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你會心疼張國榮的

人生一世,實是失意倍多如意少!有時候,你會覺得被世界逼到絕境,無處藏身,無路可退,甚至想去自殺。如果你不幸陷入這樣的泥沼,不妨聽聽陳奕迅這首《黑擇明》,這首歌是林夕為紀念張國榮而作,據說有抑鬱症患者聽到這首歌,放棄了自殺的念頭。

聽完你會心疼張國榮的

聽完你會心疼張國榮的

《黑擇明》的曲子是C.Y.Kong為張國榮所作,彼時哥哥尚在人世。後來,哥哥撒手人寰,這個曲子也就沒了下文。林夕此前曾給哥哥寫了不少苦情歌曲,他認為自己有很大責任,深感自責。故而填了這首《黑擇明》,意為在黑暗中要選擇光明。此外,黑擇明是日本導演黑澤明的諧音,張國榮很喜歡他。

聽完你會心疼張國榮的

網上有些評論認為歌曲開頭講的是黑澤明導演的電影,這明顯曲解了夕爺的意思。他說得很明白,“他不姓黑,選了光”,選了光是選擇當演員的意思,因為演員很多時候都要在聚光燈下演戲。進而“叫最暗黑的戲院發出光”,即在電影院播出。“臨行仍不肯撒手,拍出一片彩色給仰望”,明顯說的是自殺。

哥哥演得很好,“很有心”,但他卻有些“怕光”,不喜歡被狗仔隊打擾私生活。但有些人急於探望他人隱私,想要爆出些有顏色的新聞吸引眼球,哪怕是搞出血腥!如果你有一天也成為演員,願你不要像哥哥那樣,過於入戲相信了對白,以至於搭上自己性命。

不必太過吃驚,其實亂世之中,滿是瓶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捱關卡。冰冷的都市從不容情,已飽飲絕境之人的血腥。夕爺在這裡已經從哥哥事件中轉了出來,開始勸慰,謀生不易,每個人都被亂世壓榨,想開點,不只你自己。都市已吃夠血腥,你就不必再尋短見,增加一份了。

接著歌曲進入副歌,開始抒情。情緒這東西變幻多端,陰晴難測,你現在雖然抑鬱,但過段時間可能就好了。人生如戲,別太較真,就當是電玩遊戲,把當前的處境當做是你遊戲中所遇到的處境,你駕駛著戰鬥機,一路狂轟濫炸就過關了。你一向都磊落光明,就本色出演吧,別被悲傷的劇情左右。這樣去出演悲劇,也許會很爛,但人不會死!

失戀者尋死,會讓母親傷心到死,難道不覺得愧疚嗎?想想痛失三歲孩子的母親,她該多悲傷!抑鬱者尋死,難道你覺得你的醫生已經死了嗎?怎麼可以忘記自己其實在出演喜劇,在天井中突然陷入悲傷情緒?這幾句歌詞,表面在責備,其實是愛護,愛之深,責之切,你怎麼可以這樣就走了呢?

也許你此刻正有自殺的想法,不如嘗試換個思路,就像遊戲中的存檔。存好後,去訓練場練練手,再應對挑戰。“誰也在暢讀死亡的筆記”這句寫得真是好,神來之筆,畢竟是林夕!

聽完你會心疼張國榮的

歌曲最後,又回到開頭寫的張國榮,不僅如此還一語雙關寫給所有人。你死都不怕又怕什麼苦情戲!尋短見的人啊,你死都不怕又怕什麼人生難關,還是多想想那些開心時光,“死亡遲早都找你,切勿憑自己”!

另外,再說說編曲的C.Y.Kong,他也叫江志仁。在這首歌中他展現了強大的駕馭能力,打擊樂、絃樂、電子音遨遊在背景音中,錯落有致,將歌曲的迷幻感展現得淋漓盡致,聽眾耳朵彷彿遨遊在浩渺太空。

歌曲37秒時,編曲中尖銳悲愴的電音,彷彿講訴著哥哥的死亡誘因“未夠色,便要腥”。另外,《黑擇明》出自陳奕迅2006年的專輯《What's Going On…?》,專輯中,排在這首歌后面的正是無人不知的《富士山下》。C.Y.Kong也參與了《富士山下》的編曲,他調皮地在最開頭加入了一丟丟《黑擇明》在結尾處大提琴的餘音,很短,很輕,需要非常、非常、非常仔細聽才能聽到。

由於本人能力有限,部分粵語詞彙理解得不是很通透,歡迎大神指教。如“要急於往花瓣下,被探望,未夠色便要腥”“誰人逃不出債主,似三歲跳飛機,悲夠未?”“忘掉了雙星報喜,把天井當悽美地煽未”“要求存似電玩遊戲,操練著戰機”……

就這樣吧,誠如夕爺所勸:亂世下佈滿樽頸,這都市已吃夠血腥,死亡遲早都找你切勿憑自己。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