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教育的“短板”——懷化市五屆人大常委會聚焦全市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綜述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今年全市“兩會”全票通過了《懷化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加快縣鄉村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的決定》,市委市政府將加快縣鄉村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各項工作納入縣(市、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年度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市人大常委會把決定貫徹執行情況作為今年監督工作的重點,目的就是推動市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补齐教育的“短板”——怀化市五届人大常委会聚焦全市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综述

分組審議現場

“全市要大力推行‘縣管校聘’改革,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學校人’變為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10月29日下午,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王世傑在分組審議全市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工作時說,有了好的機制,才能引導教師盡責盡業,發揮作用。當天,市五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二十七次會議,在分組審議現場,常委會委員和列席會議的代表們一致認為要持之以恆補齊全市教育“短板”。

委員們這麼說

“現在已經放開二孩政策了,人民群眾對教育的嚮往和不平衡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凸現,這就需要政府更加重視,把教育問題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劉志清指出,還是那句話——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李純光直言,師資配置不均衡、學前教育欠帳比較多。他建議,教育佈局要科學合理,避免浪費資源。辦學規模要實事求是,有些可以超前,但要適度,不能搞一刀切。

常委會委員紛紛指出,我市致力於教育發展,以人民代表大會名義作出決定決議,更加具有人民性、權威性和強制性,更加具有法律效力和普遍約束力,本行政區域內任何國家機關、政黨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公民都必須遵守和執行,面對重重困難,唯有攜起手來,結合實際,迎難而上,方能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的美好向往。

市人大這麼“看”

在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市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提交了《關於全市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在此之前,市人大教科文衛委深入沅陵、漵浦、靖州、鶴城、洪江市等地及市教育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建局等部門,進行了深入調研。

《報告》對市人民政府推進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所做的工作予以肯定。其中,對沅陵縣縣級領導和96個機關單位聯繫城鄉所有學校、鶴城區等建立思政課名師工作室、漵浦縣將薄弱學校設為優質學校分校以強帶弱共同提高等具體措施予以點贊。《報告》同時指出了部門協同抓教育力度不夠、師資配置仍不均衡、小區中小學校幼兒園配建不足、辦學條件有待改善、學前教育欠賬較多等具體問題。

此前,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55次主任會議指出,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工作作為市委重大決策部署,要引起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做好貫徹落實。要科學合理佈局教育資源,改善教育辦學條件,培育全民教育情懷。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則明確指出,由於歷史欠賬多,教育底子薄,鄉村教育仍然是我市教育工作的“短板”,全市上下要持之以恆的補好這塊“短板”。

市政府這麼做

圍繞《懷化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加快縣鄉村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的決定》提出的有關要求,市人民政府逐一對照開展工作,列出了八個方面的具體工作清單。

清單顯示,在完善教育優先發展工作機制上,市人民政府出臺了《關於推進鄉村小規模學校、鄉鎮寄宿制學校、教師週轉宿舍建設等重點工作的實施方案(2019—2020年)》,將教育重點任務分解到縣,分解到年度。在關於“建強校長教師兩支隊伍,優化城鄉師資配置”方面,市人民政府明確了實施三年行動計劃,並出臺《懷化市強化縣鄉村教育均衡優質發展人才支持九條措施》,今後3年每年為縣鄉村學校補充1000名以上教師。

值得一提的是,主城區計劃年底前完成城區教育三年(2019—2021)專項規劃。為規範主城區住宅區配套中小學校幼兒園建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會同市教育局正在擬製《懷化市城市規劃區住宅區配套中小學校幼兒園建設暫行辦法》,10個縣市區實質啟動城區教育佈局專項規劃制定工作。

針對存在問題,下階段,市人民政府將重點解決學校教師減負工作任務艱鉅,各類活動進學校過多過濫;城區小區配套校園建設落實不到位,配建幼兒園整治工作沒有達到時序要求等問題,著力抓好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破解教師編制不足、教育規劃等工作,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繼續努力。(記者 李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