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獎勵對孩子到底是好是壞?會不會打消學習的積極性或者最原始的目的性,算是教育的失敗嗎?

Model控


獎勵孩子,是可以的,適當為主,看你獎勵的是什麼?如節假日帶孩子旅遊,如果,小學生都獎手機的話就不對了。當然,各人看法不同,但作為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好。


落葉的聲音


物質獎勵,對於成人來說,是必要的。一定的物質獎勵,既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還能夠激發我們更大的潛力和幹勁。

但過多的給予孩子物質獎勵,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大的危害。

現在很多家長習慣對孩子進行獎勵,而這種獎勵,一般的都是以物質獎勵為準,其實對於孩子來講,他考得好,他自己內心覺得滿足驕傲,父母趁機精神上表揚肯定他,就是對他最大的嘉獎。

如果家長每一次都是以物質獎勵來激發孩子,這樣只會誤導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讓他習慣將學習動機變為追求外在的物質獎勵,而不是出於對學習的熱愛與興趣,不是源於內在的學習驅動力。

家長從小就要告訴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就要盡力做好,家長實在要獎勵孩子,可以跟孩子這樣說,爸爸媽媽給你買玩具買好吃的,不單單是為了要獎勵你,更是因為我愛你,即使你考得不理想,我們還是一樣的愛你。

孩子因為父母這般無條件的愛著,支持和信任著,才能夠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學習,為自己而努力!



吾愛新琪


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是有好處的。在教育心理學上,物質獎勵是一種外部學習動機的激發方式,即通過給學生個體施加積極物質刺激,來達到增加某種良好行為反應的目的。


物質獎勵有激勵作用。小孩取得好成績,家長給予物質獎勵應該是很平常的事,這給小孩傳遞了一種肯定評價信息,是可以促進小孩積極學習的。

物質獎勵形式有很多種。可以給小孩買一個適用的學生揹包,也可以是一次外出旅遊活動,這些活動必須是家庭經濟許可的。某地小學期末給優秀生每人獎勵一塊豬肉,小孩子從中感受到自己努力可以給家人帶來快樂,這就能激發小孩未來更加努力地學習。

然而,過度依靠物質獎勵結果會適得其反。單靠物質獎勵,或物質獎勵過於頻繁,會使小孩迷失學習目標,不利於小孩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例如,每次考試前都向小孩許諾,考好了就獎勵多少錢;或獎勵的物品太貴重。由於開始的物質獎勵過於強刺激,後來稍弱刺激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產生相反的效果。

與精神鼓勵相結合是教育小孩的長遠之計。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激勵效果會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持久。

精神獎勵包括表揚、肯定評價、設置明確的學習目標等方式。小孩表現好,給予表揚;小孩表現不好,批評不好的方面,肯定好的方面。

總之,適當的物質獎勵是可以激發小孩內在動力的,是不會打消小孩學習的積極性的,但使用方式及頻率要適度,不能單靠物質獎勵,應與精神鼓勵相結合,使孩子從內心深處真正愛上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