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縣建立“三個機制”增強技能脫貧培訓實效性

今年以來,無為縣按照“強培訓促就業”的工作思路,針對有培訓需求、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的“三有”貧困勞動者,建立“三個機制”,以“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為目標,開展技能脫貧培訓16期,培訓貧困勞動者561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400人的140.3%。

一是建立“集中授課+小班教學”工作機制。按照“應培盡培”的原則,立足多元化教學模式,開設技能脫貧培訓班。對培訓需求集中的工種,就地就近組織開班集中授課;對培訓需求個性化的工種,採取小班教學的形式,進行“師帶徒”、“一對一”的精準培訓。截至目前,已開班16期,培訓貧困勞動者561人。其中,專門開辦了2期小班,為21名貧困勞動者提供了個性化培訓服務。

二是建立“課堂授課+現場教學”工作機制。遴選了農作物種植、畜禽水產養殖、茶葉種植、綠化保潔、建築施工等實用性強、就業前景好的工種組織開班。在課堂授課的同時,更多地採用到示範基地、生產一線、田間地頭“手把手”現場教學等契合農村實際的方式進行授課,提高教學精細化管理水平,切實提高學員感性認識,增強培訓效果。

三是建立“就業培訓+推薦就業”工作機制。通過增設就業指導課,為學員就業提供幫助。依託企業用工招聘會平臺,以及縣人力資源市場信息優勢,按照“報酬優先、就近推薦”的原則,採用發放崗位推薦表的形式,至少持續推薦就業4個月,每月推薦次數不少於2次,打通從培訓到就業的“最後一公里”。截至目前,共為561名貧困勞動者提供就業推薦服務,其中成功推薦117名貧困勞動者就業。( 無為縣人社局 方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