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縣文旅廣體局扶貧工作隊:把脈貧困村 稻蝦拔窮根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3日訊(通訊員 劉青 周瑋瑋 記者 龔柏威)“幫扶隊來了之後,幫我們買種子、蝦苗,幫我們解讀政策,制定脫貧計劃,日子好起來了,多虧了他們!”11月13日,南縣浪拔湖鎮牧鹿湖村村民劉洪章充滿感激地說。

2017年南縣文旅廣體局派駐扶貧工作隊,來到了浪拔湖鎮牧鹿湖村。“才來兩個月時間,他們就走遍了全村24個村民小組,每家每戶他們都走到了。”牧鹿湖村支書劉鳳祥說,剛開始,有群眾不理解、不配合工作隊的工作,還有人說他們是在作秀。

工作隊隊長李飛躍下定決心,一定要和隊員們真正“走到老百姓中去”。工作隊每天到農戶家拉家常,宣傳政策。一來二去,與當地村民逐漸融洽起來,也讓貧困群眾對脫貧致富信心滿滿。

“精準扶貧不能只給錢,要更重視‘造血式扶貧’。”李飛躍說,駐村幫扶隊摸清產業發展是該村的薄弱環節。他們主動上戶,與群眾積極溝通,鼓勵貧困戶發展產業,並帶領大家走出去學習技術,做實地勘察,引進適合的產業發展項目。他們全心全意跟進產業全過程,墊付苗種費用,尋求銷售渠道,真正解決貧困戶的後顧之憂。一體化的幫扶模式帶來了新氣象:牧鹿湖村共有27戶貧困戶發展稻蝦種養,3家貧困戶養殖大雁和家禽,貧困戶形成抱團發展的良好氛圍。

以往偏遠落戶的牧鹿湖村如今變得漂亮了:路寬了、燈亮了,稻蝦種養拓寬了農民致富路。該村現已脫貧278人,2019年擬脫貧82人。李飛躍說,接下來要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在防範返貧、提高質量上下功夫:要進一步發展農村產業,完善好產銷服務;要以鄉村振興的措施來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切實增強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