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八國聯軍侵華你們知道那八個國家嗎?作為中國人應不應該忘記這幾個國家?

微風書房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中華五千年曆史上首次出現大規模的帝國主義列強聯手出兵犯華的戰爭,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極為嚴重地掏空了中國的財力,打垮了中國的國力,自此徹底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已經到了滅國的邊緣。

把中國拖入危險境地的罪魁禍首就是當時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八個帝國主義強盜,分別是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大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奧匈帝國。


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前,也曾有過列強侵略行為,如中英鴉片戰爭、第二次中、英法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這都是單個國家單方面的侵略行徑,而像八個國家聯合舉兵發動對華戰爭,尚屬首次,也是最為惡劣。


那麼這一次清朝到底做了什麼令列強如此憤怒竟然要聯合犯華呢?其直接因素就是義和團行動威脅到了帝國列強在華的利益。起初義和團以“扶清滅洋”為口號,處處跟列強在華的機構辦事處作對,如燒教堂、毀鐵路、拆電線,擾得洋人不得安生。

洋人實在受不住了,才於1900年5月28日正式決定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聯軍強大的軍勢令清軍抵抗沒多久就節節敗退,義和團也是一樣,大刀長矛絲毫幹不過洋人的洋槍火炮。


最終於1901年9月7日,和碩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和文華殿大學士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代表清朝與帝國主義列強簽訂《辛丑條約》為止,侵華戰爭才算徹底結束。結果就是中國清朝政府徹底成了洋人的傀儡,既賠錢又讓利。


中國對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失利,令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大打折扣,在清朝末期還未受到列強染指的時候,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也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國家,什麼大英帝國、美利堅都不是中國的菜。


因此,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就是中華民族史上最大的恥辱,是這八個國家給了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我們決不能忘記這些國家在中國犯下的大罪,而想要不被欺負只有壯大自己。

現如今,中國根據自己的努力發展起來了,甚至比當年侵略中國的那些國家更強大,帶頭鬧事的日不落帝國已經落了,英國國內鬧分裂,混成了二流國家;奧匈帝國也分裂成兩個國家。現在除了美國之外,中國已經超過其他任何國家。


而我們的態度就是不忘歷史,展望未來。跟他們合作,利用他們來最大化的發展自己,屆時永遠不會有國家再來欺負我們。


襄遇阿雨


八國聯軍是哪八國呢?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就是在1900年5月28日由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和奧匈帝國等主要八個國家對清朝發動的侵略戰爭。



其中英國出兵戰艦8艘、海軍陸戰隊2020人和陸軍10000人,但英國的軍隊除了戰艦和海軍是英國人組成的,其餘海軍陸戰隊是全澳大利亞人組成,陸軍大部分是印度人和華人組成。美國出兵戰艦2艘、海軍陸戰隊295人和陸軍3125人。法國出兵戰艦5艘、海軍陸戰隊390人和陸軍3130人。德國出兵戰艦五艘、海軍陸戰隊600人和陸軍300人。俄國出兵戰艦10艘、海軍陸戰隊750人和陸軍12400人。日本出兵戰艦20艘、海軍陸戰隊540人和陸軍20300人。意大利出兵戰艦2艘、海軍陸戰隊80人和陸軍5人。奧匈帝國出兵戰艦4艘、海軍陸戰隊294人和陸軍100人。所以八國聯軍侵華總兵力戰艦56艘、海軍陸戰隊4970人和陸軍49360人。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原因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看到很多人的回答都是說八國侵華本可避免,而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慈禧和她的清政府,及義和團的不自量力,是他們的行為觸怒了八國,所以才發生了後面的八國聯軍聯手攻破北京城,併火燒園明園的事情。那麼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我可以很明確的回答不是。1900年義和團運動只是八國想要發動戰爭的藉口,實際上在當時各國早就對此時內憂外患的清朝虎視眈眈了。自1895年清朝被彈丸小國日本打敗後,並屈辱的簽訂了《馬關條約》後,各國早就開始對清朝進行了一步又一步的侵略動作。比如在1897年先是德國佔領膠州灣和今青島,後俄國佔領旅順,英國和法國分別佔領威海和廣州灣。而對於次清政府雖然對此無動於衷,但民間的百姓們卻早已對列強的強盜行為恨之入骨。



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以“扶清滅洋”為自任的義和團就誕生了。可以說就是因為各國在中國四處攻城略地才最終促成了義和團的誕生。而義和團之所以會對那些傳教士出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教會強佔中國百姓的土地。但是列強明知是如此,卻是充耳不聞,而是直接欲拿中國百姓問罪,對於那些他們國家的人的犯法行為卻是問都不問。

在列強的眼裡,其實那些傳教士的性命並不重要。只是恰好那些傳教士的死給了列強可以勒索清政府獲取更大利益的藉口,所以不到數日,英法德意日等國就開始串通一氣,接連照會清政府要求取締義和團,而到了1900年4月6日英美法德等國更是直接威脅清政府,如果二個月內不剿滅義和團,則各國會直接派兵進入直隸和山東兩省幫助清政府平定叛亂。你說就這樣的請求清政府能夠同意嗎?這要是清政府同意那不就是等於是引狼入室嗎?



此時的清政府顯然無法在2個月的時間內剿滅義和團。列強於是並乘機要求需要派兵入京保護使館,清政府無奈只得同意,但只同意每個使館只能派出二十到三十人進京,不過最終列強卻有足足四百多人入京,同時陸續還有三百多人進京,在天津大沽口更是有24艘戰艦,2000餘人整裝待發。可以說從列強照會清政府到要派兵保護北京使館安全這整件事就是一個陰謀,列強早就有對清政府動手的意思,只不過此時的列強還沒沒有準備好,於是就以此來麻痺清政府。



而事實上就是如此,等主要的八個國家整裝完畢後,又陸續得到各國政府的同意後。英法德意日美奧俄等八國就開始對清政府不宣而戰,先是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所率領的2000餘名聯軍意圖直接乘坐火車從天津攻入北京,但此計劃被董福祥、聶士成等人阻止,聯軍死傷300餘人,西摩爾狼狽逃回天津。於此同時,在大沽口的二十餘艘戰艦和2000餘名聯軍也開始對大沽口炮臺的進攻,最終在被擊沉6艘戰艦和傷亡200餘人的代價下,聯軍得以佔領大沽口。

而就在八國不宣而戰之時,清政府內部的主戰派也終於佔據了上風,慈禧和滿清以光緒的名義開始對各國宣戰。但是需注意的是在清朝對外的宣戰詔書中並沒有明確的說出對何國宣戰,也沒有將宣戰詔書交於任何國家的公使手中,可以說這份宣戰書毫無作用,其作用更像是全國動員令一般。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結果

當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的那一刻,光緒和慈禧就倉皇的逃出了北京,開始了歷時兩年的“西狩”時光。而此時在北京的八國也開始對整個北京實施軍事統治,東四以北由日佔領,東四南大街以東由俄佔領,以西由意佔領。 皇城東北和崇內大街以西東長安街以南由德佔領,皇城東部由日佔領,皇城東南由英佔領,皇城西城由美、法、英和意四國共同管理,外城由英、美和德共同管理。



之後在1900年12月22日,奕劻、李鴻章被慈禧全權委任於十一國談判,最終十一國向清政府提交《議和大綱》十二條,而清政府同意。1901年9月7日,清政府正式與十一國簽訂《辛丑條約》,條約主要內容是“中國賠銀4億5千萬兩;北京使館區及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交由外國駐軍防守,中國人不得入內;拆除大沽炮臺和北京至海通道的各炮臺;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參加"與諸國仇敵"組織,違者處死;對德、日“謝罪””等。



而隨著《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也正是淪落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付出巨大的賠款後,滿清也喪失了幾乎所有的主權,自此全國各地的官員都需要為列強服務,如果保護不好列強的國民,官員將被革職。同時連都城北京都被列強控制,可以說現在的清朝已不再是有主權的政府,徹底淪落成了列強的傀儡政府。



至於最後所問的問題“作為中國人應該不應該忘記這些國家”。這裡我只能說該忘則忘,不該忘的絕對不能忘。至於最終如何選擇全憑你自己,該如何問你自己的心就行了。


澳古說歷史


大家好!我是迷彩派小編,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所謂的“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入侵中國的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意大利和奧匈帝國八個國聯合組成的軍隊。這幾個國家以義和團運動為藉口,前後共派遣了5萬裝備精良的軍隊,於當年8月14日,佔領北京城。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帶來了無盡的災難。他們偷竊和搶掠的中國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

可以說,八國聯軍是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中國之實。最終,這次侵華戰爭以接受四億五千萬兩賠款總額要求的《辛丑條約》簽訂為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作為一箇中國人不應該忘記這段歷史,只有發奮圖強,建設祖國,讓國家實力更加強大,才能讓人民不受欺凌。

以上只代表本人個人觀點,如果有朋友願意與我交流,請您點贊評論。歡迎您關注迷彩派,我們將與您共同關注軍事話題。


迷彩派軍事


當年的那8個國家,分別是英,德,法,俄,美,奧匈,日,意大利。作為中國人,自然不應該忘記這件事以及參與事情的8個國家。發生在公元1900年5月份的八國侵華戰爭,令人感到難以忘懷。當年春天,義和團運動成為了這場戰爭的導火索,以這件事情當做藉口,八國聯軍開啟了掠奪大清帝國模式,並發動了這場巨大的戰爭。

戰爭時間從5月28日,一直持續到次年的9月7日,不僅傷亡慘重,而且對當時的中國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既讓我們付出了龐大的賠款,還要在文化方面進行改變,最關鍵的就是在這次事件之後,簽約了辛丑條約這樣的不公平條約,並在當時中國人口只有4億5千萬的前提下,要給列強賠款4億5千萬兩。

戰爭開始的前一年,光緒成為了皇帝,他命康梁等人進行戊戌變法,伴隨著變法的失敗,讓慈禧太后尤為震怒,並將光緒皇帝囚禁了起來,甚至還要廢掉這位帝王。

這件事引起了許多國家的反對,在這樣的情況下,諸多列強已經有了想要瓜分大清朝的念頭,但真正要開始是因為義和團運動。1900年,英,德,意,美和法聯合起來召開了會議,要求取消義和團。同一年,帝國主義列強開始舉行海軍示威,試圖用武力來解決問題,更是想要用這樣的方式分割大清帝國。在這樣的背景下,到了5月28日,戰爭正式打響。因為當時清政府已經沒有辦法控制形勢了,所以英,美,意,法,俄,德國,奧匈帝國和日本,決定聯合起來鎮壓義和團,並打著保護使館的名義進入了北京。

1900年8月份,被八國聯軍攻入的北京始終沒有保住。大清王朝受傷慘重,所以在同一年12月份時,八國聯軍與清政府開始了協商,並在1901年9月份時簽訂了辛丑條約。這則條約的簽訂,雖然讓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到此結束,可以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其中包括4億5千萬兩白銀,以及要禁止中國人民組織反帝活動。所以我們哪怕保住了清政府的地位和權力,可也直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統治。因此,當時的清政府就彷彿傀儡一般的存在,實則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之所以說八國聯軍當中的這8個國家我們不應該忘記,那是因為這場戰爭為日後日本侵華提供了一個跳板。當時,中國軍隊還不夠完善,也沒有太過威力的武器。在這樣的情況下與日本抗爭自然是處於被動的,所以我們要銘記這8個國家給我們帶來的傷害,以及這場戰爭過後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更要吸取教訓,杜絕以後出現類似的這種情況。

綜上所述,便是八國聯軍的8個國家了。不過,現在中國軍事實力已經今非昔比,甚至碾壓許多國家,就算再有國家想要來犯,已經沒有那容易了。

我是文史墨客,不當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極為深遠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直接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嚴重破壞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並且為日後日本侵華埋下了隱患,在此戰中共計有: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俄國、日本、奧匈、意大利八個國家參與了侵華行動

實事求是的講,“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原本是可以避免的,這場戰爭的導火索是興起於華北地區的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原本為山東地區流行的一種拳術社團,最初帶有反清性質,後來隨著大量外國傳教士的湧入山東傳教,“華洋矛盾”逐漸取代了“官民矛盾”,成為了當地最主要的社會矛盾來源,而義和團也逐步轉變為一個反帝排外的組織。

不過一個民間團體想要坐大,必然離不開官府的支持,眼見義和團勢力漸起,山東地區官府便開始對其加以利用。但是到1899年,義和團在山東的境遇發生了逆轉。

在這一年,袁世凱上任山東巡撫。袁本人對於義和團這種裝神弄鬼的把戲非常厭惡,入魯之後他便在整個山東境內打壓義和團勢力,最後迫使義和團離開山東,進入直隸、北京地區。

到1900年初,眾多義和團拳民活動於直隸一代,在此期間大量的教民和傳教士遭到團名殺害。由於此時義和團早已放棄了“反清”的政治理念,而是打出了“扶清滅洋”的旗幟,於是義和團得到了清廷中許多官員和以端郡王載漪為首的滿洲權貴的支持,這些普遍人希望借義和團之手打壓洋人的勢力。而此後在部分清廷官員的許可下,大量拳民進入北京,並開始攻擊北京東郊使館區,北京安全局勢日漸混亂。

義和團的行為引發了各國的強烈不滿,在天津各國領事館的強烈要求下,清廷同意列強向北京使館增派守衛人員。但是超出清廷預期的是,各國增兵的數量太多了,在首批480多名聯軍抵京後,接著又有2000多聯軍士兵準備乘火車從天津出發開向北京,這嚴重挑戰了清政府的主權,也威脅了清廷的安全,於是清廷下令清軍和義和團阻擊聯軍北上入京。

由於義和團和清軍拆毀了廊坊地區的鐵軌,導致乘坐火車而來的聯軍被迫返回天津,而僅在此後不久,日本駐華使館書記官杉山彬和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接連在北京被甘軍和旗兵殺害,西方列強聞之大怒,先行集結了約2萬人緊急奔赴天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拉開了帷幕。

其實在聯軍登陸天津之前,迫於巨大的軍事壓力,慈禧太后原本已經準備下令解散義和團,希望與列強議和,但是不知為何,慈禧卻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轉變了態度,執意要與列強開戰。

關於慈禧為什麼轉變態度,正史中沒有記載原因,但後世推測是由於慈禧誤信了由主戰派炮製的“西方列強要求慈禧還政光緒帝”的謠言,這才導致慈禧態度大變,清朝正式與列強進入戰爭狀態。

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共計有11個國家對華宣戰,分別是:

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俄國、日本、奧匈、荷蘭、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

不過在上述11個國家中,比利時、西班牙、荷蘭三國並未出兵,因此參與侵華行動的只有: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俄國、日本、奧匈、意大利八國,所以這場戰爭也就被稱之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初期以外,英國的殖民地澳大利亞和印度也跟隨英國一同出兵,因此總共來了十支侵華隊伍。

(侵華聯軍合照,圖片中缺少了俄國,但有英屬澳大利亞和印度士兵)

(駐紮在故宮的聯軍士兵)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中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不僅整個北京城遭到了聯軍的洗劫,並且事後簽訂的《辛丑條約》更是將中國推入黑暗的深淵。(注:雖然只有八國出兵侵華,但《辛丑條約》是跟11個宣戰國一同簽訂的)

以下列舉幾條《辛丑條約》條款:

一、中國賠付11國白銀4.5億兩(每人一兩),分39年還清,年息4釐,本息共計約9.82億兩,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擔保。

二、正式劃定使館區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在使館區內各國可派兵駐守,中國人不得居住,並不受中國司法管轄。

三、拆除大沽及北京至天津沿線的所有軍事堡壘,11國可在自北京至山海關沿鐵路重要地區的12個地方駐紮軍隊。

上述三條是《辛丑條約》中對中國利益損害最大的三個條款,其中根據第三條的規定,作為勝利一方的日本也有權在北京到山海關一代駐軍,日本稱之為“清國駐屯軍”。

清朝滅亡後,中華民國政府繼續承認《辛丑條約》有效,於是日本繼續保留在此駐軍的權力。直到1937年,挑起盧溝橋事變的就是這支駐屯軍。

除此以外,沙俄也趁八國聯軍侵華之際,集結18萬大軍入侵中國東北,相繼製造了“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並於11月初佔領了整個東北三省。此後俄軍便賴在東北不走,而且沙俄還試圖繼續向朝鮮半島擴張,進而在1904年引發了日俄戰爭。

這場戰爭的交戰雙方雖然是日本和俄國,但主戰場卻在中國,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對此清政府無力敢於,只得心酸的宣佈中立。

日俄戰爭持續約一年多時間,最後以日本的勝利而告終。日本獲勝之後,攫取了俄國在南滿的權益,得到了在遼寧和吉林駐軍的權力。這支駐紮在南滿的軍隊日後演變成為臭名昭著的“日本關東軍”,而這支軍隊正是“九一八事變”的挑起者。

通過上述的一番署理大家可以得知,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前,日本和沙俄在中國都是沒有駐軍的。但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後,俄國佔領東北地區,雖然後來在戰爭中敗於日本,可根據日俄《樸次茅斯和約》,沙俄依舊保留了對北滿的控制,即便是沙俄覆亡後,蘇聯依舊控制著北滿的中東鐵路。直到1935年,蘇聯才將中東鐵路賣給日本人,退出了中國東北。

而日本在獲得了在北京外圍的駐兵權後,又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從而可以駐軍瀋陽、大連等地,而正是這兩支駐軍分別在1931年和1937年挑起了“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給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苦難。

(七七事變時候,日本在華駐屯軍進入北京)

可以毫不誇張的講,“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為日後日本擴大侵華戰爭提供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跳板。若無此戰,最起碼可以推遲日本侵華戰爭,為中國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寶貴時間。

根據國民政府的國防規劃顯示,如果“七七事變”能夠再晚上幾年爆發,那麼中國將有更多的軍隊完成現代化建設,中國空軍、近岸海防艦隊和裝甲部隊也會初見雛形。到了那時,中國將大幅縮小與日本的軍事差距,不至於像抗戰時期那樣處處被動。

但可惜是的,歷史不能假設,願我們能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祝祖國更加強大。


千佛山車神


我首先回答下是哪八個國家:英國、法國、美國、日本、意大利、德國、匈帝國、俄羅斯!雖然現代21世紀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我們中國也是個很包容的國度,但是歷史終究是不能忘記的,因為曾經受過的屈辱是在讓人難以接受!

晚清時代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屈辱的一個時代,清朝晚期成了各國列強欺負的對象,當然這跟當時腐敗無能的政府也有極大的關係。下面我就說說這些西方國家在中國清朝都做了哪些可恥之事:

一:殺人如麻,整個北京城屍橫遍野

八國聯軍當時是以攻打義和團軍為藉口,入侵北京。進入北京後除了到處捕殺義和團軍外,所到之處連老百姓也不放過,八國聯軍慘絕人寰的殺害當時的中國人民,北京城就像變成了一個屠宰場!


二:火燒圓明園,掠奪紫禁城

八國聯軍這群土匪不僅對老百姓燒殺搶奪,他們更是在嚮導的帶領下,殺進圓明園和皇宮紫禁城。後來的事情大傢伙都知道了,圓明園這座萬園之園被八國聯軍一把火燒了個精光,無數文物珍寶搶的搶砸的砸,紫禁城內的無數珍貴文物也被洗劫一空。這對中國來說,在文化上,經濟上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


三:逼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這個條約內容我簡單描述如下:

1.賠款。清政府連本帶利一共賠款約9.82億兩,

2.劃定使館區。在北京城內劃定區域,中國人不得居住,還得容許派兵駐守。

3.拆炮臺、駐軍隊。容許外國軍隊駐紮,同時要拆除有威脅性的炮臺。

4.逼迫清政府繼續鎮壓中國境內的反帝國勢力


當然條約內容還有很多,這裡不做贅述,本來八國聯軍就已經把北京城搜刮了一遍,現在又簽訂條約,無疑雪上加霜。更為可恨的是這條約讓當時的清政府丟盡了臉,在中國歷史上來講就是一個喪權辱國,賣國求榮的條約!

八國聯軍的行徑如此可惡,我們作為中國人除了要銘記歷史,更應該努力學習,讓自己的祖國富強起來,避免悲劇重演!


舞動的史者


需要說明一下,當年的八個國家準確的說應該是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意大利王國、德意志第二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美國、日本帝國。

這些國家除了美國以外,其他七個國家和今天的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俄羅斯、奧地利、日本相比,基本上都實現了脫胎換骨的改變,不能簡單的混為一談。這就好比過去的清王朝和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一樣。

這八個國家都是藉助兩次工業革命的風潮興起於各大洲的資本主義陸權國和海權國,不少國家還保留著封建軍國主義傳統,但是有個共同點,那就是熱衷於征服和掠奪,因此也爆發了不少衝突。

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可以說是全球屈指可數的大市場之一,但是卻出現了“天府之國其主不能守”的局面,於是引發了列強的追逐。有的是為了爭奪經濟市場,比如英法德美,有的則是為了爭奪領土,比如日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列強在中國早就有利益矛盾,引發衝突是早晚的事情。比如兩次世界大戰,只不過是把矛盾衝突從中國擴大到了全世界。

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王朝稱之為“庚子之亂”前,實際上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已經掌握在了列強手中。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從19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展的洋務運動使得當時全中國的財富都集中在了東南沿海經濟發達的地區,並且掌握在以東南士紳為首的漢族士大夫手中。這些人和西方列強建立起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彼此依賴,相反同清王朝的關係日益疏遠。作為封建君主專制的代表——滿清朝廷,當然不會坐視大權旁落。隨著洋務運動的深入,外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發生碰撞,並且缺乏有效的調節,爆發衝突是在所難免的。聲勢浩大的義和團運動就此興起,滿清朝廷以為“民心可用”,於是公開向八個列強國家宣戰,成為引發列強衝突的導火索。

前面說到,作為洋務運動的主力——東南士紳為首的漢族士大夫集團和西方列強的關係遠比和滿清朝廷的關係要密切,現在兩家開戰,戰火又是被滿清朝廷挑起來的,因此東南士紳採取了不介入的辦法,即“東南互保”。

於是,毫無戰爭準備的滿清朝廷被打了個一敗塗地。坐上清王朝首都金鑾殿內的西方列強們放眼望去,全中國已經找不到第二支可以同他們抗衡的力量,但就在此時,他們內部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原因無他,那就是針對中國領土的瓜分問題。

海權國主張不瓜分,因為他們是中國的既得利益者,掌握著中國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這以大英帝國和美國為首。而陸權國則主張瓜分全中國,因為他們在中國市場份額太少,要使利益擴大化,瓜分中國領土是最佳手段,這以俄羅斯帝國為首。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海權國勝出,中國免於領土被瓜分的災難,但是除連領土之外的政治、經濟、交通等國家權力被瓜分殆盡。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列強間第一個矛盾激化的事件,打那以後,彼此之間矛盾越來越尖銳、衝突越來越大,直到走向兩次世界大戰。

兩次世界大戰摧毀了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意大利王國、大英帝國,只有美國靠著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系列國家戰略的成功運作成為當今世界頭號超級大國。

因此,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能忘記100年前上述八個國家給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帶來的巨大災難。更不能以過去的一種狹隘的歷史眼光看待當今世界的方方面,時刻遵守國際生存法則,求富自強,這才是王道!


大將軍威武K


天津市至今仍保留著當年八國聯軍瓜分天津城的租界。有法租界、英租界、德租界、俄租界、意租界、日租界、美租界、奧租界。在這八個租界內,八國分別建有屬於各自風格的建築。解放後,這些建築都被當地政府和居民用作辦公或生活居住區,多少有些損毀,後經國家逐步收回修繕,現己逐步恢復了歷史原貌,就是為了讓人民不能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八國聯軍侵入天津並佔領北京後燒殺掠搶,無惡不作,種種罪行罄竹難書。奇恥大辱國人豈能忘記,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筆血帳終將討還,這段歷史也應列入教科書之中,讓世世代代中國人銘記於心,砥礪前行,建設一個強大的,讓敵人膽顫,讓國人安心的中國。










老茂805


1900年由英,法,美,德,日,意,奧,俄八國組成的聯軍武裝侵略中國並攻佔北京城,具體情況如下:

1900年1月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在京津地區迅速發展,義和團成員燒教堂、拆電線、毀鐵路,進攻天津租界。各國公使多次要求清廷取締義和團,但未獲清政府回應,不僅如此很多清軍士兵及朝廷大臣也都紛紛加入義和團。


在此情況下,5月28日八國在駐華公使會議上決定以“保護使館”為名正式出兵聯合鎮壓義和團,並調兵入京。隨後各國陸續調集軍艦運送士兵於天津登陸。

6月11日,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八國聯軍2000多人先行乘坐火車前往北京,但在途中遭到了義和團和清軍的聯合抵抗,最終聯軍傷亡300餘人被迫退回天津。之後慈禧太后接到手下守舊派大臣偽造八國出兵實際是要求她退位讓光緒復位的情報,由此慈禧大發雷霆,決定向各國宣戰,並在北京貼出賞文懸賞殺洋人。而八國聯軍此前攻佔了大沽炮臺,並開始把大量士兵北運送到天津。

8月,聯軍兩萬餘人在德國將領瓦德西的率領下再次由天津進犯北京,8月13日聯軍攻到北京城下,並進攻東便門、朝陽門、東直門。14日北京陷落,慈禧,光緒等人倉皇西逃,八國聯軍入京後大肆搜捕義和團成員,義和團被迫退出京城,一時間北京成了人間煉獄,洋人在北京城燒殺搶掠,一座文明古城就這樣遭受著他們的摧殘。

而慈禧太后在西逃的途中任命李鴻章為與列強議和的全權代表,併發布了徹底剷除義和團的命令。

之後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便在清政府和西方列強的聯合剿殺下失敗了,而西方列強也趁機在中國大肆攻佔土地,像沙俄就趁機出兵攻佔秦皇島,山海關等地並對東北地區實行軍事管控,德軍攻佔保定,張家口等等,一時間清朝成了各國案板上的魚肉,等待著它們的瓜分。

而以李鴻章為首的清政府議和大臣也被迫簽訂了各國聯合遞交的《議和大綱》,並接受了4.5億兩白銀的賠款。

1901年9月7日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正式簽訂,由於賠償金額數目過大,清政府無法一次付清,於是條約裡關於賠款有如此規定:“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擔保,分39年還清,年息4釐,本息共9.8億兩”。



而關於八國第二次進攻北京的具體兵力如下:

日本8000人,俄國4800人,英國3000人(主要有印度人組成,還有香港及威海衛華人),美國2100人,法國800(主要是越南人)人,意大利53人,奧匈帝國50人。

眼尖的朋友應該看出來了,好像才七國,是的當時的聯軍統帥雖然是德國瓦德西元帥但德國的部隊因種種原因還在路上,當聯軍攻入北京後1000德軍才匆匆趕來,也通過各國兵力也不難發現,日俄兩國侵略中國最賣力,意大利和奧匈帝國基本就屬於打醬油的角色。

但不管怎樣,作為中國人曾經的恥辱還是要時刻謹記的。


鹹魚閒聊


1900年,八國聯軍(英、美、法、德、俄、日、意、奧)以鎮壓義和團為名,入侵北京。清政府武力抵抗,被迫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中國賠償4.5億兩白銀,據說當時中國有4.5億人口,沒人賠償一兩銀子,以此羞辱中國。《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這種奇恥大辱,中國人不會忘記。

其實,當年入侵北京的不止八個國家(英、美、法、德、俄、日、意、奧),還有一個印度,只是當時的印度屬於英國的殖民地,沒有主權。所以,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共九個國家。在入侵北京的主要八個國家當中,日本派兵最多,派了兩萬多人,意大利派了80多人,總計49360人。

曾經的八國聯軍,到現在都是富裕國家。可想而知,他們的富裕,沾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被侵略國家又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歐洲列強從鴉片戰爭開始對中國實行經濟掠奪,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導致中國人民越來越貧困。尤其是日本,在中國收刮的白銀是最多的。他們就是利用中國的賠款發展軍工業,然後反過來侵略中國,想想都是奇恥大辱。

說白了,歐洲人開闢殖民地就是為了掠奪他國財富。歐洲的富裕,很大一部分是靠殖民地的掠奪而來。如果,中國不是因為白銀外流,我相信現在的中國要富裕很多。不過從側面也反映一個事實,弱國無外交,貧窮落後只能被動挨打。霸權國家想制裁你就制裁你,想打你就打你。這個世界的規則就是大國制定的,只有自己強大了,才有話語權,他國才會敬畏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