹和收縮,致使它們的亮度和大小都有脈動。造父變星和天琴RR型是脈動變星的兩種典型代表。在已發現的變星中,脈動變星佔了一半以上,銀河系中約有200萬個。脈動變星的週期可以相差很大,短的在一小時以下,長至幾百天甚而10年以上。星等變化從大於10到小於千分之幾都有。在週期的脈動變星中,有一顆叫萄藁增二(鯨魚座O星)的最著名。

爆發變星中包括新星、超新星等。突然爆發出輻射能的變星。亮度的突然增大隻持續很短時間,隨後又緩慢變暗。

茫茫宇宙恆星、行星如沙漠砂礫,宇宙是物質世界,不依賴於人的意志而客觀存在,並處於不斷運動和發展中,在時間上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在空間上沒有邊界沒有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