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西周在國初武成康三王的持續努力下,創造了"成康盛世";又經歷了五位守成之君昭、穆、共、懿、孝,國力雖衰、但餘威仍在;卻在第九位周天子夷王手中走向衰落的快車道。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1《玉帛之路--穆天子西巡》-伍冰蕾

夷王的前任--孝王,是西周歷史上唯一打破了嫡長子繼承製的周天子。從宗法角度來看,孝王得位不正,他篡奪了侄孫姬燮的王位。不過孝王手段強硬、戰功卓著,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周朝的頹勢,加之他在位時間短,所以生前並未遭到諸侯和群臣的強烈反對。

周孝王去世後,被宗法制薰陶了近一百七十年的西周諸侯群臣們,"及時"撥亂反正,擁立周懿王的太子燮繼承天子大位,是為夷王。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2周孝王是西周唯一非嫡長子繼位的周天子

夷王繼位之初,就存在兩大隱患:一是被叔祖奪位,復位後臣下難免生出輕慢之心;二是諸侯群臣擁立有功,國家一下多了很多功臣。這兩大隱患都能從史料中找出蹤跡。

據文獻記載,夷王繼位初期,一改天子高居堂上接見諸侯覲見的禮儀,變為步下御座站接諸侯禮拜,以示對諸侯的親厚及不忘諸侯扶持之恩。這種禮賢下士的做派並未改變夷王在諸侯、群臣心中的弱勢形象,反倒讓周朝好不容易建立的禮樂制度被破壞。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3古代君臣有別,上位者不能輕易屈尊降貴

兩次不正常的王位繼承,使周天子的威嚴大大下降,以至"周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尤其是南方與周王室親緣關係較遠的楚、權等國實際上已脫離西周的掌控。

對有擁立之功的諸侯、群臣,周夷王不得不將王畿內本已不多的籍田再次封賞,這導致宗周的經濟狀況更加惡化,也間接導致周厲王時期的悲劇。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4夷王時楚國君熊渠封子為王,楚國開始崛起

周夷王並非一味懦弱無能,從他不多的歷史記錄中可以看出,度過繼位前期的困難時期後,夷王為了重振周王室的威勢也曾做過努力。

首先是西周著名的政治事件--"夷王烹殺齊哀公"。《史記·齊太公世家》:"哀公時,紀侯譖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靜,是為胡公。胡公徙都薄姑,而當週夷王之時。"

根據史料記載,齊國與紀國為鄰,均為姜姓諸侯國。經過一百多年的血緣稀釋,原本同源的諸侯兄弟國卻起了相互兼併之心。周夷王三年,紀國國君向夷王講了齊哀公的壞話,導致齊哀公被烹殺。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5周夷王烹殺齊哀王

在周朝八百多年的歷史上,周王處死諸侯國國君的事件只發生過兩次,因此"夷王烹殺齊哀公"格外引人注目。

齊國遠在山東,據鎬京數千裡之遙,周夷王為何要插手山東諸姜的內部事務?又是如何擒拿齊哀公,押解入京烹殺的?關於這段記錄,《史記》和其他文獻都語焉不詳,考古資料也缺乏。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6齊紀兩國位置,齊吞紀勢在必行

筆者只能通過猜想補足。周夷王之所以插手山東諸姜姓諸侯國事務,一是想向諸侯展示宗周實力仍在,還是天下共主,二是通過懲戒異姓諸侯,震懾姬姓諸侯。

前幾代周王在抵禦西戎時表現不佳,但在處理內部事物時卻果斷、狠辣!周夷王抓捕齊哀公的過程目前無資料可查,這個過程很可能十分順利,齊國抵抗很小,甚至沒有抵抗,所以不值得記錄。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7鎬京到營丘直線距離都有1300公里

這種奇怪的現象表明,當時宗周的實力還是遠超任一諸侯國,而根深蒂固的宗法制依然發揮著效應。齊國作為第一個在春秋稱霸的諸侯國,此時的實力應該不會太差,竟不敢反抗,可見周國實力之強。

周夷王七年,夷王派遣虢國國君率領六師攻打不服王命、常來侵擾的太原之戎(犬戎,又名獫狁。在穆王時被打敗,遷移至今甘肅平涼慶陽一帶,不少文章將此誤認為山西太原),一直打到俞泉,獲得一千匹馬,馬在那個年代可是極為貴重和稀少的戰略物資,這在周朝可是了不起的勝利。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8被穆王擊敗遷至“太原”的犬戎又發展起來

可惜夷王的這些努力看來成效不大。誅殺諸侯、破壞宗法只會更加動搖周朝立國之本;外戰雖勝,但外患未除,使周朝本已艱難的財政更加雪上加霜。

周夷王在位僅八年就去世了,其子姬胡繼位,是為周厲王。周厲王同樣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所以他執政期間致力於改變周王室的經濟狀況。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9《穆王八駿圖》,周人十分愛馬

周王室的收入主要有兩大塊: 其一,平民助耕公田;其二,諸侯朝覲的貢賦。夷王時,因前代諸王不斷分封,直屬於天子的籍田數量已經很少,不敷朝廷支出,而諸侯國已成尾大不掉之勢,不少諸侯不朝不貢,使周朝原本脆弱的財政體系更加艱難。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10《農政全書》-井田制,王田又稱籍田

周厲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44年),為了聚斂財富,厲王任用榮夷公實行"專利",即以國家名義壟斷山林川澤,不許國人進入山林川澤謀生。當時因土地私有化嚴重,井田制度遭到破壞,越來越多的國人失去了土地,只能依靠從山林湖澤捕魚、打獵度日。

"專利"法明顯違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澤、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從而觸犯了社會各階層的利益,怨言四起。大夫芮良夫批評榮夷公"好專利而不知大難"、"榮公若用,周必敗也",但厲王不聽,還任命榮夷公為卿士,並重用他。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11周厲王與民爭利

於是舉國怨怒,街頭巷尾到處都有人發洩不滿。厲王又從衛國找來巫師,讓他監視發表"謗言"的怨恨者,並告諭國中,有私議朝政者,殺無赦。在周厲王的高壓政策下,國人不敢在公開場合言語,路途相見也只能以目示意。(成語:道路以目)

厲王認為已消除國人的誹謗,但召穆公認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他主張廣開言路,修正政弊,厲王卻不聽勸阻。從此國人更不敢說話,而同樣利益受損的諸侯也不來朝覲了。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12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周厲王三十七年(前843年),因不滿周厲王的暴政,鎬京的國人集結起來,手持棍棒、農具圍攻王宮。周厲王急令調兵遣將,臣下回答:

"我們周朝寓兵於國人,國人就是兵,兵就是國人。國人都暴動了,還能調集誰呢?"周厲王只能帶領親信逃離鎬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山西霍州)。

國人攻進王宮,沒有找到周厲王,便轉而尋找太子姬靜。召穆公將姬靜藏了起來,國人圍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國人)執召穆公之子殺之"(《竹書紀年》),太子得以脫險,史稱"國人暴動"。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13國人暴動動搖了西周根基

國人暴動究竟是什麼性質的暴動?"國人"又是是哪些人?

國人暴動的性質,史家眾說紛紜。或認為是平民起義,或認為是工商業者起義。在中國先秦史籍中,不見"平民"一詞,而"國人"一詞習見。《周禮·泉府》雲:"國人郊人其有司",賈公彥疏:"國人者,謂住在國城之內,即六鄉之民也。"可見,"國人"乃是住在國都裡面的人。

在周代,城邑通常有兩層城牆,稱為城和郭,住在城內的稱"國人",授田平民白天在城外勞作,晚上回城居住;而無田之人不能入城,稱"野人"或"鄙人"。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14國人暴動的主力軍是平民

國人最初是從事農業和(失地)工商業的周國平民,有服役和納軍賦的義務,是周軍的重要兵力來源。後來隨著貴族嫡長子繼承製的延續,貴族內部分化加劇,許多貴族後裔幾世後降為平民,也成為"國人"的組成部分。

西周是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但仍保留一些氏族公有制的痕跡,如井田制、山林川澤國人共享、議論國事的權利和自由等。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15在周代建立和諧美滿社會是不現實的

但也不要把上古社會想得多麼美好,雞犬相聞、和諧美滿絕對是儒家臆想的場景。當時國人普遍缺乏教育(尚處於金文階段,文盲率99.99%),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等中華美德還沒有形成。

在民間,族長的權力比基層官員大,或者乾脆族長就是官員。國人之間有了矛盾,一言不合直接動手的情況十分正常。參照中世紀歐洲的愚昧無知髒亂差,參照解放後仍存在的農村群體暴力抗法事件等。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16為保社會安定,武警演練處置群體性事件

也許國人暴動開始時背後有貴族推動的因素,但是最終革命的主體還是國人,而當時的"宗周六師"的士兵大多出自國人,自然不會配合周夷王鎮壓親友。這場暴亂最終成了一場平民的革命,是中國有史記載最早的市民起義,在中國歷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國人暴動後,憤怒的國人經大臣周定公、召穆公的勸解後離去。此時宗周無主,周厲王已無法返京,太子靜也不能馬上繼位。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17關於“共和行政”的壁畫拓片

這種形勢下,周公和召公被貴族共推,暫時代理政事,改年號為"共和",重要政務由六卿合議,稱"周召共和"。另有一說由共國國君共伯和代行天子職務,稱"共和行政"。

中國歷史自共和元年(前841年)開始記年記事,這是中國歷史確切紀年的開始,此後中國的歷史脈絡清晰,一直到今日,從未間斷過記載。

由於"共和行政"在中國歷史中極為特殊,與帝王體系相背離,所以關於它的記述語焉不詳,甚至連主政官員都存在爭議,說明這段歷史被人(多次)刻意刪改過,以至如此重要的歷史事件不可細考。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18周宣王歷史評價較高

共和十四年,厲王死於彘,因國人惡其行,故諡號"厲王"。太子靜即位,是為周宣王。共和執政結束,西周政權進入末期,留待下一節講述。

客觀講,夷王、厲王在位時面臨西周國力大衰的局面,兩人都為改變國家困局做過努力,只是受歷史條件和政治眼光所限,兩個人的努力和改革最終都失敗了。

在分析歷史事件時,一定要考慮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政治形態,以便客觀、理性地分析其中得失。近年來網上流行"古史翻案風",喜歡將歷史事件或人物的"風評"、"善惡"互轉。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19唯物主義歷史觀(馬克思恩格斯)

筆者不否認其中一些歷史人物事件受文獻資料和歷史眼光的制約,評價結果存在錯謬,但大多數仍是正確的。以周厲王為例,來談談這個問題。

現在不少文章將周厲王描繪成一位面對"積重難返"局面,迎難而上、重視農業、改革稅制的改革家,因為改革觸動了貴族的利益,所以在政治鬥爭中敗下陣來。

這個論點粗看沒有問題,細品之下其意難明。

拋開厲王的貪婪暴虐不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和政治環境下,周厲王的"改革"絕不可能成功。因為他的政策侵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這樣的政策不是"善政",是"惡政",國人暴動就證明了這一點。

真正的改革是為人民謀福祉,為國家強盛找出路。周厲王的"專利"和"止謗"顯然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皇權和用度),完全不考慮國人的生死,所以不能稱其為改革。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20改革的目的應該是為人民謀福祉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錯誤認知,是因為沒有建立正確的歷史觀,也沒有掌握分析歷史事件的原則和方法,喜歡把歷史事件代入現代的環境中來分析。

這類文章在感嘆周厲王的"改革"努力時,批評國人不為國家利益著想,做不到犧牲現在贏得未來,讓西周錯失了復興的機遇。這種白蓮花口吻真令筆者無言以對!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改革"中受到利益侵害的是這些白蓮花們,他們肯定比其他人抱怨得更兇!歷史上有太多這樣的教訓,事後諸葛亮、馬後炮就說的這種人吧?"改革"不應成為"暴政"的藉口,周厲王不值得任何同情。

相比於"國人暴動","共和行政"更具歷史意義,它讓古代中國的有識之士看到了另外一種政體的可能,也打破了貴族專權的固有思維,激發了分權思想,尤其是對皇權的監督和制衡,對後世治國思想影響很大。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21《孟子·盡心下》

如孟子寫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種振聾發聵的名句;如秦漢晉唐的宰相制,就是對皇權的遏制和平衡;到宋的"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更是對宰相之權也進行了削弱。在這種政治平衡的摸索過程中,中國無論經濟、文化一直處於世界的領先地位。

儒家認為治國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讓皇權神聖化,高高在上,將庶政交於士大夫(類似於君主立憲制),但是受中國傳統文化和經濟環境的影響,中國古代始終未能找到突破皇權統治的契機。

共和行政,不僅有準確紀年,更影響了中國古代治世思想

80.22不少歐洲國家在近代選擇君主立憲制

後來,明清統治者加強皇權統治,推行閉關鎖國和愚民教育,致使中國錯失了近代的發展機遇。

(文中圖片均取自網絡,如果侵權立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