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陈念头发被剪,河南女童眼睛被塞纸!校园欺凌怎么破


由易烊千玺和周冬雨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让“校园欺凌”成为热点话题。

近日,又曝出河南许昌7岁女孩眼睛被三个小男孩往眼睛里塞碎纸片,一个多月竟然取出几十片!校长却说:七八岁孩子,他们也没啥恶意……

《少年的你》陈念头发被剪,河南女童眼睛被塞纸!校园欺凌怎么破

网友们震惊了,女孩的妈妈心如刀割般的痛。我也认为,3个小男孩的行为,已经远远超过 “开玩笑的”和“恶作剧”的程度,属于“校园欺凌”!

校园,本来应该是一个纯洁美之地,但近几年,频繁曝出“校园欺凌”事件。令我们感到震惊的同时,发现原本校园里也存在威胁、暴力,甚至自杀……就像影片《少年的你》里,因不堪被“校园凌霸”而跳楼自杀的胡小蝶,就像女主角陈念头发被剪、被拍照等等。导致许多人看完电影出来,都很难过,还有人流出眼泪了。

而校园欺凌,又确实存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于高校、中学、甚至小学。此时,也许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正在发生,也许有一个孩子因为被暴力而正在哭泣……

《少年的你》陈念头发被剪,是校园欺凌!而女童眼睛被塞纸,明明是校园欺凌,为何会被当作“开玩笑”?校园欺凌到底该怎么破?

《少年的你》陈念头发被剪,河南女童眼睛被塞纸!校园欺凌怎么破

一、首先,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不是“开玩笑的”和“恶作剧”。

心理专家表示,

所谓校园欺凌,是指在力量失衡的情况下,一种有意图的攻击性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身体攻击、语言攻击、间接的[软暴力]行为,如排挤、污蔑、造谣等。

挪威学者认为欺凌最明显的特点,是一个学生长期且重复地被一个或多个学生进行暴力攻击,主要有下面3个特征:

  • 一是重复,被他人多次故意暴力相向。
  • 二是施暴者有强迫性质,有伤害意图。
  • 三是单个对多个,即被校园欺凌的对象只有一个,而施暴者人多势众。

简单来说,校园欺凌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欺凌者拥有远远高于被欺凌者的某些力量,这些力量包含组织力、体力,甚至自以为是的“管教权力”等等。比如,最近新闻曝出的河南许昌7岁女孩眼睛被三个孩子往眼睛里塞碎纸片的事件,就是明显的“校园欺凌”。

《少年的你》陈念头发被剪,河南女童眼睛被塞纸!校园欺凌怎么破

​二、其次,校园欺凌会产生哪些伤害?

校园欺凌产生的危害波及非常之大,不仅仅是对被欺凌者,有严重的身心创伤,而施暴者也存在着危害,他们因自己的“无知”亲手毁了自己的人生。比如2016年12月,在温州发生的未成年人欺凌案中,宣判了7名少女获得刑期;2107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某名十岁女孩因长期在校遭欺凌,不想再忍受,选择了在家上吊自尽……

1.身上的伤害。

被欺凌者:

被欺凌的学生,身体可能本来就比同龄人差一些,尤其是身体素质差的男孩子容易成为施暴者的对象,而女孩子如果喜欢独来独往,也容易被施暴者盯上。

因此,被凌霸之后,他们往往身体免疫力会直线下降,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感冒、发烧等身体是的病痛。

施暴者:

施暴者,由于个性上的暴烈,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肝火旺。事实上,在身体上也会带来一些病痛。比如会由于心跳的骤然改变,加重血管和心脏负担,久而久之容易患上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少年的你》陈念头发被剪,河南女童眼睛被塞纸!校园欺凌怎么破

2.心理上的伤害。

被欺凌者:

被欺凌者,除了身体上病痛之外,心理上的伤害更加难以预料,严重的或会成为一生的心理阴影和创伤。比如他们不仅内心特别自卑,还会在日后的人际关系中,完全没有安全感,凡事只能自己扛,享受不到珍贵的友情。

因此,他们往往在情绪上喜怒无常、易抑郁、焦虑和自杀;专家称,即使走上社会,这样的孩子,往往也会因抑郁出现自杀的可能,在45岁时是高发年龄。

施暴者:

施暴者,个性上具有一定的侵犯性和攻击性,他们喜欢挑战别人的底线,激化矛盾。在校园内的暴力行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会导致他们走上社会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这样的的孩子,很有可能把自己送进监牢。

《少年的你》陈念头发被剪,河南女童眼睛被塞纸!校园欺凌怎么破

三、当孩子被“校园欺凌”,父母急要了解的四个“反欺凌”方法:

如果孩子正在遭受“校园欺凌”,作为父母,除了担心以外,急需自己先冷静下来,想着要怎么做才能好好安抚孩子?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把被欺凌的伤害尽量减到最小?父母急要了解四个“反欺凌”的方法:

1.要留心观察自己的孩子。

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应该多留心观察自己孩子,一旦发现不对的情况,务必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有的孩子会说:“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的好”、“不想活了。”等等类似的话,千万不要当孩子是说着玩的,一定要及时进行干预和疏导,如有必要,可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2.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许多孩子被“校园欺凌”以后,不太愿意对父母说出真相,他们觉得这是不太光彩的事情,误认为自己之所以被“欺凌”,责任全在自己。

作为父母,此时千万不要责备孩子没有用,让自己担心,以免雪上加霜。

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应该给予自己孩子充分的安全感。比如在孩子想不通时、难受时,首先要接纳孩子的受伤情绪,同时,父母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孩子缓解受伤的情绪,且要给孩子情感上的鼓励和支持,起码让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包容与接纳。

《少年的你》陈念头发被剪,河南女童眼睛被塞纸!校园欺凌怎么破

要留心观察自己的孩子

3.教孩子自我保护措施。

有些父母一旦发生孩子被“校园欺凌”,就火冒三丈,要去帮孩子找回公道,或者帮孩子出头。但是,不得不说,与其以暴制暴加大负面影响,不如多多倾听孩子,以保证孩子的安全为出发点去考虑、去解决问题来得实用和有效。因此,建议父母与孩子共同讨论解决办法,表达出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态度,最大限度听取孩子的看法和建议,再决定怎么妥善地处理。

4.要教孩子自我保护措施,多方求助专业机构。

做好自我保护措施。比如一是带孩子学几套自我防身术,以备急用。二是可以购买或自制一些自卫用心,比如防狼喷雾、辣椒水、风油精等等,以方便孩子在被欺凌时及时脱身。

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这里的专业机构,主要是包括心理机构、学校、警察局等专业机构。把暴行放在阳光之下执行,暴行的阴影就会越缩越小,甚至消失不见。

《少年的你》陈念头发被剪,河南女童眼睛被塞纸!校园欺凌怎么破

教孩子自我保护措施

四、最后,父母如何教导孩子,对校园欺凌说不?

校园欺凌毕竟发生在未成人的身体,他们单纯,他们是一群还不太成熟的人,而仅孩子个人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彻底摆脱的。因此,帮助孩子对校园欺凌说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家庭、学校和相关法制三个方面的介入。

1.父母给孩子爱的支撑。

父母在孩子的青春期不缺席很重要。青春期的孩子,学业压力大,父母应该对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关注,不能像陈念的父母那样,父亲缺席,母亲四处流浪不作为。更不能像小北的父母一样,为了去寻找自己的幸福而抛弃孩子。

同时,父母也不要对孩子家暴或是冷暴力。比如罗婷的父亲,酗酒,还动来动就对女儿拳打脚踢。还有魏莱的爸爸冷暴力,因为女儿复读,他可能做到一年不理女儿,而他的妈妈十分“势利眼”,自持家庭富裕有势力,看不起别人。以至于女儿沦为“校园欺凌”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一个丢了性命,一个对所有的异性都怀有敌意。

因此,父母应该是给孩子正确的三观,并以身作;同时在生活中,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与爱;充分包容孩子,使家庭的氛围和谐、快乐。

《少年的你》陈念头发被剪,河南女童眼睛被塞纸!校园欺凌怎么破

父母给孩子爱的支撑

2.老师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他人。

学生未必听父母的话,但有时听老师的话。而学生自从走进校园,与老师打交道的时间要多过父母。

因此,老师责任重大,除了教会孩子书面知识,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引导孩子。比如可以教会学生怎么正确融入集体生活,如何面对同学之间的冲突,以及怎么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甚至在发泄自己情绪时不伤害他们,并学会理解、接纳他人等等。

《少年的你》陈念头发被剪,河南女童眼睛被塞纸!校园欺凌怎么破

合肥:对校园暴力说“不”

3.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制度,做好法律上的保障。

校园欺凌之所以难以消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虽然一直存在于校园内,却难以定义这些同学间的“欺凌”行为。它经常被模糊化,误以为是孩子们不懂事,经常被误以为调解成功,或者不了了之,一般不会被追究责任。

事实上,“校园欺凌”就是从肢体或言语的攻击对方开始的。比如从嘲笑、讥讽开始,发展成排挤、孤立,最后是对身体出手攻击,甚至拳打脚踢、拍照羞辱等。

为此,各国和地区纷纷出台“反欺凌”对策、法规。比如法国就在2001年就利用科学手段开启“反欺凌”行动,他们通过软件来监测“校园欺凌”,其细致到校园内丢一块石头的暴力倾向行为都统计在内。而我国在2016年11月也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就像易烊千玺最后在影片中所描述的那样——相关部门目前已经修订了制度,用以制止“校园欺凌”的发生。这正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少年的你》陈念头发被剪,河南女童眼睛被塞纸!校园欺凌怎么破

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制度,做好法律上的保障。

五、总结

近些年,“校园欺凌”校事件时有曝出。

《少年的你》这部影片很直接地展示了欺凌的原因、过程和后果,并用尽可能将故事以写实的影像传递给了我们,让我们进行反思。

同时,“校园欺凌”的发生,毋庸置疑,不论是对被欺凌者,还是施暴者,都分别有不同程度的身心创伤和损失。“反欺凌”最根本的办法是不仅要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上入手,如有必要,父母要带着孩子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最后还需要相关法律和法规的介入,这样一来,才会从本源上帮助每一个本来应该勇敢和善良的孩子。


我是 ,育儿问题达人,健康领域创作者,多平台育儿领域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转发、留言,11专栏也好便宜,欢迎订阅《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