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被美拉入黑名單後,海康威視兩董事又遭證監會調查

原標題:大白馬爆雷?繼被美拉入黑名單後,海康威視兩董事又遭證監會調查!

一波未平一波起。

被稱為深圳市值“一哥”的海康威視也能出事。

一個月前,這家視頻監控市場的“扛把子”、A股上市公司中的“優等生”剛剛被美拉入“黑名單”,成了特朗普心目中的第二個“華為”。

11月13日晚間,又有消息傳來,三位創始人中的兩位遭證監會調查。

根據公告,公司董事胡揚忠、龔虹嘉兩天前收到證監會通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

財富君隨即撥通海康威視董秘電話,但是,一直未被接通。

很快網上就有一則消息傳出來,海康威視(002415)董秘黃方紅回應稱,“龔總因為公司業績比較好,所以給員工一些激勵,但是沒有向市場披露。不是針對公司的,是對董事個人的調查,具體的結果還要看證監會。”

董秘說的這位龔總就是龔虹嘉。

據天眼查資料,胡揚忠為海康威視總經理、董事,2008年6月至今擔任海康威視董事職位。

另一位被立案調查的龔虹嘉,除了在海康威視擔任副董事長、董事職位外,還在富瀚微擔任董事、中源協和擔任董事長,同時在擬申報科創板上市的芯原微電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中擔任董事。

继被美拉入黑名单后,海康威视两董事又遭证监会调查

說起海康威視的三位合夥人,真是淵源頗深。

1986年,陳宗年和胡揚忠從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系畢業。與陳宗年的技術+管理路線不同,胡揚忠是純技術路線。

他帶領團隊從視音頻壓縮卡入手,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2001年的冬天,陳宗年和胡揚中放棄事業單位的“鐵飯碗”,脫離事業編制,初創“浙江海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很快,他們又將同樣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香港校友——龔虹嘉,拉入了團隊。2001年11月,作為戰略投資人,龔虹嘉出資245萬元,與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控股的浙江海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了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根據公司三季報,龔虹嘉大約持有3.13億股,為海康威視第4大股東,胡揚忠大約持有4554.66萬股,為海康威視第9大股東。按照海康威視11月13日收盤價34.21元每股計算,胡揚忠個人持股量對應的市值為62.26億元,龔虹嘉個人持股量對應的市值為429.34億元。

继被美拉入黑名单后,海康威视两董事又遭证监会调查

天眼查數據顯示,胡揚忠還同時持有新疆威訊投資管理有限合夥企業和新疆普康投資有限合夥企業股份,前述兩家公司在海康威視的三季報中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大股東。

龔虹嘉不僅與胡揚忠是同事關係,並且與胡揚忠所持股份的新疆普康投資有限合夥企業的有限合夥人陳春梅,還是夫妻關係。

如此縱橫交錯的關係確實有點讓人眼花繚亂。

小知識:什麼是信披違規?

根據專業人士的說法,違規信披行為總體可分為兩類:

第一個是主動的信披違規。它指的是信披義務人實施積極的欺詐事項並將其披露於外部,做出虛假或誤導性的陳述,常表現為財務造假等行為。

另一個是消極的信披違規。通常表現為信息披露的重大遺漏或延遲。

財富君查閱相關法律,根據《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對違規的發行人、上市公司或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的頂格處罰為60萬元,責任人員頂格處罰為30萬元。

此次,證監會只是對兩位董事進行調查,具體結果還需等待。

但此事還是可能對短期股價形成一定的影響。

畢竟,當前A股市場的情緒很脆弱,即便是大白馬,也可能被潛在負面消息搞得股價出現短暫波動。

不過,如果只是信息披露問題的話,對於這個A股的優等生來說,公司具體的經營和前景應該不會受到什麼影響;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也不會隨便拋棄優質公司。

明天開盤,海康威視低開已是大概率事件,後續走勢如何,讓我們靜觀其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