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送肉吃,調倉走起

​季節中的空隙

昨天后臺有朋友說到,最近這坑爹行情如果我不聊聊大家可能都不舒服。

其實整體來看,4季度的行情,尤其是三季報出來後,往往都是比較無聊。

這時候是一個比較大的空隙器,年報和一季報往往在明年年初的時候出,企業的信息披露也會比較少。

這種背景下,市場對於企業的看法,很多時候就會是三季報或者是今年一貫以來的邏輯延續,除非某些特殊催化劑。

所以,三季報行情後的幾個月,我們對於市場的期望也不應該太高。

這是我對於近期行情給大家做的一個簡單總結。

不過,當前的行情其實很有意思,有意思的地方是整個市場情緒跟我1314年時候的體驗,實在太像了。

泡沫中的主角

我們先把時間點回撥到1314年,

市場送肉吃,調倉走起

可能很多人對中小創的狂潮印象停留在15年那場瘋牛,但其實1314年的時候,中小創就已經開始起飛了,尤其是創業板。

中小創的起飛,當時有兩個原因。

從業績背景來看,當時有企業定增併購坐高業績的因素,不過更關鍵的,是市場對於中小創給予的上漲理由——“新經濟”

定增併購產生的注水業績要產生惡果,在這兩年才逐步體現,所以上一年很多人明明看著中證500已經去到歷史極值,但還是往下跌。

不過這後果在1314年的時候根本不會有人注意,大家都在“新經濟”的狂歡裡。

所以,一個板塊的行情盛宴,往往有兩部分組成,

一點是“業績支撐”,比較持久的行情背後是要有一定的業績支撐,1314年中小創那波注水業績整體延續了3年左右的時間。

另一點就是“高大上的名堂”,中小創當年行情的名堂,就是“新經濟”。

我們把時間撥回到現在,

大家就會發現,“核心資產”成了當前的“名堂”。

從今年的走勢來看,今年這波核心資產的結構有點意思,

市場送肉吃,調倉走起

上述四個部分共同構成當前市場共識中的“核心資產”,這次的板塊行情跟1314年不一樣,消費、科技、醫療這幾大板塊的企業,恰好是各自重點分佈在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指三個板塊裡。

特別是中證500,今年中證500比其他中小盤的SMART BETA策略跑得好的原因,就在於18%的信息技術板塊佔比。

市場送肉吃,調倉走起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上述三大主流板塊今年的淨利潤增長整體都不錯,這符合我上面所說的業績背景。

但大家如果細緻看ROE,就會發現相對具備支撐能力的品種,其實還是消費

而醫療和TMT板塊的ROE跟當前的估值相比已經對不上,也就是說他們背後的業績水分,其實是相對較大的。

當然,這是否代表著消費板塊就配得上當前的估值?

被偏愛的消費

跟其他幾個板塊相比,消費股的估值似乎顯得不高,而且消費股的名堂有很多,一是“高ROE”,二是“高現金流”,三是“市場穩定永續”。

這三個條件結合起來,買消費股,尤其是買白酒股,就顯得非常無敵。

在這基礎上,當前市場有一個非常重要且流行的邏輯,外資對消費股願意給出高溢價持續買入

因為外資對確定性追求高而對增長率要求相對低。

然後很多人進一步用港股的估值結構來做對比,從港股來看,很多龍頭消費股的估值都不低,比如維他奶,

市場送肉吃,調倉走起

維他奶當前PE高達49,但與此相對的,維他奶這兩年的淨利潤,幾乎沒有增長。

從上表大家也能看出,維他奶的估值變化和股價變化幾乎重合,說明股價的上漲本質上是估值推動。

這裡就產生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港股的估值體系整體已經相對成熟穩定,但消費股的維他奶的估值卻是這兩年才上來

這某種程度上反映一個情況——外資的估值偏好或許是變化和波動。

所以,當前的這種偏好究竟會維持到什麼時候,我並不知道。

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當業績一遍又一遍地對投資邏輯證實或證偽後,反轉往往就在不經意間來到。

涅槃中的鳳凰

基於上述邏輯,白馬組合在當前考慮進一步集中持倉,把券商和家電雙雄的倉位去掉,加到保險的平安太保和中國建築上。

這一下也憋了挺久了,這種性價比差距當下已經足夠大。

市場送肉吃,調倉走起

最新組合基本集中到當前A股最不被看好的幾個品種裡,另外保險板塊港股當前的機會依舊大得多,有條件的朋友還是建議配置港股。

1314年的時候,A股大藍籌的六大板塊,銀酒保基藥地,集體被拋棄,其後有1617的狂潮。

當前藍籌板塊格局已經發生劇烈分化,財務模型完美的消費板塊獨樹一幟,而其他板塊則被反覆打壓。

貴棄如糞土,賤取如珠寶。

投資,僅此而已。

......

1.先說個特別重要但市場忽視的消息,國資委發佈了一個重要文件《關於進一步做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提高股權激勵的授予數量佔比。

這意味著國企改革又向前邁出一大步,當然我的聚焦點不在於說挖掘國企改革概念的企業,而是這種傾向市場化的操作,是更有利整個社會效率運作的提升,從而影響整個經濟。

這消息的類型也是我週日提到的影響深遠但作用緩慢的那一類。

2.深圳取消144方以下房子的豪宅稅,直接利好深圳二手房交易,至於後續影響得再看看,因為相比起限購解除來講這個消息只能算是一個安撫市場的信號。

3.北京土地出讓方面不再“商用搭住宅”,住宅用地及商辦用地會分開供應。這個政策初步來看是針對類似新城的“商業用地勾兌住宅用地”的模式。但考慮到只在北京實施,而新城主力在三四線,所以實際影響不大。

4.明天小牛慢跑繼續定投,定投方案跟上週一樣,基建工程已經先一步加大了配置,港股方面大家別看最近這幾天慘得一比,實際上還挺穩,暫時也沒有加大配置的計劃。

5.最後說說港股,大家真的別慌,業務在內地的港股當前估值被大幅打壓的情況下,不會有任何系統性風險,保險銀行內房板塊依舊非常值得配置

市場送肉吃,調倉走起

市場送肉吃,調倉走起

市場送肉吃,調倉走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