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老“挨家吃”,為啥老人不願去?老爺爺3句話,看哭很多人

農村養老“挨家吃”,為啥老人不願去?老爺爺3句話,看哭很多人

曾聽長輩說,以前生活比較艱苦,別說吃肉了,能吃上白麵都不錯了。如今的農村,早已不是那種年代,尤其是近些年的改革,讓農村煥然一新,不管是農村的面貌還是農民的精氣神。在農村,生活條件雖然還達不到城市的高度,但是很多家裡也是應有盡有。而且父母輩上了年紀,養老的條件也好多了。父母年輕的時候辛苦打拼,也吃了不少苦,等到年紀大了, 也是該享清福的時候了。

深深的記得,村裡有這樣一件事,一位老爺爺身體還算健朗,但年紀也有七八十了。家裡有三個子女,子女們商量了一下,就決定讓老人挨家吃飯,其實這在農村最常見的養老方式了。表面來看,老人每天不愁吃飯,到了飯點就會到一個子女家吃飯,很享福。但沒多久,這位老爺爺就不願再去了,寧願自己做飯。對此專家不解,為啥子女這麼孝順,讓老人挨家來吃飯,很多老人都不願意呢?老爺爺說了3句話,很多人看了都哭了。

1、在以前,農村家庭子女還比較多的,生活在農村的才懂。基本上那個年代,至少也都有三四個子女,多的就是七八個。子女多了,孫輩自然也就多,那麼平時老人就有照顧不完的時候,但在子女眼裡,就是偏向了。這往往就成為今後養老的“把柄”,雖然說飯菜還可以,但是臉上卻不好看;

農村養老“挨家吃”,為啥老人不願去?老爺爺3句話,看哭很多人

2、上了年紀之後,話也多了起來,有時候一些事情嘮叨的多了,子女就不耐煩了。並且子女之間往往也因為養老問題,產生矛盾,這也是老人最不想看到的了。

3、不管是身處何方,都想有一個安穩的日子過。雖然說在子女家輪飯吃,但每次吃飯都要來回跑,而且到了早了,轉來轉去,總感覺到沒有一種以前那種家的溫馨。有時候在想,要是身體硬朗,還會自己做飯吃,想吃什麼就買點什麼,踏實自在

總之,農村養老模式其實是幾千年的傳統,相信這種養老方式,還會繼續存在。如今隨著養老問題嚴峻,僅靠子女養老,子女會有很大的經濟壓力,老人也不想讓子女受苦。現在在農村逐漸出現的養老院以及老年公寓,或許會成為我們這一代人養老的最後歸宿。對於農村養老“挨家吃”,老人不願去,老爺爺說的3句話,看哭很多人。

農村養老“挨家吃”,為啥老人不願去?老爺爺3句話,看哭很多人

圖 / 網絡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今日互動: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分享

我是泉紳三農,一位想為淳樸的家鄉帶來清新的精神面貌,為古色的家鄉帶來高新的技術的新媒體人,歡迎各位農友們進行點贊,轉發及評論。

農村養老“挨家吃”,為啥老人不願去?老爺爺3句話,看哭很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