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過霸、將不過李,他們與邢臺有這樣的淵源。

“王不過霸、將不過李” 這是一句俗語,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吧,但是這二位猛人與邢臺有啥關係,恐怕知道的就不多了。

一、王不過霸

項羽,本名籍,字羽,楚國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起義軍領導人項梁之侄。秦二世二年(項羽是元年起義),項羽攻打定陶,殺秦將李由, 其後項羽殺宋義、破章邯、據咸陽,覆滅秦朝之後,項羽分封諸侯,自封西楚霸王。 分封諸侯之後,項羽殺義帝,劉邦趁勢取漢中,正式拉開楚漢爭霸的序幕。項羽猛則猛矣,性格卻有致命缺陷,最後還是被劉邦擊敗。垓下之戰,項羽主力軍覆滅,不過不得不說,用“王不過霸”形容項羽,恰如其分。項羽與邢臺市的淵源體現在3點:

1、鉅鹿之戰、項羽一戰成名

鉅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鉅鹿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項羽破釜沉舟,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是秦末最重要的轉折之戰。

2、分封張耳,卻埋下禍根

項羽分封張耳為常山王,理信都(邢臺),更名襄國,管理今邢臺市一帶的土地。同時分封趙歇為代王,封陳餘為侯,陳餘惱怒的說:“張耳和我功勞相等,張耳封王,只有我封侯,這是項羽不公平。”於是陳餘發兵進攻襄國,張耳敗走,陳餘迎趙歇回襄國,仍為趙王,陳餘自立為代王,在襄國輔佐趙歇。此後張耳投靠劉邦,韓信背水一戰擊敗趙國,項羽的形勢也越來越危急了。

2、取名襄國,為邢襄正名

項羽因邢臺是趙襄子的封地,便取趙襄子諡號更名信都為襄國,從此邢臺歷史上有了這個使用了五六百年的名字“襄國”,邢臺由此也常被稱作邢襄。

王不過霸、將不過李,他們與邢臺有這樣的淵源。

邢臺~鉅鹿大戰雕塑

二、將不過李

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為什麼他叫李存孝呢,是因為他被唐末晉王李克用收為義子,改名李存孝。李克用義子眾多,李存孝排名第十三,故稱十三太保。李存孝驍勇果敢,每次進攻都為先鋒,未嘗一敗。李克用受命剿黃巢,李存孝擔當先鋒,每戰沒有打不勝的。史書記載,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僕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辟易。

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十三太保李存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第一猛將,武功天下第二的鐵槍王彥章,在李存孝手裡都難走幾個回合,武功天下第三的高思繼被重病在身的李存孝十個回合生擒活捉,可見李存孝武功之恐怖。

1、十三太保破邢州

龍紀元年(889年),李克用出軍攻打孟方立。當時孟方立為邢州留後、昭義節度使,據有邢州(治今河北邢臺)、洺州、磁州三州,也是一個猛將,李克用與之打了好幾年的仗,也不能奪取他的一點土地,但可惜這次對上了李存孝。李存孝連取洺州、磁州,並在琉璃陂大敗邢州軍,活捉主將馬溉、袁奉韜,攻至邢州城下。孟方立窘迫自殺。其從弟孟遷被推為邢州留後。 大順元年(890年),李克用又命李存孝急攻邢州。孟遷只得向晉軍請降。從此,邢州成為李存孝的地盤。

2、邢州節度使~李存孝

大唐景福元年(892年),李存孝、李存信本來就不和,兩個人互相猜忌,自此嫌隙漸生。李存信向李克用進讒言:存孝有二心。 李存孝心中不安,以所佔據的邢州、洺州、磁州歸順唐朝,唐昭宗頒發詔令,任命李存孝為邢州節度使,自此李存孝和李克用決裂。

景福二年(893年)7月李克用出兵討伐李存孝,9月,李存孝夜犯李存信營,李存信軍大亂。李克用親率兵前往,掘溝塹以圍城。李存孝出兵衝擊,晉軍無法築成溝塹。河東牙將袁奉韜派人對李存孝道:“您所畏懼的只是晉王。晉王待溝塹築成,定會留兵圍城自己退去,他手下諸將都不是您的對手,築好溝塹又有什麼用?”李存孝同意,於是任由晉軍築溝塹。溝塹築成後,深溝高壘,無法靠近,李存孝非常被動,在堅守邢州城半年後,城中糧盡。

乾寧元年(894年)3月,李存孝登上邢州城樓,哭著對城下的李克用道:“兒蒙王的大恩,位至將相,難道願棄父子關係而投仇敵?這是由於存信誣陷的緣故。希望能活著見王,說句話就死。”李克用很感傷,派劉氏入城慰諭。劉氏帶李存孝回來,李克用將他押回太原,以車裂處死。

元代戲劇家關漢卿根據李存孝鎮守邢州的這段歷史編寫了著名的元雜劇《哭存孝》(全名:鄧夫人苦痛哭存孝)

3、邢臺有個存孝峰 (孤山)

河北省邢臺市西部一山名存孝堖(存孝峰),又稱孤山,海拔1517米,屹立於群山之巔,《順德府志》記載,此山為五代第一猛將、邢州節度使李存孝瞭敵處。山勢挺拔高峻,屹立於群山之巔,頂峰一分為二,像極勝利者伸出的兩根手指.孤山四周皆為峭壁,無路可攀,令人望峰興嘆。

王不過霸、將不過李,他們與邢臺有這樣的淵源。

邢臺~孤山(又名存孝堖)

王不過霸、將不過李,他們與邢臺有這樣的淵源。
王不過霸、將不過李,他們與邢臺有這樣的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