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發佈在即,離不開微信支付的深圳人,是這麼感受它的“溫度”

深圳人工作生活的一天出可能都離不開微信支付:早上出門上班,用微信支付“掃”走一輛共享單車,三分鐘到達地鐵站;用乘車碼掃碼進站,坐地鐵到公司;

工作時間跟同事開車拜訪客戶,停車場攝像頭直接識別車牌,抬杆入場停好車,離場收到扣款消息;來到高速,因為綁定了ETC,也能自動扣費;這一天在出行上的費用,都可以通過微信開出電子發票進行報銷。

通過深耕用戶出行場景,打造“有溫度”的產品,微信智慧交通出行領域已成為整個移動支付增速最快的行業。恰逢騰訊Q3財報發佈在即,不止於支付的微信支付,成為此次財報中強勢增長點,多家券商紛紛持買入級別。

Q3發佈在即,離不開微信支付的深圳人,是這麼感受它的“溫度”

有溫度:微信支付不再只為追求“KPI

在7月31日舉辦的微信支付“88媒體開放日”上,微信支付團隊還分享了2019年年中戰略,以及產品戰略發展與行業落地成果。目前,微信支付的日均總交易量超過10億次,連接5000萬個體商戶與商家。

騰訊公司微信事業群副總裁耿志軍表示,在已經基本做到國民全覆蓋的情況下,微信支付不再只為追求“KPI”,而應該“做出有溫度的產品”。 具體來說,微信支付在今年相繼推出了親屬卡、停機繳費、24小時移動餐廳等功能。

以親屬卡為例,這相當於用戶為父母子女設定的“附屬卡”。用戶可通過微信錢包親屬卡的選項,將其“贈送”給想要送出的親友,從而完成親屬卡綁定,實現父母消費子女買單。據悉,每位用戶可設置4張親屬卡,每張卡月額度上限3000元。團隊希望用戶能夠通過親屬卡的綁定增進親情。

Q3發佈在即,離不開微信支付的深圳人,是這麼感受它的“溫度”

比如微信今年上線的微信支付分。微信團隊在現場透露,微信支付分上線3個月以來,已為用戶節省押金超過百億,各行業商家在接入微信支付分後,行業壞賬率降低91%。公交、地鐵作為公共出行的高頻場景,同樣是微信支付重點的發力方向之一。

傳“溫度”:刷碼到刷臉 提升效率優化體驗

對於交通場景來說,“有溫度”就是提升效率、優化用戶體驗。在智慧交通領域,微信支付基於自身技術能力打造的“先享後付”“高鐵點餐”“出租車失物找回”等服務,讓用戶能夠只用一部手機就能享受最便捷、智慧的出行體驗。

Q3發佈在即,離不開微信支付的深圳人,是這麼感受它的“溫度”

近日,騰訊攜手深圳地鐵、廣電運通正式推出刷臉乘車服務。今後,60週歲及以上老人完成線下注冊,即可在深圳地鐵11號線18個站點的智慧邊門刷臉過閘乘坐地鐵。

另外,針對行動不便、需要坐輪椅的老人,在自助票務處理機完成線下注冊時,錄入人臉信息後,還特意為老人設計了錄入指靜脈的步驟,輪椅老人刷刷手指也可過閘。此次優先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群體推出刷臉過閘,顯然能夠為這些特殊人群帶來便捷和幫助,更是“科技向善”理念傳達給人的“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