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國路漫漫?為何說巴西始終與超級大國無緣?

上官馨雪


如果你把東亞三國中日韓,歐洲各國,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排除在外,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不靠譜的國家居多,靠譜的國家比較少,拉美地區不止一個巴西,很多國家都是類巴西的情況。

以巴西為例,彈劾總統,逮捕前總統,國家博物館被燒,官員出訪被發現藏毒,監獄騷亂,想想當年的巴西還是金磚國家,一瞬間從金磚變成了板磚。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爾到達巴西,開始了巴西近代化的過程。巴西的資源特別好,有大批的可以出口的產品,巴西在葡萄牙語裡面的意思就是“紅木”,早期的出口品就是巴西紅木。

1630年,荷蘭人奪取了巴西,開始種植甘蔗。

1654年,葡萄牙奪回巴西,繼承了這片種植園,不但種植甘蔗,還種植菸草,出口到非洲部落交換奴隸。

17世紀末,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地區發現了黃金,巴西開啟淘金時代,大量人口湧入巴西,18世紀,巴西引進咖啡種植,19世紀中葉掌握了全球一半的咖啡種植。


誰也沒想到這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拿破崙,拿破崙太猛,打下來整個歐洲,作為宗主國葡萄牙都滅國了,葡萄牙王室只好遷都到巴西,1821年拿破崙去世,葡萄牙王室又回到葡萄牙,但是王子佩德羅留在巴西攝政,佩德羅後來居然造反,自立為皇帝,建立巴西帝國,巴西獨立----這種王子造反當皇帝獨立的,還真少見。葡萄牙也沒有和巴西打起來,畢竟當皇帝的也是自己兒子。


巴西工人在提取橡膠


1880年亞馬遜雨林地區開始種植橡膠,實際上巴西發展到這個地步,已經可以看出來了,巴西到現在為止都沒有什麼像樣的工業,全是種植園經濟,巴西是和歐洲聯繫緊密的國家,而不是像中國一樣,而即便是當時的中國都開始了洋務運動,巴西還在渾渾噩噩。


巴西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配合歐洲和北美的工業化,橡膠是為了給歐洲和北美提供原材料,咖啡是為了滿足北美和歐洲日益龐大的中產階級生活的需求。


美國和巴西有一個重大不同在於,美國北方是工商業經濟,南方為種植園經濟,在南北戰爭後,代表工商經濟的北方打敗了種植園經濟的南方,因此南北戰爭絕對不能僅僅以解放黑奴的角度去看。但是整個巴西都是種植園經濟,莊園主長期把持巴西中央和地方權力。

於是巴西的經濟幾乎全部依賴於世界原材料,原材料上漲,巴西經濟就好,原材料下跌,巴西經濟就差。


巴西總統瓦加斯


而這種莊園主經濟直接導致巴西的中央和地方割裂,中央有軍人把持,地方是莊園主把持,終於原材料下跌的時候,軍人推翻了政府,建立了軍政府,推舉瓦加斯出任總統,瓦加斯在任期間,大搞工業化,採礦,石油,鍊鋼,電力和化工,就是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


二戰剛結束,軍政府再次造反推翻了瓦加斯,此後巴西處於極度動盪時期,期間八個總統全部沒有做滿任期,1969年,推舉梅迪西擔任總統,此後巴西由於在西方的支持下,GDP增長率非常快,每年達到11.4%,巴西的工業化過程中沒有能很好的保護民族工業的發展,過於依靠外資,巴西本國的工業品競爭力低下,國內市場被外國商品佔據。


巴西世界第一的貧民窟


由於巴西地方和中央的割裂依然存在,中央缺乏徵稅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地方勢力強大,因此巴西政府的運轉基本上是靠借錢,底層人民並沒有受益,大批的巴西農民被徵收土地後沒有得到補償,進入城市後形成了現在巴西世界第一的貧民窟。


1985年,巴西開始民主化,80年代正是新自由主義風行的年代,民主政府上臺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和絕大多數發達國家一樣,開始了去工業化,發展重心落在了大宗商品出口,比如說蔗糖,咖啡,大豆,礦石和石油,到現在巴西的大宗初級產品佔出口額的50%,經濟多樣性貧乏,嚴重依賴全球經濟表現。


說句不好聽的:全球有相當多類似於巴西這種國家,比如說智利是出口銅礦石的,基本上是依靠著中國來過生活,由於中國是高度工業化國家,中國對於大宗商品的需求世界第一,因此中國的需求旺盛,則那些大宗商品出口國就順風順水,中國的需求下跌,所有的這些大宗商品出口國的大宗商品價格全部跌為熊市,經濟疲軟。

最近智利的問題其實和巴西沒什麼兩樣。


當大宗商品出口越來越多,外匯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很簡單,推高幣值導致進口增加出口減少,外國商品進口比重越來越高,90年代的外國商品比重為56%,現在為72%,巴西製造業慘不忍睹。

因此巴西就出現世界特別奇怪的現象: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應該是以製造業為主,而對於拉美包括巴西來說,居然是以服務業為主的,而由於製造業不振,導致巴西的服務業只能在很低的水平運行。


這就是今天巴西的現狀,不僅僅是巴西,這是整個拉美地區的問題,今天智利的新聞是聖地亞哥騷亂, 智利人把聖地亞哥的一個天主教堂的耶穌像拖出來燒了。


一個連基本的製造業都無法自立的國家,談什麼超級大國?


李建秋的世界


巴西是金磚國家,是人口較多的、有發展潛力的、發展中國家。地緣政治的關係,巴西的國際政治影響力侷限於南美,與超級大國要求還遠。

巴西人口2億,GDP1.9萬億美元 ,這個經濟總量無法像超級大國那樣投入資金完成目標任務。這個GDP總量比韓國略微多一點而已。

巴西工業水平一般,沒有特別高精尖產品;礦產資源、林業資源、農業產出能力才是巴西的優勢產業;軍事能力一般化,沒有出擊其他地域的實力。

巴西人講葡萄牙語,巴西人口中47.3%的為白種人,43.1%為混血種人,7.6%為黑人,2.1%為亞洲人,其餘則為印第安人和其他黃種民族。民族關係和諧。

巴西足球一流,籃球、排球也是世界強隊。桑巴舞獨樹一幟,狂歡節非常具有感染力。巴西人時尚感十足,人民樂觀自信。

假以時日巴西可以成為發達國家,他們沒有難以逾越的困難,他們暫時不尋求成為超級大國反而可以集中精力發展自己。


雲端美


其實很簡單,經濟的不同階段會給各個國家不斷的考驗和壓力,所謂的小龍也好,金磚也罷,無法面對的結果絕對絕對不是停滯不前,而是退步和進一步的退步。

巴西的問題很簡單,所有經濟無法長足發展的國家面對的宏觀問題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很大區別

1.經濟的獨立性

2.市場的獨立性

3.產業結構的合理性

4.金融業的獨立性

5.生產力的合理性

6.經濟發展的理論基礎

還有很多問題,但是在經濟發現的不同階段,能夠發現並且準備好解決問題的方案實際難做到。所以很多的經濟體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偏差,就不要說巴西這樣的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的國家了,受制於資本和個人利益左右的經濟要想有好的發展,難度實在太大了。

還談什麼超級大國,簡直莫名其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