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家底”交出“明白賬”嘉魚縣清理新增村集體收入750萬元

摸清“家底”交出“明白賬” 嘉魚縣“三資”清理新增村集體收入750萬元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陳會君通訊員龍鈺周劉

30畝土地租10年,只給2000元;明明是50畝土地,合同上寫的則是20畝;租下村裡土地後,又高價轉賣他人做房子……

去年以來,嘉魚縣緊盯集體資源、資產、資金(簡稱“三資”)這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開展“三資”合同清理。“口袋合同”“嘴巴合同”“無期合同”等全部被清理。

截至目前,該縣“清零”了空殼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增至77個,10萬元以上的村增至45個,新增村級集體經濟收入750萬元。

依法依規是保障——

清理政策依據送到黨員幹部手中

“這是在別人口袋裡掏錢的事,搞得下來嗎?”接到“三資”清理任務,該縣簰洲灣鎮東嶺村黨總支書記薛興湖心裡直打鼓。

東嶺村曾是“後進村”,村裡矛盾多、上訪不斷。原本在東莞管理一家企業的薛興湖,去年年底“臨危受命”被選為村黨總支書記。

按照縣裡《集體“三資”合同清理工作方案》,他對村組集體土地、林地、灘塗、水面等資源的發包情況進行全面摸底。審核合同內容、期限等,諸多問題浮出水面。

李某是蔬菜種植大戶,租用村裡500畝土地,租期從2006年到2031年。李家兄弟多,在村裡“勢力”大,兄弟中還有村黨總支原書記。第一次交鋒,薛興湖吃了“閉門羹”,李家很強勢,明確表示不會補交租金。

薛興湖多次上門後,對方態度有所緩和,表示只能稍微補一點,“意思一下,算是支持你的工作。”

縣裡編印了《農村集體“三資”合同清理政策彙編》,縣委組織部牽頭,聯合紀委、公安、農業農村等相關職能部門組建工作專班。有了政策依據和專班支持,薛興湖把李家兄弟一次次請到縣法院、縣農業農村局交流,講政策、說法律。最後,李家在規定時間內,按照新規定,補交了39萬元租金。

群眾參與是根本——

合同全被“曬”了出來

“三資”合同清理,會不會是一陣風?拖一拖、等一等,沒準就過去了?

起初,很多人對這事持觀望態度。

沒想到,簰洲灣鎮花口村,將村裡蒐集整理的合同全“曬”出來了。

村裡有一片1200畝的地,被300多戶集體承包,合同2016年到期後,大家既沒交錢,也沒有交地。村黨總支書記王永奇每天早出晚歸,從300戶中的老黨員、老村幹部家入手,動員大家清理“三資”。

縣裡規定,要依託支部主題黨日,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即村黨組織提議、村“兩委”會議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制度,將“三資”合同清理作為民主議事的重要議程。

花口村黨總支牽頭,請黨員群眾一起商議,每畝地究竟租多少錢合適。最後大家達成共識,本村村民每畝地150元一年,外地來的租戶200元一年。大家心悅誠服,300戶農戶按期補交了租金。

潘家灣鎮肖家洲村村委會主任蔡建紅說,通過群眾參與,原來一些不真實的面積全部被“揪出來”了,村裡又請第三方機構進行實測。還有一些被侵佔的荒地,也是通過群眾舉報,讓村裡掌握了情況。

該縣縣委組織部負責人說,支部“搭臺”,群眾“唱戲”,實踐證明,越是群眾參與度高的村,“三資”合同清理的效果越好。

穩妥穩定是前提——

不搞全盤否定和推倒重來

孫、李二人租了村裡的土地建廠房,又改變土地用途,賣給農戶做房子。這樣的情況如何處理?

縣委組織部負責人認為,“三資”清理公正是關鍵,穩定是前提,必須尊重歷史、尊重事實,不搞全盤否定、推倒重來,充分保障當事人的權益。

花口村黨總支協商,農民建房已成既定事實。但依據《湖北省農村集體經濟承包合同管理條例》,村委會應當對孫、李擅自出售宅基地非法收入13.4萬元予以追回。協商未果,村委會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孫、李二人被刑事拘留。後經調解,他們將非法所得退給了村委會。

“三資”清理,讓有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呈幾何級增長。以簰洲灣鎮為例,3個多月完成14個村的清理,村集體經濟從去年82萬元,增加到337萬元。

村裡有錢了,也好辦事了。東嶺村修理維護機耕泵站、建老年人活動中心,連續3個月實現零上訪。村民胡名海說:“動了少數人的奶酪,維護了大多數人的利益,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花口村老村幹部王重全感嘆:“沒錢的村幹部不好當。這項工作抓成了,村裡更有服務能力,說話有人聽,辦事有人應。”

該縣縣委書記胡春雷表示,將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搶抓全面從嚴治黨、掃黑除惡有利時機,持續做好“三資”清理工作,對非法侵佔集體資源、違規違紀發包合同、長期拖欠承包費等行為予以堅決打擊,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引領力,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