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的來說,韓國有什麼地方超越了日本和中國?

韓國能有如今的國際地位,的確是有幾把刷子的。

人家的長處,我們要承認、要學習、要奮起直追,

否則我們和某些愚蠢自大的韓國人有什麼區別呢?

這個問題下面大多是耍嘴皮子、調侃、諷刺韓國,

抖機靈可以,但人家的長處,該承認的要去承認,

想要成為未來的第一名,就得盯著現在的第一名。

目前韓國領先中國和日本最重要的一塊是消費電子領域。

日本整體開始潰敗,但很多局部技術還是最領先的。

中國整體開始追上,但很多高端技術還沒有掌握。

只有韓國,實現了縱向一體化,全產業鏈通吃。

客觀的來說,韓國有什麼地方超越了日本和中國?

拿大家喜聞樂見的手機領域來看,

三星一家的利潤就相當於華為、OPPO和小米之和。

這還是三星在遭遇各種負面事件、老闆身陷囹圄下做到的。

三星在手機領域內的統治力來源於他的全產業鏈通吃。

蘋果手機有N個零部件,來源於成百上千個廠商。

而三星手機的零部件,卻幾乎都來自三星自家的工廠。

蘋果手機和三星手機明明是競爭對手,

但蘋果手機的處理器仍然有一半來自三星

因為全世界只有三星和臺積電可以生產滿足蘋果要求的處理器。

中國大陸目前還沒有徹底掌握28納米制程芯片製造技術,

但韓國已經量產10納米制程芯片,明年將要量產7納米制程芯片。

華為、小米、藍廠、綠廠的處理器生產,不是靠臺灣就是靠韓國。

客觀的來說,韓國有什麼地方超越了日本和中國?

三星NOTE7炸機事件後,很多人都以為三星會因此利潤大減,

沒想到三星的利潤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還增加不少。

因為三星是NAND市場的霸主,三星用NAND漲價彌補了手機的損失。

去年固態硬盤、內存條、優盤甚至閃存卡在內的幾乎全部閃存產品都漲價了

這股漲價潮,就是三星帶動起來的,因為全世界只有韓國的三星、海力士,

美國的美光、日本的東芝四家主要供應商,其中韓國的兩家最大。

2013年,韓國海力士在無錫的晶圓工廠爆炸後,全球存儲芯片價格暴漲25%

去年,蘋果推出了蘋果X手機,價格將近萬元,消費者大多覺得太貴了。

但實際上,蘋果公司自己卻說,蘋果X的利潤率比同期的蘋果8低很多。

因為手機零部件裡成本最大的一塊就是屏幕,而屏幕又是韓國的領先之處。

韓國在面板上的領先,讓中國吃了多年的虧,直到現在。

當年長虹等一批中國彩電企業,在CRT電視領域,好不容易站穩了腳跟。

韓國的LCD電視,不僅打垮了中國的CRT電視,還打垮了日本的等離子電視。

客觀的來說,韓國有什麼地方超越了日本和中國?

於是,中國電視企業多年來只能高價購買韓國的LCD面板。

中國政府不得不斥巨資支持京東方等國產面板企業研發LCD面板技術。

但是,韓國企業一直讓追趕的中國企業很難受。

當中國企業投入巨資,剛剛研製出一代面板時,

韓國企業迅速把一代面板瘋狂打折甩賣,

讓中國企業無利可圖,不能收回投資。

韓國企業可以通過高價賣新一代面板來盈利,

但中國企業沒有收回投資,很難繼續研發新一代面板。

幸虧中國政府十幾年來一直投入巨資給從未盈利的京東方,

這才讓中國的面板企業存活至今,並逐步追趕上來。

但是,這場戰役遠遠沒有結束。

如今中國面板企業已經掌握了高世代LCD面板技術,

但韓國已經開發出更先進的OLED面板技術。

iPhone X所使用的AMOLED屏幕全部由三星提供,

三星以每塊150~160美元的高價賣給了蘋果,

目前只有三星的AMOLED屏幕能夠達到蘋果要求,

無奈之下蘋果公司都不得不只能壓低自己的利潤。

客觀的來說,韓國有什麼地方超越了日本和中國?

如今,OLED面板技術幾乎是韓國的天下。

小尺寸的OLED屏幕是三星的天下,

大尺寸的OLED屏幕是LG的天下。

綜上所述,韓國在芯片、閃存、屏幕這三大領域內都領先,

使得韓國在整個消費電子領域內都佔盡優勢,

我國的消費電子工業還有很多差距要彌補,

一定要認清形勢、奮起直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