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亂象的迷霧,看到了一群不甘寂寞的靈魂

撥開亂象的迷霧,看到了一群不甘寂寞的靈魂

撥開亂象的迷霧,看到了一群不甘寂寞的靈魂

張小笨

沒有接觸今日頭條之前我一直是一個很安靜的人,默默地讀書,寫作上班兒。生活的軌跡特單調,兩點一線。工作力求不出錯誤,不挨罰款,有了業績可以多拿工資。寫文章做到隨心所欲,沒有特定沒有目標,靈感來了抓住不放,沒有靈感,只好靜靜的看書。文章寫好了,修改一下,按照文章的特點找相對的報紙雜誌去投稿。入了編輯法眼的,變成鉛字換些散碎銀兩。編輯看不上的就變成泥牛入海從此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從來不去關心所謂的文壇詩壇,因為我覺得我就是個俗人,離所謂的文壇和詩壇有十萬八千里之遙。

因為我所寫的東西,無非就是一點兒心裡想說的話,對生活的一點感悟而已。還有就是那四平八穩的無病呻吟的所謂格律詩詞。至今不懂什麼叫詩,因為我不是詩人,我也沒見過真正的詩人長成什麼樣子。要說真正的作家,我所真正見過的就只有一位,那就是我們徐州老鄉,臺灣著名作家張曉風女士。不過那也是十幾年以前的事了。雖然我們省裡市裡也有好多自稱是作家的人,比如說丁可,胡弦,大衛,周梅森,陳廣德,陳恆禮等。但是我從來沒有把他們當作什麼作家,詩人,也沒聽他們自己說,我就是作家,我就是詩人。有的就是偶爾碰面兒,可以坐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兒的老鄉而已。

撥開亂象的迷霧,看到了一群不甘寂寞的靈魂

然而當我走進今日頭條的時候,忽然發現,我是一個多麼孤陋寡聞的人。有這麼多的名人大家卻從來都沒聽說過。有什麼中國詩王,某某詩人。詩詞學者,某某社社員,各路大神你方唱罷我登場,上躥下跳,好不熱鬧。被罵的最多的就是那個湖北鍾祥的餘秀華。餘秀華的作品我讀過一些。平心而論,有些東西她寫的確實不錯,有深意有韻味兒,不失為好作品。但是有些東西就不敢恭維了。也許正所謂人無完人吧,你不可能去苛求一個作家,她所寫出的東西篇篇都是精品,但是也不能說找著一點傷口就使勁的撕,把它撕的鮮血淋漓。這樣總感覺有些不厚道。

還有的在隔空叫陣,聲稱要挑戰全國所有的詩人。我想對於這一點我是沒有應戰資格的,因為我連詩人都不是。對於這樣的高手我只能說看看而已,因為他們高不可攀。像我這等一介平民二等百姓,拎起來扔在人堆兒裡,半天都扒了不出來的主兒。只能對高手們敬而遠之了。至於什麼中國詩王,詩詞學者等等高手大家們,更是望而卻步。只好窩著尾巴蹲在自己的小屋裡,埋頭讀書,屁都不敢放一個的,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某位高手,一套八卦蓮花掌把我拍在牆上當相片兒,那就太不值得了。因為我還想好好的多活幾年。

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很多事情都是沒必要的。或者有時可以說是自討苦吃,自尋煩惱。相互的對罵傷害的是雙方,樂的是吃瓜群眾。看今日頭條上連篇累牘的所謂叫罵文章,我相信當今沒有任何一家紙刋紙媒願意刊登發表,只能是自娛自樂而已。

撥開亂象的迷霧,看到了一群不甘寂寞的靈魂

其實如果你撥開這些亂象的迷霧之後,看到的只是一群不甘寂寞的靈魂在那獨舞,之所以不安分是因為有自我的卑微和羨慕嫉妒恨,有自我感覺懷才不遇,希望一炮而紅,有的是因為太過於孤獨和寂寞。想尋求心靈上的刺激和精神上的慰籍,用虛無的快感來安慰一下寂寞的心。我一直記得國防大學的教授金一南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中國有90%的人都感覺自己是懷才不遇,而真實的情況恰恰與之相反,正是這90%的自我感覺良好的人確實無才可遇″。

其實這話說起來跟談戀愛是差不多的。

即使你對一個女孩兒說一千句我愛你,不如送一朵玫瑰花,或許能打動她的心,無論如何,至少是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即使你送她999朵玫瑰,不如在她孤獨無助的時候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句安慰。即使你給她1000次的擁抱,不如給她一個溫暖的,幸福的,能夠遮風擋雨的家來的實惠。

做人也是這樣,如果你想讓你的靈魂變得高貴讓人尊重。與其在網上喋喋不休,誇誇其談地向世人表白自己,不如靜下心來安心讀書,寫出一篇拿得起放得下的東西。這樣大家才會對你刮目相看。那種經不住責難一點就炸,是典型的弱者心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貴是高貴者的墓誌銘。

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歲月打鑿的靈魂,才能一步一步走向高貴。而用一種堅硬而虛假的軀殼而把靈魂囚禁起來的人。終歸是虛假和淺薄的。

撥開亂象的迷霧,看到了一群不甘寂寞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