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4億,27.9%!雙11高增速是京東普惠電商紅利的走筆

雙十一大戰落下帷幕,據京東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京東下單金額達到了2044億元,同比去年增速達到了27.9%,遠超此前市場預期。這一市場增速不僅超出了京東去年同期的增速,以及過去一年來的收入增速,同時也高於天貓25.7%的增速。雙十一下單金額在大體量下保持高增速,實際上是京東向下沉市場普惠電商紅利的走筆。

2044億,27.9%!雙11高增速是京東普惠電商紅利的走筆

電商行業發展初期,由於高線城市與低線城市經濟、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的發展不平衡,低線城市居民難以像高線城市居民一樣享受電商行業發展的巨大紅利,下沉市場的消費潛力沒有得到充分挖掘,消費熱情和消費慾望被壓制。

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低線城市商業基礎設施的完備,低線城市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下沉市場流量進一步被激發。不同線級城市的居民對品質生活的需求都在不斷提升,不僅大城市居民希望購買物品價廉的高品質商品,三四線城市也有這樣的需求,不僅大城市居民希望享受極速購物體驗,縣城裡的民眾也有希望享受24小時速達的服務。

對於電商平臺來說,如何更好觸達低線市場,更好挖掘低線城市的巨大消費空間,成為突破瓶頸,實現平臺增長的關鍵。而低線市場也成為了各大電商平臺的必爭之地。

2044億,27.9%!雙11高增速是京東普惠電商紅利的走筆

京東雙十一下單金額與增速“向上”背後,是“向下”帶來的超強動能在支撐。雙十一期間亮眼的數據表明,雙十一已經成為繼年終618之後京東的又一實力主戰場。而之所以能取得這般亮眼的數據,就在於京東打造超級購物盛宴、供應鏈整合創新、惠及下沉新興市場三大戰略,通過創新供給方式持續推動城鄉消費升級。

據統計,低線市場、新用戶亦成為京東雙十一的強勁增量,在此期間,低線級市場整體下單用戶數同比增長超60%,超70%的新用戶來自低線級市場。通過更深入地觸達低線城市,以更高質量服務滿足低線城市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釋放低線城市的購買力,京東也實現了雙十一的高速增長,可謂是平臺商家與消費者的雙贏。

物流方面,京東物流在全國90%區縣實現了24小時達。京東物流不僅讓低線城市民眾也能享受大城市的極速物流體驗,也成為了改進低線城市的商業基礎設施,推動物流時效整體邁入24小時達時代的重要力量。

產品方面,今年9月19日,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正式上線,並於10月31日接入微信一級入口,成為京東“拉新神器”,也是京東進軍低線級城市的重要武器。據統計,京東全站新用戶近四成來自京喜,而京喜用戶中,超過7成來自3-6線下沉新興市場。這意味著京東更深入觸達了下沉新興市場。通過打造工廠直供的供應鏈,驚喜成功做到了“低價好物”,滿足了低線城市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京喜的一個爆款電動牙刷,就是京喜根據下沉市場的用戶特徵,與吉登定製的一款電動牙刷產品,雖然只售9.9元,但卻是吉登依託原有的生產供應鏈和長期積累的研發技術生產來的,通過省掉中間經銷商環節,打通快速直達終端消費者的“高速通路”,並依靠吉登的讓利和京喜平臺的補貼,讓消費者獲得了擊穿行業底價的價格。

十年前,雙十一的成交額只有5000多萬元,而今天不同平臺的雙十一消費額累計數以千億計,僅京東和天貓兩家電商成交額就接近了5000億元。電子商務已然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十年來,中國經濟增長逐步向由消費主導的趨勢日漸明朗,消費經濟進入繁榮發展和快速變革時期。新的消費趨勢、新的消費領域、新的消費模式不斷湧現,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電商平臺通過不斷創新服務,為低線級城市帶去更多、更好、更優質的服務體驗,挖掘下沉市場的巨大能量,釋放了巨大的消費熱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