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新區27歲了,這些老地名你還記得嗎?

你知道嗎?銅川新區已經27歲了!27年的風雨歷程,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身世變遷。那麼,銅川新區的老地名---下高埝鄉,你還記得多少? 今天小編帶大家見識一下很多年前那個你不知道的下高埝...

銅川新區27歲了,這些老地名你還記得嗎?

銅川新區27歲了,這些老地名你還記得嗎?

史傳,創建銅川新區的下高埝原九百多年前落過一顆隕星;時隔三百四十一年,又落一顆。故該原曾被稱為“落星原”。“落星原”所在的原下高埝鄉各村星羅棋佈,鄉因駐地下高埝片村而得名。

下高埝片村地處耀州西原,原北高南低,舊村築有蓄水高埝,因位上高埝、中高埝之下部而得名,包括肖家堡、白家堡、程家堡三個自然村。中高埝清乾隆時得名,在清光緒元年向東、西發展,形成三堡,村居其中,始更名中高埝中堡。民國時中堡以在三堡中時間最早改成中老堡。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出版的《陝西省耀縣地名志》,下高埝鄉以居民姓氏和所處地形得名的村比比皆是,如田家溝、張家坡、席家溝、陳家坪、張家坪、莫家原、陳家原、上張家溝、上任家莊、下任家莊、前申河、後申河、安家河、上玉皇閣、查家河、柳溝、齊家坡、唐北堡、劉家河、王崖、上郭堡、下郭堡、趙家坡等

。單以居民姓氏得名的村有惠家堡、師家堡、李家堡、丁家溝、儒家社、袁家堡、文家堡、高家堡;單以所處地形得名的有小溝、滾城堡、北嶺上。

有著特殊含義的村也不少:義和村取鄰里之間以信義和睦相處之意。魚池舊傳夏候嬰居此,故名夏候堡;該堡西溝中由於洪水沖刷,形成自然魚池,村民在此養魚,池在外、村位裡,明代中葉,村以此得名魚池裡;後民習稱省“裡”。平老堡古名永寧堡(城門樓扁額),明代因該村地形平坦,四周築有城牆而得名平堵村;清代中葉,部分居民在村東一里另建新村,此村在早,故更名平老堡;新村因位其東,故名平堵東堡,解放後更名平新堡。那那坡地處溝坡上,與平老堡隔溝相望,平老堡群眾呼之為“那那坡”,意即(對岸)那個坡,民國時,村以此得名。野狐坡清代中葉以村附近有野狐狸化人之說和所處地形得名;阿堡寨

清代中葉因築有城牆,為附近申家河、安家河、玉皇閣等村防匪盜之中心堡寨,取“阿”解近之意而得名;下玉皇閣相傳該村住戶系元末從旬邑縣逃荒定居於此,後天從人願,人丁興旺,生活好轉,故名天從堡;清代中葉,因該村西建有玉皇閣樓而更名為玉皇閣;清末,部分住戶在該村上方另建新村,為區別方位再易其名。石人堡別名唐家疙塔,清代中葉,因該村築有城牆,形成堡寨,堡外並有一石雕人象而得名。新城堡系清末石人堡部分居民遷此建立。寺家溝清末以該村有土丘形似獅子而得名獅子溝,“寺家”系“獅子”之諧變。存倉堡清末以居民姓氏得名梁堡;清光緒年間以該村為存放糧食的義倉而更名。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春騰秋轉,滄海桑田。1993年11月,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設銅川市新區,新區位於耀縣下高埝鄉。經市政府批准,1995年7月1日起,下高埝鄉移交新區管委會領導和管理。

新區所轄的下高埝鄉,自西漢景帝二年(前155)始建祋祤縣,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先後八易縣名。1998年4月,耀縣寺溝鄉董坡、崔上兩村又劃歸新區下高埝鄉管轄,實現了管委會對新區範圍內基層鄉村的統一領導和管理。

歷史進入公元21世紀,新區版圖在初始下高埝原“落星原”基礎上一擴再擴。隨著各種複雜的社會因素的變化,一些老地名也“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2004年10月,經省民政廳批准,原下高埝鄉“一分為二”,被正陽路、咸豐路兩個街道辦事處取代。再後來,到去年年底,坡頭工業園區、坡頭鎮整建制劃歸新區。據說,還有一些鄰近的外區村鎮也將融入新區發展。然而,萬變不離其宗,有道是“地基能挖多深,牆就能砌多高”。

我想,作為新區人,下點功夫“挖挖”這片古老而神奇的熱土,弄清並記下這片熱土曾經的傳說、故事、標誌和代號,溫故而知新,似乎很有必要,也很有價值。

【銅川新區歷程】

創建於1992年7月,1993年11月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992年至1996年為打基礎工作階段,完成了新區規劃大綱,編制了新區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和其它一些建設準備工作。1997年至2000年為基礎設施建設階段的關鍵時期,重點進行了城市水、電、氣、訊、路等基礎設施建設。2001年至今,為全面推進大開發、大建設階段,積極引進招商引資,全面推進新區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2012年元月,市委、市政府將坡頭工業園區劃歸新區管理。新區管委會是市政府派出機構,按照市政府授權,行使市一級經濟管理職能。管委會轄坡頭工業園區、南部產業園區、正陽路、咸豐路、坡頭三個街道辦事處,15個社區,41個行政村。行政區劃面積121.66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用地面積61.8平方公里,未來城市人口42萬。目前,建成區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萬餘人。2018年4月,銅川新區被省政府批准設立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