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 利用“區塊鏈”辦理不動產登記過戶

北京優化營商環境3.0版改革政策出臺。昨日,新京報記者探訪海淀區、豐臺區和房山區,瞭解優化營商環境情況。

據瞭解,海淀區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優勢,依託區塊鏈技術,率先推出“不動產登記+用電過戶”同步辦理的新舉措。豐臺區推行企業變更“網上辦、容缺辦、承諾辦”,在豐臺區試點企業地址變更承諾受理。房山區通過E窗通平臺,實現“一網通辦、一次填報、一個環節、一天辦完”。

新京報訊 今年,海淀區推出全區統一政務服務APP“海淀通”。“海淀通”將面向企業、個人提供覆蓋區級和街鎮兩級1600餘項事項網上辦理。另外,海淀區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優勢,依託區塊鏈技術,在北京市率先推出“不動產登記+用電過戶”同步辦理的新舉措。

“區塊鏈+”加持多事項同步辦理

與其他政務服務平臺不同的是,“海淀通”創新應用區塊鏈技術,在全市率先實現不動產登記在線辦理,包括自然人名稱變更、抵押權註銷登記等4項不動產服務。其中二手房交易服務實現與7個市級部門9類數據的共享,相關證照不再需要用戶出示,可大幅度縮減辦理時間。同時鏈接用電過戶服務,方便辦事群眾二手房交易與用電過戶的一次性辦結。

海淀區選定了與民生緊密相關的不動產登記與用電過戶作為應用場景,整合各種審批辦理環節,使市民和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時,可以一併辦理用電過戶,省時又省力。

基於區塊鏈技術,在辦理不動產登記時,線上申請的買賣雙方僅需攜帶手機、身份證即可完成交易環節的各項審批;線下申請的辦事群眾只需讀取身份證信息,就可授權區塊鏈材料鑑證系統為窗口人員提供證照鑑證服務,輔助窗口人員審核材料真偽,提升窗口審材效率,降低履職風險,窗口核驗時間由15分鐘減至2分鐘。

市民在辦理不動產登記過戶完成後,系統自動觸發賣方發起用電過戶申請,買方線上同意並授權使用區塊鏈上的不動產權數據和身份證數據,系統自動生成辦件二維碼,省去了窗口人員現場紙質核驗的步驟,窗口人員掃描二維碼即可進行用電過戶申請審批,用時不超過5分鐘,實現了用電過戶和不動產登記的同步辦理。

推出信息鑑證服務

據悉,“海淀通”推出信息鑑證服務,實現同國家、市級數據對接共享,辦事群眾可隨時從鏈上獲取權威部門關於自身情況的信息。目前已對接的數據包括身份證、戶口簿、居住證、結婚證、離婚證等幾類個人證照和電子營業執照、納稅信用評級信息、環保環評信息、醫療機構執業許可、房屋資格信息等五類法人證照信息。

正在對接的數據為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歷信息、市民政局補助發放等18類信息,隨著這些數據的共享,將為實現企業、個人辦事全程免提交材料提供有力支撐。

另外,“海淀通”設置在線諮詢、政務地圖、辦事指南、辦事進度、便民服務、掃一掃等多項功能,讓用戶在手機上就能明確“能辦啥”“在哪辦”“怎麼辦”。

其中,在線諮詢功能開通38個委辦局58個坐席852個服務事項,以“公眾諮詢+坐席解答+事後回訪”形式,為企業和公眾提供深度網上諮詢服務。政務地圖不僅涵蓋區級各類政務中心,29個街鎮政務中心,還包含所有的企業園區服務站和社區服務站信息,可以指引辦事群眾就近辦,少跑腿。

年內實現全部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

除發佈“海淀通”APP這一舉措外,海淀區還在數據共享、智慧審批等方面全力推進深化“一網通辦”工作,目前“一窗通”系統,涵蓋42個委辦局的878個事項,街鎮網辦事項106項,辦件量分別達到45956件和60645件。

預計今年年底,在區級事項100%預審的基礎上,海淀區將推進網上實際辦理,實現全部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

新京報記者 鄧琦 姜慧梓 陳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