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評級機構能力建設 做好資本市場“看門人”

加強評級機構能力建設 做好資本市場“看門人”

閆衍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邵鵬璐報道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2018年度企業債券主承銷商和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評價結果,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國際”)連續4年在評級機構中排名第一,國家發展改革委予以表揚。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閆衍。

做好債券市場的“看門人”

中國經濟導報:今年已經是企業債券主承銷商信用評價工作開展以來的第四年,貴公司連續4年在評級機構中排名第一,請問您認為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信用評價工作對債券市場有怎樣的影響?對債券發行人、承銷商及評級機構來說有怎樣的意義?

中誠信國際董事長閆衍:評級機構在信用風險揭示和定價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被稱為債券市場的“看門人”。國家發展改革委2015年啟動的評級機構信用評價工作,彌補了我國評級行業因為發展時間短而在聲譽積累方面存在的不足,這對提升我國評級質量、推動評級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和示範作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信用評價由發行人、投資人、中介機構、專家、監管機構等各級各類市場主體廣泛參與,共同對評級機構的評級結果質量、評級報告質量、評級服務水平、業務開展能力和透明度水平、研究能力、專業能力及勤勉盡責情況等多項指標打分,加權後得到最終評價結果。作為傳遞評級機構綜合素質的強有力的信號,國家發展改革委的評價結果對於發行人和債券承銷商來說,能夠起到甄別評級機構良莠,更好地發揮信用評級的風險揭示和債券定價功能的作用。特別是《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公佈2017年度企業債券主承銷商和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評價結果的通知》首次提出“鼓勵企業在遴選主承銷商和信用評級機構的過程中,充分運用本次信用評價結果,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作用”,彰顯了監管機構希望以市場力量推動形成具有影響力的本土評級機構的決心。相信隨著國家發展改革委信用評價工作的持續開展,一定能夠為本土優秀評級機構創造一個更公平、更良好的外部環境,有助於培育、促進本土優秀評級機構的發展,助推本土評級機構加強內部管理、合規經營,切實提高評級質量,增強評級結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提升本土機構與外資機構競爭的實力。

中國經濟導報:今年貴公司已是第二次被國家發展改革委“點名”表揚,請問這對貴公司來說有何意義?去年的“點名”表揚給貴公司帶來怎樣的影響?

中誠信國際董事長閆衍: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的2017年度企業債券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評價結果中,中誠信國際因連續3年排名第一受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的“點名”表揚,亦是評級機構首獲殊榮;剛剛公佈的2018年度企業債券信用評級機構信用評價結果中,中誠信國際連續4年排名第一而再次受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的“點名”表揚。

在我國債券市場信用風險加速暴露的背景下,能夠得到監管機構和債券市場參與方的高度認可,我們備受鼓舞和激勵。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我們高度重視評級技術、方法、模型研發與更新,高度重視內控管理與合規建設,高度重視宏觀經濟、債券市場、信用風險及評級行業發展等基礎性研究工作,高度重視人才引進與培養的結果。

2018年被“點名”表揚後,市場對中誠信國際的認可度進一步提升。作為評級行業的排頭兵,中誠信國際深感任重道遠,今後將繼續加強技術研發、提升評級質量,加強內部管理、堅持合規經營,維護在市場參與者中享有的良好聲譽,提升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的市場公信力,為債券市場發展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貢獻自己的力量。

“打鐵還需自身硬”

中國經濟導報:2019年以來債券市場信用及違約事件頻發,貴公司在2019年企業債券評級工作中,認為企業債券的評級情況如何?有何特點?

中誠信國際董事長閆衍:2019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繼續支持實體經濟融資,推動企業債券發行規模進一步增長。前三季度企業債券發行總規模同比增長85%,同比增速高於中期票據及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從等級分佈來看,受債券市場信用及違約事件頻發影響,市場投資者情緒普遍較為謹慎。受此影響,新發債券等級重心進一步向上遷移。

從中誠信國際受評企業債券的等級分佈來看,前三季度中誠信國際受評企業債券保持了發行規模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從受評企業債券的等級分佈來看,中誠信國際受評企業債券中等級較高的AAA和AA+佔比更高。從發行利率來看,前三季度中誠信國際受評的AAA、AA+和AA等級企業債券平均發行利率整體低於市場平均水平,成本優勢明顯。整體而言,中誠信國際受評企業債券信用資質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同時由中誠信國際受評的高等級企業債券發行成本上優勢較為突出。

中國經濟導報:在風險防控方面評級機構發揮了怎樣的積極作用?未來貴公司在風險防控方面又有哪些新舉措?

中誠信國際董事長閆衍:評級機構在揭示信用風險、提高市場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對稱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受宏觀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債務集中到期、資管新規出臺導致企業融資渠道收緊等因素影響,我國企業債券市場信用風險加速暴露。這給發揮風險預警和風險揭示作用的評級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更加有效地防範債券市場風險,中誠信國際將繼續秉承“客觀、中立、公正”的原則和操守,一如既往地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一是強化品牌意識和自身能力建設,不斷提高評級質量。“打鐵還需自身硬”。中誠信國際將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評級技術體系和評級檢驗過程、檢驗方法,增強評級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向資本市場展示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

二是完善內控制度與合規建設。中誠信國際將根據監管部門的意見和要求,結合實際工作,進一步加強規範化、制度化管理,提高業務合規性。

三是加強對受評對象的跟蹤,提高風險預警的及時性。企業信用質量會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在當前風險加速暴露的時期,評級機構要格外重視對受評對象的跟蹤,特別是藉助大數據、隱含評級等新技術、新手段,及時預警可能的風險。

四是加強與外部交流溝通,增強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有效性,做好事前風險揭示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