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智利成為了國際輿論的焦點,首都聖地亞哥因為地鐵票價上漲(約人民幣0.3元)引發了一系列群眾抗議騷亂。

騷亂導致原計劃在智利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論壇(APEC),以及12月份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5次協約方大會(COP25)被迫取消。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智利騷亂

智利這個國家本身就擁有眾多引人注意的地方。復活節島的神秘石像吸引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遊客,車釐子成為中國新高端水果的代表之一。不過,智利最引人矚目的,還是南北狹長的國土。

翻看南美洲地圖不難發現,智利東西跨度非常小,但南北跨度非常大。東西平均跨度只有180公里,東西跨度最窄處97公里。但智利北起阿塔卡馬沙漠地區,南抵火地島,地跨39個緯度,南北跨度可達4270公里,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南美洲地圖,智利南北狹長,東西狹窄

南北狹長,東西短的國土,宛如一條蛇橫亙在南美洲。那麼,智利的“蛇形”國土是怎樣形成的?


一、智利國家的誕生

智利的版圖既離不開地理因素,也離不開歷史因素。1492年,當哥倫布的船隊到達美洲之後,西班牙和葡萄牙就迫不及待在新大陸建立了殖民地。其中,除巴西劃給葡萄牙之外,南美大陸大部分地區均歸屬西班牙。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西班牙,葡萄牙佔領美洲大陸的示意圖(藍色為西班牙勢力範圍,綠色為葡萄牙)

為了方便管理龐大的殖民地,西班牙將美洲劃分為新西班牙、新格拉納達、秘魯、和拉普拉塔四個總督區。除了新西班牙在北美大陸之外,其餘都在南美,智利則屬於秘魯總督區。

但在行政劃分中,秘魯總督區被拉普拉塔總督區一分為二,因此,直接管理智利的難度較大。為了方便統治,1778年,西班牙單獨設立了智利都督區。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秘魯總督區被一分為二

受地形的影響,智利都督區已經形成了南北狹長的地理特徵,但當時的南北跨度只有今天的一半,這就是智利的國家原型。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西班牙南美殖民地,智利都督區是在秘魯總督區(被拉普拉塔總督區一分為二)基礎上劃分出來的

在當時,西葡殖民者依靠當地的黃金及熱帶經濟作物大發橫財,殖民地人民依舊貧困。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美洲人民的反抗。但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美洲人民的起義迅速被西葡殖民者鎮壓了。

18世紀末,北美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鼓舞了美洲人民反抗的信心,智利自然也不例外。1810年9月,智利人民罷免了西班牙駐智利都督,智利獨立戰爭爆發。

獨立戰爭初期,西班牙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迅速打敗了智利軍隊,智利獨立進程受到重創。但最初的失敗沒有打擊他們的信心,在聖馬丁和奧希金斯的帶領下,他們重創了反撲的西班牙軍隊。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智利獨立領導人奧希金斯

1818年,智利宣佈建立共和國。與其他美洲國家不同,智利的獨立就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問題。智利的國土只有今天的一半長,僅僅分佈在安第斯山以西的狹窄沿海地帶。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脫離西班牙獨立後的智利領土(黃色),南北只有今天的一半


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安第斯山,即便是利用現代軍事裝備都難以逾越,更不用說在當時。越過了安第斯山,山脈以東則大部分是阿根廷的地盤,當時智利的實力是無法與阿根廷抗衡的。

為了爭得更多的生存空間,智利只能選擇“向北”和“向南”兩個方向開拓疆域。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安第斯山脈,平均海拔4000多米,它成為了影響智利向東擴張的障礙


二、向北延伸

在當時智利國土的北部是阿塔卡馬地區。雖然該地距海較近,但卻長期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終年乾旱。加上西海岸強大的秘魯寒流起到降溫減溼的作用,使得這裡的降水變得更加稀少。

阿塔馬卡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少的地區,這片沿海地帶形成了沙漠的景觀。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阿塔卡馬沙漠

在西班牙殖民時期,這片沙漠被分別劃在秘魯總督區(獨立後屬秘魯)、拉普拉塔總督區(玻利維亞境內)和智利都督區(智利)。邊境劃分不明,為三國獨立後的爭奪埋下了伏筆。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戰爭爆發前,三國的領土範圍(黃色玻利維亞,綠色為智利,褐色為秘魯)

三國脫離西班牙獨立後,都以穩住國內局勢作為第一要義,沒有對此地展開爭奪。加上這裡乾旱少雨,寸草不生,三國一開始都沒重視這裡。

不過,19世紀60年代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鳥糞和硝石,緊張局勢一觸即發。

鳥糞可作為肥料,提高農作物尤其是糧食作物的產量。而硝石則是製造火藥的重要原料。阿塔卡馬沙漠的戰略價值一下子凸顯出來。智利、玻利維亞和秘魯都希望最大程度獲得這裡的主權。

在此前的劃分中,智利僅分得南緯24度以南的地區,但鳥糞和硝石集分佈在玻利維亞和秘魯境內。因此,智利希望以武力的方式佔領這片土地,實現擴張領土的願望。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硝石,製作黑火藥的重要來源

智利的野心引起了秘魯和玻利維亞的警覺。為防止智利獨佔,秘魯和玻利維亞結成秘密的軍事同盟。

1879年,智利同秘魯—玻利維亞聯軍爆發了南太平洋戰爭。在戰爭中,雙方實力差距懸殊。秘魯海軍因久疏戰陣,戰鬥力很難得到保障。玻利維亞的海軍裝備竟達到忽略不計的地步,陸軍裝備則停留在冷兵器時代。

反觀智利,在得到英國幫助之後迅速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陸海軍。最終,智利大獲全勝。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智利和玻利維亞—秘魯的太平洋戰爭

戰後,秘魯和智利簽訂《安孔條約》,將南部的塔拉帕卡省割讓給智利,又把沙漠最北部阿里卡、塔克納的管轄權交給智利。最終,秘魯只收回了北部的塔克納地區,而阿里卡地區劃給智利。

玻利維亞的命運則更慘,他們把所有太平洋沿岸地區割讓給智利。從此,玻利維亞從一個沿海國家搖身一變,成為內陸國家。沒有海岸線的劣勢,嚴重製約了此後玻利維亞經濟的發展。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玻利維亞在太平洋戰爭喪失的領土,大部分劃給了智利,玻利維亞則成為了內陸國家

奪取了玻利維亞和秘魯的領土,意味著智利完成了向北擴張的一步,也把自己的領土往北延伸到了阿塔卡馬地區。獨立之初的智利南北跨度只有2000公里左右,奪取北部地區之後,國土向北延伸了近1000公里。


三、向南擴展

在向北擴張的同時,智利也開始了“向西”和“向南”的步伐。向西,智利把目標放在了太平洋上的孤島——復活節島。由於復活節島面積狹小、遠離大陸,而且缺乏列強們感興趣的資源,列強對這座小島並不感興趣。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復活節島的石像

加上覆活節島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智利利用這個契機,不費吹灰之力將“無主之地”復活節島據為已有。

復活節島只是智利擴張領土的一道開胃菜,它們把擴張的目標主要放在了南部。

與復活節島類似,南部也屬於“無主之地”。在西班牙殖民者到來之前,馬普切人就生活在比奧比奧河以南的谷地。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康塞普西翁,智利第二大城市,僅次於首都聖地亞哥,是比奧比奧大區首府。該大區以比奧比奧河命名

由於受地形和氣候的影響,馬普切人一直過著漁獵生活。直到西班牙殖民者之前,馬普切人一直過著氏族生活,經濟發展水平低於北部的印第安人。

落後就面臨著被吞併的危險,但馬普切人卻依靠山地作為屏障,一次次擊退了其他入侵者。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驍勇善戰的馬普切人

16世紀初,西班牙殖民者佔領了智利中北部之後,繼續南下進攻比奧比奧河以南的馬普切人。馬普切人再一次發揮了自己驍勇善戰的本領,打退了西班牙的多次進攻。

這裡地處高緯度地區,氣溫相對較低,不適合熱帶經濟作物的生長,西班牙在多次進攻未果的情況下,放棄了比奧比奧河以南的地區。

1818年,脫離西班牙獨立的智利,也迫不及待地希望把奧比奧河以南的地區納入自己的領土。與宗主國西班牙相比,智利採取了鼓勵移民的方式,不斷增加智利人的比重。智利人帶來先進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斷蠶食著馬普切人的土地。

與西班牙相比,智利對取得這片土地的願望更加強烈。智利在此遷入移民之後,就把軍隊開到了這裡。

縱使再善戰,馬普切人也難以抵抗智利軍隊的攻勢。

智利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吞併了馬普切人的土地,把國土又向南延伸了1000多公里。


四、同阿根廷劃定界限,拼圖完成

阿根廷對智利國土形成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阿根廷和智利國土爭奪的第一次交鋒在19世紀中葉。起初,智利希望將安第斯山脈東麓的巴塔哥尼亞佔據。這樣智利就可以成為一個同時佔有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國家。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安第斯山脈

但是,智利向東部擴張卻隔著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安第斯山脈。同樣脫離西班牙獨立的阿根廷也對巴塔哥尼亞覬覦已久。1870年以後,阿根廷捷足先登,將巴塔哥尼亞高原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巴塔哥尼亞高原位置,1870年左右成為了阿根廷的領土

與阿根廷這個南美大國相比,智利的兵力並不佔上風,又面臨著嚴峻的軍備補給問題。因此,智利放棄了巴塔哥尼亞高原。

放棄巴塔哥尼亞高原,智利開始沿著安第斯山西麓一路南下,獲取大片土地。同時,阿根廷也開始“向南”。

當安第斯山以東和以西的領土被兩國瓜分完畢後,雙方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放在了大陸的盡頭—火地島。火地島面積4.87萬平方公里,該島緯度高,氣溫低,早期歐洲殖民者都沒有注意到這裡。

1880年在火地島上發現了金礦,刺激了阿根廷和智利獨佔火地島的野心,兩國曾經多次擦槍走火。但由於智利忙於太平洋戰爭,一旦阿根廷與玻秘聯軍聯合,將會導致智利腹背受敵。

出於穩住阿根廷的需要,智利於1881年同阿根廷簽訂條約,火地島主島東部三分之二的地區劃給阿根廷,西部三分之一的地區劃給智利。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火地島劃分,東部三分之二歸阿根廷,其餘歸智利

但兩國就火地島周邊島嶼的歸屬依然沒有解決,尤其在比格爾海峽的歸屬問題上,智利和阿根廷更是互不相讓。

20世紀80年,為了解決近百年的爭端,兩國就比格爾海峽和周邊島嶼的歸屬達成協議,兩國在南部的邊境劃分完畢。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現在智利的國土,蛇狀國土形成

與阿根廷達成協議之後,智利南北狹長的格局基本形成。南北狹長,地跨多個緯度的地理特徵,使得智利擁有熱帶沙漠、地中海、溫帶海洋性、和溫帶大陸性等多個氣候類型。智利利用多種自然帶的優勢,發展不同形式的農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此外,智利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沿岸強大的秘魯寒流把海底的大量營養物質帶到海面,智利利用這種優勢發展港口運輸和海洋養殖業。

國土狹長帶來的優勢,讓智利經濟多點開花。在南美經濟普遍低迷的情況下,智利成為了最健康的經濟體之一。如今,智利人均GDP高於南美的傳統強國阿根廷和巴西。

世界最狹長國家:智利為何南北長4270公里,東西僅有180公里?

▲2017年南美國家經濟對比,智利的人均GDP高於阿根廷和巴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