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資:明白兩種收益,具備三種思維,想虧錢都難

基金投資:明白兩種收益,具備三種思維,想虧錢都難

題圖 / 草原天路

作者 / 一石二鳥

標籤 / 投教

很多人都希望我能“授之以漁”,今天就講方法。但今天說的不是擇基的方法,是基金投資思維的方法。擇基的方法下次再說。

投資基金,首先你要搞清楚公募基金的本質是什麼。我天天跟大家交流,發現很多人並不是真正明白,包括賺了錢的一些人。很多人仍然是把基金當成借貸還本付息的那種模式去理解、思維。按這種思維模式去做基金投資,你會很痛苦的。

在這裡我跟大家再強調一下:公募基金一不保本二不保收益。其收益屬性有以下兩個特徵。

第一,公募基金是相對收益。這個相對收益是相對於“絕對收益”而言的,說通俗一點就是“不保本”。你投資公募基金一段時間之後產生了浮虧,這都是很正常的事,不用大驚小怪。相對收益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基金的評價標準。評判一個基金的好壞,並不完全是看賺錢的多少。你的基金如果大幅跑贏了他的業績比較基準,即使沒有賺到錢(像2018年),這也是一個好基金,你不要去責怪基金經理。

第二,公募基金是非線性收益。“非線性”這三個字大家可能不太好理解,下面這張圖你一看就能明白。

基金投資:明白兩種收益,具備三種思維,想虧錢都難

同樣從A到B,有兩種路徑,一個是直線,一個是曲線,最終的結果(也就是收益)是一樣的。直線的話,是線性收益,借貸的還本付息就是這種收益。曲線就是“非線性收益”,過程非常複雜,且沒有規律可循。

我們拿年化5%,三年15%(不計複利)來舉例。第一年5%,第二年5%,第三年5%,這是線性收益。第一年-8%,第二年6%,第三年17%,同樣也是15%,但這個是非線性收益。

大家都很喜歡直線,本金有保障,收益可預測,不大喜歡曲線。但我必須要和大家說清楚:所有的公募基金都是曲線(非線性)。拿偏股型基金來說,你進去之後,短期是沒有規律可循的,浮虧是很正常的事。但長期從A點到B點,這是有規律的,而且是很明確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就是過程不一樣而已。

可能有人會問我:A到B,你憑什麼確定長期是向上而不是向下?這個,你要看明白市場的本質。長期的話,是經濟增長帶來的企業盈利增加,這是官話。我今天講白話的版本。拿股市來說,融資是很重要的一個職能,只有參與者都有盈利,這個遊戲才能玩得下去。所以你看全世界的股市,指數長期都是向上的。如果股市長期向下,越玩越虧的話,早就關門了。再說主動型基金,如果淨值越玩越低的話,這樣的基金經理早就被開了。所以後面我要說的,我給你們選出來的基金,你長期拿就行了。

所以,你要深刻的認識公募這兩種收益屬性。正因為這兩種收益的屬性,你想要賺到錢的話,必須具備三種思維。

第一個是長線思維。這是由公募基金的非線性收益決定的。短期你要想賺到錢,一是看你的運氣,二是看你的水平,沒有任何人會給你打這個包票。但長期的話,只要你找的基金不是太差,盈利的概率是很高的,而且並不需要你有多高的水平。

有人說,我已經拿了一兩年了,怎麼還沒賺到錢呢?你沒賺到錢,正是因為你拿的時間還不夠長。多久才能算長期呢?東方紅的觀點我比較贊成:投資是一輩子的事。股市的一個週期有高點也有低谷,一般要經過高點之後才能有比較理想的收益。所以至少要經過一個週期才能算長期。量化到具體時間的話,我認為不能低於三年。

上週有一個女孩找我,來感謝我。她100多萬本金,17年進去的,拿的是東方紅和價值五劍,兩年多基本沒怎麼管它。上週看了一下,東方紅50多個點的收益了,高興的不得了。她啥都沒幹啊,啥心都沒操,白賺幾十萬,當然高興了。我問她:東方紅18年的情況你知道吧?她說:看了幾次,後來天天跌就懶得看了,反正你選的基金我放心。我說:你牛,該你賺錢!

18年跌了一年,各類優質基金我都建議大家堅持持有,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到現在大家應該能理解了吧。18年的回撤不小,那些基金拿到現在不還是照樣賺錢了。18年你跑了,控制了回撤,那是你的本事。你沒跑,能長期持有的,這也沒啥大不了的。偏股型基金回撤一、二十個點,這都是很正常的事嘛,我見的多了。這點浮虧,能拿到牛市,回本可能也就是幾天的事,我心裡有數。好基金都不用等到牛市,像價值五劍,現在不到3000點,把18年3450時的淨值高點都已虐了三、四遍了。

可能有人會問:明明知道要跌,幹嘛不跑呢?你這都是拿後視鏡在看,預測短期市場的走勢,我沒這本事。再說白一點,有這本事的人他沒必要去給你辛苦碼字。

第二個是逆向思維。逆向思維就是“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長期持有不需要擇時,但並不意味著在任何時間點都可以隨意買入。你在5000點、6000點時買的基金,即使你找到了非常牛的基金經理,但你付出的時間成本也太高了。

高點時逆市賣出,這個比較難,不一定能做得到。

但低點時逆市佈局,這一點並不難,大部分人都要做到。買基金說簡單其實也簡單:跌的時候買,越跌越買,沒人要的時候買,不要搞反了。你不一定能買到最低點,但起碼不會犯大錯誤。所以我很欣賞東方紅的觀點:不需要預測市場,只需要逆市佈局。在我們星球裡面,大家都是越跌越買,漲的時候想追的全被我按住了,不準買。

逆向思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主流的一致性”保持警惕。這幾年,我發的文章如果在基金吧上罵聲一片,我相對會比較踏實一點。如果好評如潮,吹捧上天,我則相當警惕,會重新審視決策是否有失誤。請大家記住一點:賺錢的總歸是少數人,投資永遠是一場孤獨的修行。

第三個是概率論思維。如果你理解“概率”這個詞的含義,概率論思維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現在留言問我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這樣的問題:某某基金現在能買嗎?說句實話,這樣的問題我很頭疼,沒法回答。

某某基金能不能買,這個是需要用概率論思維去決策的。先要定好你的投資時間,比如3年。現在這個點位,你買了之後三年的盈利的概率如果高於60%,那就可以幹。我們回過頭來看18年上證2500多點那個時候,買入後持有三年,盈利的概率是不是很高呢,當時為啥不幹呢?

你買入和賣出的依據,就是你這個決策的勝率。你需要評估一下這個概率,如果這個勝率高於你的心理設定值(如70%),那你果斷下手,不要瞻前顧後。而且這個勝率也不需要100%,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人,只要高於60%就可以幹了。

很多人都熱衷於擇時和波段,認為只有那樣才能賺到錢。說實話,我對這個興趣不大,那都是一點小錢。短線是銀,長線才是金。天天進進出出,這是賺不了大錢的。前面說的那個女孩,人家那才是賺大錢的人。別看專業上她啥都不會,但她身上具備成功投資者的一切要素。

我平時根本就不看盤,大部分時間大都是用在基金研究上面。主動型基金花了近2%的管理費、託管費,還天天去盯盤、操心,我有毛病啊。價值五劍我搞了三年多了,就是擇基,不做任何擇時。現在才2900點,仍有超過10%的年化收益。而且後面我很有信心,震盪幾下又是新高。

所以,真正明白兩種收益,具備這三種思維的人,你想虧錢都難。當然,前提是要找到好基金。不明白的人,純粹就是活受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