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香港的象牙塔崩塌成恐怖分子溫床?

11月11日起,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十餘所高校相繼被迫停課。

11月12日晚,黑衣暴徒與警方在香港中文大學內對峙,熊熊大火在校園裡燃燒。

香港校園暴力示威的漩渦中,有一群最先受到衝擊的普通人……

香港校園漩渦

“我們已經停課兩天了,停課通知是一天一天發的,昨晚發今天停課,過完一天不知道後一天會怎樣。”

11月12日,香港科技大學的內地生D同學在他租住的公寓裡給譚主發來這條消息。雖然不上課,空氣裡瀰漫著的煙霧彈氣味與街上橫七豎八的“路障”讓他幾乎無法出門。看不到盡頭的停課,在加劇恐慌與無助。

是什麼讓香港的象牙塔崩塌成恐怖分子溫床?

他和他的朋友們正在經歷著從前難以想象的混亂——清晨被窗外的吶喊聲和催淚彈爆炸聲吵醒、城市交通系統癱瘓寸步難行、乘坐公司巴士被石塊襲擊……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在經歷著,忍受著——“只想能畢業,然後趕緊回來”。

是什麼讓香港的象牙塔崩塌成恐怖分子溫床?

“忍”是不少人有意無意間頻繁提到的詞。

“覺得挺擔心的,在外面就儘量不說普通話,忍氣吞聲就忍著了。”

“現在鼓吹煽動的也特別多,持不同觀點的其實也忍著不敢說話了,因為可能會被當成敵人或者是‘非正義’,尤其年輕人。”

香港大學的Y同學與香港浸會大學的L同學都是說話輕聲細語的內地女生。與許多人一樣,她們清楚地明白香港這個社會在發生著什麼,聽得到媒體的煽動,看得到校方對暴力示威的“庇護”。但作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個體,她們既無法離開,也無力改變,只能選擇沉默,以護得自己的周全。

“他們把學校的入口都堵住,就沒法上課了。學校只是口頭上表示譴責,但別的也就沒什麼了。”

是什麼讓香港的象牙塔崩塌成恐怖分子溫床?

N先生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現在從事著一份穩定的金融工作。經歷過2003年的“非典”與2008年的經濟危機,他本以為沒有什麼是他所不能忍受的了,直到2019年,香港的安寧被破壞得面目全非。

今年6月,他曾經請幾個參與示威的香港大學的學生坐下來一起吃了頓飯。

“我跟他們說不要做違法的事情,他們自己能進去香港大學是不容易的,不要把自己前途毀了。但是沒辦法,他們還是堅持。那時也沒有想到會有現在這麼嚴重的後果。”

事態在越發嚴重。

打砸校內公共設施、襲擊無辜師生、逼迫學校停課……甚至11月12日晚,黑衣暴徒與警方在香港中文大學內對峙,熊熊大火在校園裡燃燒。

一貫肆無忌憚,一再得寸進尺。暴力的火焰燒遍了校園,背後推波助瀾的力量究竟是什麼?

茶杯外的風波

如果把香港的校園比喻成“茶杯”,那麼,掀起“茶杯裡的風暴”的大手,總在茶杯之外。

不難得知,在港內地學生們的沉默,源於對自身周邊環境的不安全感,也許還有焦慮和幻滅感。這種五味雜陳的感覺,既來自於校內一些受激進思想影響的本土派師生,也更多的源於校外的香港社會。而活躍於香港社會的部分香港媒體和西方媒體,則是加劇這種情緒的重要推手。

是什麼讓香港的象牙塔崩塌成恐怖分子溫床?

央視駐港記者金東告訴譚主:

“十一之後有半個月的時間,(示威)稍微少一點,也就是在週末會有星星點點的,不成氣候的集會,可是這週六日,包括昨天和今天,他們在各地鬧的情況就比較多,又放火又堵路。”

暴力示威者為什麼又開始活躍起來了呢?

導火索始於11月11日。那一天,內地很多家庭都忙著在購物節“大顯身手”,一段視頻開始在網上發酵。內容顯示:多名蒙面示威者聚集在香港港島區西灣河社區的一條馬路上,其中有人手持鋼管。

而在他們的對面,一位交通警察拔槍戒備。

根據現場視頻可以看到,一名白衣人徑直向交警衝去,交警想採取拘捕行動,卻被多人阻礙。使得這名白衣人襲擊得逞。白衣人一手遮住警察的眼睛,一手攬住警察的腰,使得警察行動受限;此時,另一名黑衣人嘗試搶槍。分析人士通過拆解現場視頻判斷:這是暴力示威者故意設的一個局。

是什麼讓香港的象牙塔崩塌成恐怖分子溫床?

兩方威脅之下,這位交警擔心若警槍被搶,不但自身安全將受危害,其他市民安全亦會受到威脅,於是迫不得已開了槍。這一幕,被旁觀者拍成視頻。

但此時,港媒《蘋果日報》的記者也在現場,他們彷彿沒看見手持鋼管的黑衣暴徒。當該媒體報道此事時,把警察對襲警暴徒開槍的特寫照作為封面圖,標題居然是:非法武力謀殺手無寸鐵者

是什麼讓香港的象牙塔崩塌成恐怖分子溫床?

另一家港媒“立場新聞”,則對暴徒襲擊警察的行為輕描淡寫,用大篇幅的文字和照片描述了警察開槍和暴徒受傷送醫的情節。

而英國《衛報》則發揮了“高超”的剪輯技術。他們移花接木,直接裁減掉視頻中黑衣暴徒試圖奪槍這一至為關鍵的動作,只留了暴徒中槍倒地的畫面。本是襲警搶槍的惡劣犯罪事件,卻變成了警察開槍傷害無辜市民。BBC迅速跟進,發出了一條新聞,標題為:香港警察在西灣河開槍 以實彈近距離擊中黑衣人

是什麼讓香港的象牙塔崩塌成恐怖分子溫床?

該新聞通篇未提事件的前因後果,幾乎只重點談了警察開槍這一個信息點。此後,美國媒體CNN做了個盤點當天香港系列事件的報道。譚主注意到:2分49秒的視頻,只有11秒是有關抗議者暴力的畫面,其餘內容幾乎都是聚焦於香港警方的執法行為。

煽動香港社會的仇恨情緒,渲染暴力,製造恐慌,誤導受眾的思維方式。已經是部分港媒和西方媒體的慣常操作。

此外,還有個小插曲。當天稍晚些時候,美國一不具名高官譴責了港警“不合理”使用致命武力的行為。但言之鑿鑿的他,也許沒看見11月6日的一條新聞:

而美國警方的回應是:

不開槍,或導致更嚴重後果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對前述不具名高官言論的評論是:

“恐怕是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具名發表這樣的言論吧?這再次暴露出他們的是非不分、偽善面目,雙重標準和別有用心。”

對他國雙重標準,對自身問題閃爍其詞,這就是西方一些勢力的“客觀中立”。

事後,對於這位拔槍自衛的港警,有疑似暴力示威者的人在網上揚言:

“可否叫德望手足掟咗佢兩個女落樓”(能否叫“德高望重”的兄弟把他的兩個女兒扔下樓)

類似的威脅言論還有很多。但往往在這時候,港媒和西媒便一片噤聲。在校欺凌港警子女,排擠內地學生、動輒“私了”路人,圍毆愛國市民,打砸愛國店鋪,蒙面示威者們的兇殘暴行,幾乎不會出現在蘋果日報和CNN們的首頁。

是什麼讓香港的象牙塔崩塌成恐怖分子溫床?

這反映出它們的一個慣常手段。如果說一個完整的事實是“A+B=C”,那麼上述媒體的常用手法是:僅僅截取有利於它們的結果“C”,而忽略作為因的“A”和“B”,用局部真實來掩蓋整體虛假,通過議題設置來製造大眾視野的盲區,誤導觀眾注意力。總之,香港的亂局,它們難辭其咎。

深挖產生亂象的土壤,除政經因素外,媒體從業人員資格審核的漏洞也是重要原因。

最近,金東身邊的很多人都感受到:香港新出現了不少自媒體。即使這些自媒體經常只有一個人,但在香港記者協會,他們得到記者證可謂輕而易舉。他認為:

“這些不太規範的、沒有一定審核的(發證)行為,可能造成了香港記者隊伍的混亂。”

由上可知,生產大量煽動仇恨情緒的假新聞,利用記者身份阻礙警察執法的所謂“媒體工作者”,也許都是這樣混進記者行列的。

在這些“媒體工作者”的推動下,香港社會成為了一個大號的“信息繭房”。

就連美國媒體,也開始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彭博12日的一篇報道就指出,示威的支持者經常會妖魔化警察和政府的表述。而這篇報道的題目就叫:香港已經謠言和假新聞“淹沒”

是什麼讓香港的象牙塔崩塌成恐怖分子溫床?

佔據香港社會輿論制高點的媒體為了收視率與閱讀量,利用了其自身屬性中的社會影響力,為本已存在的仇恨言論推波助瀾,迎合煽動了社會極端情緒,而極端情緒又成為了仇恨言論產生的溫床。如此惡性循環,在香港社會製造了“迴音壁效應。”

迴音壁之中,香港的下一代逐漸迷失。 謊言重複一千遍會成為真理,被激進思想誘導的示威者們,正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救救香港下一代

校園裡教育缺失,校園外戾氣充斥。

被港獨思想裹挾的暴力示威者,讓香港的大街小巷混亂不堪,嚴重衝擊了正常的社會秩序。激進思想進入學校,很多年輕人被自己腦海中浪漫化了的“自由民主”幻象欺騙、自我綁架,不斷推高暴力邊界。

“象牙塔”如今已經變了質。

昨天,很多在香港讀書的內地大學生都在逃離香港。美麗的校園,如今已經容不下一張平靜的課桌。當初懷著一顆憧憬的心來這裡求學,而今天,你可能被暴力,只是因為你是內地人。這絕不是一般的撕裂。這樣的環境下,將培養出怎樣的一代香港人?細思極恐。

說實話,看到這樣的一幕幕,譚主感到非常痛心和揪心。譚主的朋友、一位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生,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段話:

是什麼讓香港的象牙塔崩塌成恐怖分子溫床?

是的,救救香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