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3.0版”改革再推204項新任務

繼本市此前推出的兩輪優化營商環境政策之後,被稱為“優化營商環境3.0版”的新一輪改革政策11月12日正式發佈。記者從當天北京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3.0版改革主要包括12大方面204項任務,改革力度更大,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更強,改革透明度和參與度也更高。

世界銀行剛剛發佈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排名大幅躍升至31位,北京作為樣本城市得分78.2分,相當於位列全球第28位,超過日本東京。

2017年以來,全市56個部門和16個區全力以赴推進1.0版、2.0版改革任務落地見效,3.0版則將紮實落實本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對標國際前沿和國內最好水平,爭取國家改革在京先行先試,力爭在關鍵環節和難點問題、“互聯網+政務服務”、綜合窗口建設、“四減一增”、事中事後監管、政務科技場景應用和法制建設等七個方面取得突破,並從三個維度進行任務安排。

“放管服”改革標準只高不低

圍繞“簡政放權、公正監管、優化服務、強化責任”,3.0版將涉及地方政府的68項任務全部納入改革,有些改革任務內容更深入、標準更高。如,國家要求企業開辦時間壓減到3個工作日以內,本市目前已實現1個環節、1天辦結;國家要求將燃氣報裝時間壓縮至16個工作日以內,北京已將辦理時間壓縮至4個工作日以內,並在此次改革中進一步將把其他項目用氣辦理時間壓減至8個工作日以內;國家要求不動產登記時間壓縮到5個工作日以內,北京今年也已實現1個環節1天辦結。在此基礎上,在海淀區探索利用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辦理不動產登記,試點實行“智能秒批”,徹底改變了百姓連夜排隊、現場取號、多次跑路的現象。

聚焦短板、難題對症下藥

3.0版改革圍繞市場主體反映集中的審批手續多時間長、融資難融資貴以及知識產權保護、招投標管理等領域的26項問題,對症下藥、精準施策,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跨境貿易、知識產權保護、招標投標等7大重點領域推出101項改革措施。如,在辦理建築許可方面,在試點區域內對符合條件的投資項目,由企業按照政府公佈的標準做出承諾,變“先批後建”為“先建後驗”,進一步減少政府審批,企業決策有了更大自主性;在融資續貸方面,通過設立北京市企業續貸受理中心,企業只要在貸款到期1個月前提交續貸申請,10個工作日內就能完成審批,續貸前無須過橋資金,及時有效保障了小微和民營企業資金需求。

再推600項“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

3.0版改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聚焦與企業經營密切相關的融資稅收、法治保障、政務服務、創新創業等6大領域推出117項改革措施,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如,在政務服務方面,目前90%的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可辦,70%以上的市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在綜合窗口辦理,80%的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統一進駐服務大廳辦理,200餘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在此基礎上3.0版改革要求市區兩級將各推出600項“最多跑一次”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將企業群眾辦事平均跑動次數由目前的1.5次壓縮到0.3次以下。

據悉, 3.0版改革邊制定、邊推進。目前,已有52項改革任務完成,如精簡辦事材料比例達到60%、壓縮行政許可承諾時限達到法定時限55%以上等目標均已實現。

本報記者 郭彥

歡迎您提供新聞線索,熱線:182015816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