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有一妙招,讓部下從不會餓肚子,日軍效仿卻餓死5萬人

提及到大草原的霸主,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是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在1206年的時候建立了大蒙古國,從此之後便開始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開疆擴土,擴大了不少的領域,參加過無數的戰鬥。而他帶領的軍隊也十分的驍勇,過五關斬六將征服了多個野蠻地區!當然也有人感到好奇,一個軍隊的強大與成功,最離不開的就是後勤補給,那麼他們又是如何讓士兵不餓肚子的呢?

成吉思汗有一妙招,讓部下從不會餓肚子,日軍效仿卻餓死5萬人

在戰爭之中勝利取決於後勤部隊,這個說法也是沒有錯誤的。回顧一下整個歷史,很少有軍隊在餓肚子情況之下打仗,有一句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假如肚子空空就沒有力氣去打仗,沒有力氣和敵人去打仗,路也走不了,怎麼能夠贏得真正的勝利呢?世界上最強的軍隊也是擁有最強後勤保障的軍隊。

成吉思汗有一妙招,讓部下從不會餓肚子,日軍效仿卻餓死5萬人

蒙古的軍隊是13世紀最為強大的軍隊,他們戰鬥氣勢特別強大,戰無不勝。他們的馬蹄縱橫歐亞大陸,建立了龐大的蒙古帝國,在後勤方面,蒙古人當時超越了所有的軍隊。戰爭之中,蒙古人能夠穿越上千裡的無人地區。在缺乏輜重部隊的情況之下,能夠取得別人拿不到的,非常好的成績。並且當時蒙古鐵騎軍就是“強盜”,只要到一個新的地方,就會對此地進行一番洗劫,即便是投降,蒙古人也不會放過他們,他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在一座城池搶糧食以及物資,而這些物資也足夠他們撐到下一座城池,他們就這樣循環著。儘管這種方法看似粗魯,不過在那個年代的確起著很大的作用。

到了二戰時期,日本人的手伸得很長,跨過中國、駐紮緬甸,想攻打印度的英帕爾,可是由於距離較遠,需要穿越過700公里的無人區,無疑補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十萬日軍的糧草,怎樣看都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補給線路。但15軍參謀長牟田口廉卻提出效仿成吉思汗的作法,使用馬匹、牛羊等運輸糧草,先吃運輸的糧草,再吃牛羊,到達目的地後再掠奪補給。

路途還沒走一半,軍中的水牛、猴子就已經逃了一大半,日本兵只好吃死掉牲畜的肉,自己背糧食。日軍前鋒到達英帕爾時,糧食早就吃光了。早已餓極的日軍縱兵搶掠,誰知當地居民早就聽說日軍即將到來,已經將糧食藏了起來,並逃之一空。

成吉思汗有一妙招,讓部下從不會餓肚子,日軍效仿卻餓死5萬人

沒有糧食,大批日軍在疾病與炮火中餓死。對於繼承“成吉思汗式補給法”的牟田口廉也,士兵們都恨極了。參謀們紛紛嘲諷:“司令官若到沒人的地方自盡,誰也不會阻止”。由此,牟田口廉也還得了個“鬼畜牟田”的諢號。

果然,15萬人的日軍所剩無幾,在雨林裡,餓死的、病死的,滿地都是,誰都不敢呆在這麼危險的地方,死裡逃生的日軍把牟田口廉也稱為“鬼畜牟田口”,因為沒糧食吃的情況下,牟田口廉也叫他們吃草,說日本是“食草民族”,氣死日本士兵們。還妄圖效仿成吉思汗?全給你打滅咯。從日本這個滑稽的效仿行為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味模仿是沒有用的,反而招來殺身之禍;另外也能知道糧草補給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