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了解信用卡,那你知道這些誤區嗎?

相信大家平時上班的時候經常會在辦公樓的大廳看見某某銀行的人坐在那銷售信用卡,甚至在職場也能遇到這些銀行的工作人員。回家以後刷會手機,朋友圈微博也到處都是這些銀行的信用卡廣告。在即將步入信用社會的現在,年輕人普遍都有信用卡,可是拿著信用卡肆意消費的你真的瞭解信用卡嗎?

自以為了解信用卡,那你知道這些誤區嗎?

  • 信用卡並不是額度越高越好

我之前的一個同事,同時有三張信用卡,然後申請了第四張。我問他為什麼還要申請,他給我的回答是之前那些卡的額度太低了,想要一個額度高的。其實信用卡的消費特點相信大家再瞭解不過了,無非就是一種對於資金的前置使用:也就是下個月的錢這個月花。

對於理性消費的人群來說,信用卡的額度確實越高越好;但是對於消費慾旺盛,甚至消費習慣不良的人來說信用卡的額度並不適合過高。因為信用卡消費並不是銀行送你錢,而是提前消費你並不存在的資金。一旦因為額度過高導致負債過大,還不起,面臨的不僅是徵信受損,還有可能會坐牢。

自以為了解信用卡,那你知道這些誤區嗎?

  • 要交年費並非不好

大部分的信用卡都是有年費的,比較常見的是每年1~2千這個區間的。很多人會因為某種信用卡有年費就不去申請,轉而申請沒有年費的那些卡片。其實年費並不可怕,申請信用卡的時候更應該評估卡片本身能帶來的福利。比如一些聯動了商場或飯店,加油站等做出來的卡片,到特定的消費場景消費的時候能帶來很大的優惠力度。而同時消費所帶來的積分又能抵消年費,這種情況下哪怕需要年費,但我們已經在消費過程中把年費填上了,一舉兩得。

  • 我的信用卡有密碼保護,很安全

其實這一點,也恰好是信用卡不如銀行卡安全的原因之一。許多銀行為了刺激用戶開卡對於宣傳和用戶教育並不到位。常見的信用卡消費是簽名和輸入密碼同步進行的,一旦這兩個步驟都走了無論是否本人消費都不屬於銀行的責任,因為開卡的時候簽署的章程裡有一條“任何使用密碼的交易均視為得到持卡人授權”,也就是說知道你的密碼就能盜刷,就算你不服那也不是銀行的責任,是你自己的。這裡並非表示有密碼不好,而是指要注意保護好密碼不要隨便洩露!

自以為了解信用卡,那你知道這些誤區嗎?

除了這種常見的消費模式,還有一種是網絡交易中使用信用卡的交易場景。這種會更可怕,因為網絡交易中只需要使用卡號,有效期和CVV2碼(末三碼)即可上網刷卡。畢竟網絡交易也沒法簽字嘛。而CVV2碼也就是末三碼指的是信用卡背面的七位數字當中的後三位,比如1234567,那麼CVV2碼就是567。所以我建議所有使用信用卡的人都要注意遮掩CVV2碼,以防止收銀員記錄完整卡號和有效期以後拿到CVV2碼可以進行惡意販賣或盜刷。

總結:提前消費是挺爽的,但是還起錢來可謂是痛不欲生。建議已經辦理信用卡的各位保持理性的消費行為,日常的使用中要注意保護信息安全,不要輕易透露密碼和CVV2碼,防止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