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來的新“親戚”,讓洪江區的村民倍感溫暖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3日訊(楊雪暢)“謝謝各位鄉親,以後我們還會回來走親戚的!”在依依不捨中,省委黨校第57期中青二班第四黨小組的十名學員乘車離去,但茅頭園的村民不會忘記這幫省城來的“親戚”。

省城来的新“亲戚”,让洪江区的村民倍感温暖

時間回到5天前,當時茅頭園村村民舒宗旺正在家門口打掃衛生,只見路旁停下一輛大巴車,從車上下來幾個面帶笑容的年輕人徑直向他走來。“老鄉,我們是省委黨校中青班的學員,這次特意來咱們村裡頭學習的,你就把我當親戚,有什麼困難儘管說,我們一起幫助解決……”省委黨校中青班學員賀熊與他親切拉起了家常。

從11月4日開始,湖南省委黨校中青班的學員,來到洪江區桂花園鄉茅頭園村開展體驗式教學。從來的第一天,這十名學員就在村裡頭安了家,還和村民們認了“親戚”。學員們食宿農家,作業田頭,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結民親、聽民聲、訪民苦、解民憂。

洪江區桂花園鄉茅頭園村是懷化市第一批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全村以糧食、柑桔為主導農業產業。省委黨校中青班的學員一邊瞭解村裡的基本情況,一邊在琢磨:村民在盼望什麼?如何發展村裡集體經濟?如何讓村民收入更高?鄉村振興還需要哪些好創意?帶著這些問題,省委黨校中青班學員和村幹部、扶貧隊隊長及群眾代表拉起了家常,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老村長,你對村裡發展經濟有什麼好的建議”,在茅頭園村老村長向培餘家裡,省委黨校中青班學員與老村長拉家常,徵求他對村裡發展的意見和建議。“黨的政策好呀,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了,就是希望我們這裡的扶貧產業再擴寬點渠道,讓全國人民都能品嚐到我們這裡的‘山果甜’。”面對這幫省城來的新“親戚”,老村長全盤托出了自己的想法。學員一邊認真聽,一邊詳細記,並不時與老村長探討。就這樣,通過與村民們“拉家常”,這幫省城來的“親戚”收集到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和意見。

貧困戶向開松家裡種了幾畝紅薯,雖然今年收成好,但全家只有他一個勞動力,根本無暇顧及。得知情況後,這幫省城來的“親戚”二話不說,拿起鋤頭、鏟子就奔向紅薯地,割藤,扎葉,開挖,等到一筐筐紅薯搬進了向開松的家門,大家臉上都樂開了花。

貧困戶向培福家裡雖然脫了貧,但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四口全靠他一人養活,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不要難過,困難是暫時的”,中青班學員來他家“走親戚”了,不僅送來了慰問金,還出點子幫助向培福發展產業,鼓勵他克服眼前困難,振作起來,早日渡過難關。

為了幫助茅頭園村更好地進行新農村建設,學員們還帶來35萬元的項目資金,用於支持茅頭園村淘金衝村道道路項目建設、水利設施維護和基礎設施建設,幫助村裡解決了沉積已久的難題。

晚上,村部文化廣場內熱鬧非凡,原來是村民們邀請學員們跳竹竿舞,大家手拉手,和著歡快的節奏,一起享受著勞動後的快樂,更一起享受著新農村的幸福生活 。就這樣,這幫省城來的“親戚”天天與村民累在一起、樂在一起,打成了一片。

駐村入戶期間,全體學員不僅融入農村生活,與群眾以心換心,從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中,體會群眾所思所想、所憂所盼、所急所需;同時還來到洪江區地下黨支部舊址,通過觀看視頻、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觀閱大批珍貴歷史遺物,緬懷無數先烈,接受主題教育的洗禮。雖然只有短短5天時間的相聚,但是學員們和老鄉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學員們帶著“初心”來,經過在田間地頭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的磨礪,收穫的“初心”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