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和戰略核潛艇哪個對於國家更重要?

qzuser


我覺得從國家整體安全角度來說當然是戰略導彈核潛艇更重要,它維護的是一個國家整體的安全,維護的是根本的安全,當然,如果能同時兼有航空母艦是最好的,可以更好地維護一個國家的安全和領海完整。


核潛艇分為兩種,一種是攻擊型核潛艇,一種是戰略導彈核潛艇,兩者的主要區別就在於前者的動力適合,但是武器是常規的,在戰爭中是比較常用的,而戰略導彈核潛艇不僅動力是核,打出去的導彈也是和導彈,我們都知道核武器因其強大的破壞力是不能在世界上亂用的,尤其是現在世界上不止一個國家擁有核武器,所以有些經常橫行霸道的國家在使用核武器這方面是受到制衡的。


因為核武器的亂用是會受到來自全世界的壓力的,所以有核國家如果不是根本動搖是不會採取這種方式的,倘若你有了核武器,有些國家即便胡來也不敢太過分,其他國家不敢對你的國土大肆破壞或者大肆佔領,所以國家整體安全和根基重於一切,所以說戰略導彈核潛艇是重要的。


如果某些國家試圖侵佔你的小塊領土或者損害到你的某些利益,這個時候用核武器,雖然給對方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但是你可能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個時候需要常規武器發揮作用。假如你核武器很多,常規武器差的要命,對方就是利用你的剋制欺負你,而如果你的常規武器很強,它要是在遠海損害了你的利益,或是試圖侵佔你的領土,完全可以把航空母艦開過去,必要的時候打它都沒什麼問題,也不會遭到譴責,也不會遭到核報復。

所以我的觀點是戰略導彈核潛艇重要,如果能兼有航母當然最好。


鍋蓋頭司令


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相對於航空母艦,戰略核潛艇對於國家安全更為重要!而在國力足夠強大、技術水平和製造能力足夠高的情況下,發展自己的航空母艦是必然選擇!
全球現役主要戰略核潛艇對比(“金”、“夏”為北約代號,僅供參考)
全球主要航母對比,技術上的差距遠大於體型上的差別!

目前,全球範圍內裝備戰略核潛艇的國家只有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另外還有一個印度也在舉全國之力發展核潛艇;而裝備航空母艦的國家有9個,且只有美國和法國兩國裝備核動力航母。因此,個人認為從技術難度來講,戰略核潛艇要高於常規動力航母,而從重要度來講,戰略核潛艇要高於包括核動力航母在內的所有航母。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上的24具“三叉戟II”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管
美國正在研發的下一代戰略核潛艇“哥倫比亞級”,單價預計達130億美元!

戰略核潛艇有兩個核心組成部分,一是核動力潛艇作為平臺,二是要有潛射彈道導彈作為威懾手段!要想裝備戰略核潛艇,首先就要有核武器,而目前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包括“五常”、印、巴、以、朝等9國,雖然後面4個國家沒有裝備戰略核潛艇,但是做為擁核國家,其國家戰略安全已經有了保障!要想在此基礎上發展自己的戰略核潛艇,其實就是要更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核反擊能力,為本國謀求更多的戰略利益。
全球核武器數量及分佈
全球核態勢示意圖

航空母艦做為目前海上對抗的核心裝備,是各軍事大國努力發展的目標。目前,除了“五常”裝備有航母外,包括印、意、西、巴西、日、泰等國也裝備有自己的航母。其中,意、西、巴西、日、泰等國均不是擁核國家,從戰略上來講,即使他們擁有航母,與其他未裝備航母的國家沒有實質性的差別,其在國際重大問題中的角色遠比不上擁有核武器而沒有裝備航母的國家,這就是航母與戰略核潛艇在提升國家地位方面的差別!
只有像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這樣的規模和實力,才會對國家安全有實質的決定性作用


意大利“加富爾號”輕型航母,作用遠比不上核武器,更別說戰略核潛艇了

戰略核潛艇的作用更像是“定海神針”,有或無直接關係國家地位和戰略安全;而航母是需要組成戰鬥群才能體現作用的體系性裝備,其作用更傾向於“錦上添花”!因此,只要條件允許,首先要發展的會是戰略核潛艇,航母則是在不具備核武器的條件下對於常規武裝力量的補充和提升,對於國家戰略安全並不會有實質性的改變。
我國下一代096戰略核潛艇效果圖


有了戰略核潛艇,發展自己的核動力航母也是大勢所趨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未經允許,嚴謹轉載、洗稿!)


威吶解析


無論是航空母艦還是戰略核潛艇,都是一個世界性強國所需要的“大國重器”,對於任何一個擁有這兩款武器的國家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航空母艦與戰略核潛艇區別在於作戰目的不同,而要說到這兩款“大殺器”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到底哪款更重要?實則這樣的比較是不明確的,更多時候是要看國家想要對敵人實施怎樣打擊目的,因為航母與戰略核潛艇的打擊目的根本不同!


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戰鬥群一般都會配備多艘潛艇、驅逐艦、護衛艦等護航反潛艦隻,主要依靠搭載的艦載機實施海上封鎖、戰術打擊、摧毀敵方有生軍事設施等常規作戰目的。在很多程度上航空母艦戰鬥群也擁有一定的震懾能力,更多時候是利用艦載機擊敗敵方軍隊、癱瘓敵方政權,使之戰敗投降為目的。

戰略導彈核潛艇:

而戰略核潛艇的作戰目的就是完完全全的實施核打擊,現今為止世界各國所裝備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所搭載的核武器,隨便一艘拉出來就可以滅掉一箇中小型國家,使之國土“寸草不生”。不同於航空母艦的常規打擊,戰略核潛艇一旦出動攻擊,那就是絕對的殺招、死招。
總的來說,航空母艦與戰略核潛艇對於每一個擁有的國家都極其重要,主要區別是這兩者的攻擊武器與作戰目的不同。

而要說到這兩款武器哪一款的戰略威懾力更大,那答案肯定是戰略核潛艇莫屬,航空母艦次之!

再簡單一點說:航空母艦的作戰目的就是為了跑到你家門口“打敗”你,而戰略核潛艇的作戰目的就是為了“擊殺”你!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航母和戰略核潛艇都是大國重器。一個常規武器,一個核武器;一個代表著國家利益,一個代表著國家安全;一個是大國海外利益保障平臺,一個是擁核國家二次核反擊的最後底牌。那航空母艦和戰略核潛艇究竟誰更為重要呢?其實可以這麼理解:航母是用來發財的,而戰略核潛艇是用來保命的。很明顯,要是國家都沒了,什麼都沒有意義了,所以能夠保證國家最後安全的戰略核潛艇重要性要遠遠大於航空母艦。



航母是一個大國海外利益的重要武力保障。航母從發明至今,已經成為了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結構最複雜的海上武器平臺。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實現長時間海外部署,在不依靠當地相關軍事基地的情況下,對利益衝突方施加巨大軍事壓力。甚至可以在發生衝突之後,直接依託固定翼艦載機,配合當地軍事基地直接和對方開戰。
美國航母戰鬥群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唯一一個擁有藍水海軍的國家。美國擁有11個10萬噸級的航母打擊群,實行全球部署戰略。有大部分航母打擊群是常年部署在海外,以保證美國的霸權主義和海外利益。比如中東和亞太地區就是美國的常駐之地,而且美國在中東發動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都是以航母打擊群的固定翼艦載機為核心進行的。正是這些航母的存在,讓美國的霸權得以延續,穩坐世界第一的寶座。

戰略核潛艇是一個大國保證國家安全的最後一張底牌。戰略核潛艇是核武器,是攜帶有大量核彈頭的大規模破壞性武器,這一點就決定了戰略核潛艇的使用門檻。目前擁有戰略核潛艇的國家只有五個(印度的殲敵者不算),這五個就是五常。五常是五個“合法”核武器擁有國,實行的是核捆綁政策。


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戰略核潛艇真正的用武之地是大國之間的全面對峙。一旦世界局勢陷入危急,五大國陷入對峙狀態,即將陷入核武器對峙之時。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部署航母,不是部署戰略轟炸機。而是讓所有在港的戰略核潛艇全部離港前往大洋,讓所有正在海上執行任務的戰略核潛艇全部進入隱蔽,潛入大洋等待來自本土長波臺的命令。只要敵方沒有找到自己的所有戰略核潛艇,那麼對方就不敢輕易發動攻擊,國家就是安全的。俄羅斯航母

其實從俄羅斯和美國發展的差異就能看出戰略核潛艇比航母更為重要。美國國力雄厚,經濟實力強悍,乾的是開著航母全世界掠奪資源,獲取更多利益的活。而俄羅斯經濟發展受阻,囊中羞澀,所以為了保證自己的國家安全和地位,俄羅斯勒緊褲腰帶發展戰略核潛艇。普京就曾經說過一句話,就算是賣掉克里姆林宮也要繼續建造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我相信,如果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不能修復影響不大,要是俄羅斯的數十艘戰略核潛艇沒了,那不出一年,俄羅斯將會遭到美國的強力擠壓,困居北極。


赤焰噠噠噠


毫無疑問是核潛艇重要,這麼說吧航母是常規戰爭的王者,核潛艇是核大戰的王者。兩者在戰爭中的定位是不一樣的。

在第二次時間大戰中航母就表現出強大的戰爭潛力,無論是日本偷襲珍珠港,還是自始至終都沒有見面的珊瑚海海戰,或者用航母進行決戰的中途島海戰,航母承擔的角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二戰後期,航母更是逐漸替代戰列艦成為艦隊的核心。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科技的發展,航母逐漸成為海洋大國維護自身海洋權益的代名詞,但是航母不像一支槍或者一個手榴彈一樣,說造就造,它背後需要強大的工業體系的和實力雄厚經濟的支持,即使是這樣各國還是紛紛發展航母,經濟實力不行的也要建造“準航母”來撐門面,例如日本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美國對於航母的重視程度更是無出其右,自1961年11月25日美國建成服役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以來,財大氣粗的美軍更是把所有服役的航母都逐漸替換成核動力。美國憑藉著他11艘核動力航母,在全世界耀武揚威,因此航母在常規戰爭中所表現出強大的威懾力不言而喻,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航母是現代艦隊戰力的代名詞。

而戰略核潛艇就不一樣了,作為三位一體戰略核威懾最重要,最隱秘的一環,一般來說它不參與常規戰爭,潛伏在大洋深處,或者極地的冰蓋之下,作為戰略威懾的存在,就像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利用核彈向宇宙廣播地球的座標一樣,你打擊我,我就反擊你,大不了誰都別活,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年我們無論如何都要研製出原子彈一樣,因為有了他我們的腰桿子就硬了,核彈是可以直接大幅度縮短武器裝備差距的存在,隨著現在防空,反導,以及洲際導彈等高新裝備的發展,你有了核彈還不行,你還要想辦法將核彈扔到對方的領土上才行,那問題又來了,陸基洲際導彈容易被摧毀,戰略轟炸機不穩定因素又太多,所以神出鬼沒的戰略核潛艇就成為了核反擊最理想的存在,因此毫無疑問戰略核潛艇重要。


軍武小咖


相比較而言,戰略核潛艇更為重要。

1.戰略核潛艇為什麼叫戰略,是因為它所發揮的作用有可能改變戰略態勢,有這麼個大殺器在海洋中游弋著,那麼一些蠢蠢欲動的國家即便有想法,也會掂量掂量有沒有魚死網破的決心。

2.另外從建造時間順序上也可見一斑,我們國家也是現有戰略核潛艇的,而且我們在這方面的技術相對還是較為成熟的,為什麼集中力量把原子彈、氫彈包括核導彈、核潛艇造出來,關鍵這些就是殺手鐧式的武器,有了這些擺出來,敵對勢力就不敢輕舉妄動,我們在外交在軍事上才能更有底氣!

3.航母則是最近數年我們國家才開始發展起來的,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講,如果從拓展海洋權益的角度來說,航母的作用更重要。核潛艇的功效主要在於防禦,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誰也不敢輕易使用。但是航母則是常規武器,是移動的戰術平臺,我們航母開往哪兒,就代表著我們的海洋權益能夠拓展到哪兒。現在我們第一艘國產航母已經下水,相信後續還有更多的航母陸續下水,使我們能夠更好地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如有關於報考軍校、入伍參軍及後續發展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諮詢。


起步一二一


航空母艦和戰略核潛艇都是國之重器,兩者的研發成本,技術要求,週期等等方面可以說不相上下,難分伯仲,對於一個想成為世界頂級強國的國家來說,兩者不可偏頗,缺一不可。但是要說哪一樣對於一個國家更重要,非要選擇其中一個的話,個人認為還是戰略核潛艇更加重要一點,航母只是常規武器,而戰略核潛艇則是戰略級武器。

▲各國戰略核潛艇對比

▲俄亥俄核潛艇內部

▲美國福特號航母

比如現在的俄羅斯,俄羅斯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選擇優先保障其戰略型裝備的發展,比如海軍戰略核潛艇項目,近些年來,俄羅斯一直保持著戰略核潛艇的更新換代能力。比如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發展了最新的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並且於去年還下水了北風之神的改進型,性能超越美國最新的俄亥俄級。而在航母上,繼承自蘇聯的“庫茲佐涅夫”號一直是能用則用,能省則省,例如原本裝備su-33重型戰鬥機,後來經費不足則改成了米格29戰鬥機,還有航母主機年久失修,曾經出海一趟黑煙滾滾,被西方嘲笑,顯得頗為窘迫。

▲北風之神級連續發射4枚潛射洲際彈道導彈

▲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依然敢於同美國正面對抗,憑的就是其強大的水下核力量,美國航母那麼強大,也不敢輕易去惹惱俄羅斯。再比如我國,在核潛艇和航母上也是先發展的戰略核潛艇,後發展的航母,而且戰略核潛艇的保密程度遠優於航母。再例如法國,下一代戰略核潛艇已經開工,航母依舊是使用那艘用了20多年的戴高樂,還打算用到2040年,其新航母規劃未見蹤影,這些都可以看出只要有能力建造戰略核潛艇的國家都會將戰略核潛艇當做優先方向。


所以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戰略核潛艇更加重要一點,畢竟戰略核潛艇的戰略兩字在那擺著,只要還有一艘戰略核潛艇存在,對手始終都會寢食難安。


軍備時刻


對美國而言,航母群更重要,因為明打明浩浩蕩蕩,十幾個航母群,是經濟和軍事實力的第一展示。

常規戰,美國航母群是世界第一利器。核戰也能玩,巡洋艦驅逐艦攻擊核潛艇巡航導彈核潛艇的戰斧搭載核彈頭,所有戰機搭載當今世界最危險的也是唯一核彈巡航導彈合一的核航彈B61-12就行,還有最新的隱形巡航導彈agm158(射程1000公里)和最硬的隱形agm129(射程3200公里)搭載20萬噸當量W-84核彈頭就行。

當然,如果需要,14艘戰略俄亥俄,攜帶24枚三叉戟2(D5),每枚搭載當量48萬噸的W—88(世界最強導彈搭載彈頭)8到14個,一枚總當量超過500萬噸,一艘總超過1億噸,毀滅一個大洲。14艘……

對別的所有國家而言,戰略核潛艇是最能拿的出的了,航母要麼純粹沒有要麼小要麼冒黑煙要麼沒有配屬艦艇要麼沒像樣子的艦載機。

……

差別有點大……


西北大地


毛主席說過,戰爭的最基本原則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哎,看毛主席的軍事著作還是我高中時期。看到這句保存自己消滅敵人覺得是金句,非常喜歡。然後我同桌的男生一臉鄙視的說:這不廢話嘛,誰不知道。這都是典型的智力跟不上去,跟他解釋也多餘。話看著簡單,實際上即便是很多的將軍、元帥到戰場也犯渾,搞不清次序,吃敗仗。

先把兵掐在自己手裡,保證部隊能經營下去,然後再找機會去消滅敵人。

即便是咱們個人,在現代社會,你要考慮的也應該是自己怎樣先立住腳,怎樣先活下去,然後再研究發家致富對不對?

航空母艦和戰略核潛艇也是這樣的關係:

戰略核潛艇就是先用來保存自己的。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為什麼?因為有了核潛艇,我們國家才會安全。有了戰略核潛艇,別人才不敢把你逼急眼了。

一條戰略核潛艇可以搭載十幾、二十幾枚洲際彈道導彈,每枚導彈上可以搭載1-10枚核彈頭,每顆核彈頭都有40萬噸當量的威力,是廣島原子彈的20倍。

一條戰略核潛艇可以摧毀一箇中等的國家,摧毀一個大國有5條也就差不多了。威力是十分可怕的。有了它,別人就不敢動你。這就做到了:保存自己。而我們也一定要把保存自己放在前面的,要最先解決的。

所以不管當初多窮,拼上家底,勒緊褲腰帶,也要搞原子彈、氫彈、導彈乃至於核潛艇。為啥?這些是保命的。

航空母艦就是後用來消滅敵人的。

有了核潛艇,就做到了保存自己。但這裡面有個問題,就是我們也不能沒事就惦記扔核彈。跟菲律賓有島嶼衝突了,你就讓核潛艇扔氫彈,這明顯是不能夠的。核潛艇是保命的,不到萬不得已還用不上。

然後對於航母大家也要清醒的認識,這是進攻型武器。所以咱們國家自從有了航母,就有朋友喊用來對付T灣、用來解決南海、東海的爭端......這是胡鬧。航母不是宅男,沒有把航母部署在自己家門口的。

航母是要部署在敵人的家門口的,而且是幾千裡,上萬裡之外的那種。就像前幾天英國張羅在新加坡建立軍事基地,就是這個道理。它要把航母艦隊部署在很遙遠的位置。就咱們而言,要是僅僅因為家門口這點事,也就沒必要建航母了。

航母是用來遠洋決戰,把戰場開在敵人家裡的裝備。

哪個重要?戰略核潛艇。

因為你得先有戰略核潛艇做到先保存自己,然後再研究擁有航母去消滅敵人。

核潛艇是在說:你別惹我。

航母是在說:我要打你了。

如果你不惦記打別人,又有了核潛艇,對航母的需求並不緊迫。咱們已經有航母了,所以說惦記打別人可能會讓某些人覺得不舒服,那咱們換個說法:走出去,境外殲敵,遠海接觸......其實都是一回事。

我們國家在上個世紀50年代、60年代,那麼窮,依然在拼了家底,大躍進式的追求核潛艇。但航母,實際上是到了最近這些年,國家已經很富裕了,才按部就班的開始上馬。這就能看出兩者的差距。

核潛艇很緊迫,航母可以慢慢來。

自保很緊迫,打出去,不著急。


銳度何老師


如果在戰略核潛艇和航空母艦兩者中選擇一個更加重要的話,那麼一定是戰略核潛艇了,因為戰略核潛艇是搭載洲際戰略核導彈的核潛艇,他是一個大國最後的底牌,航空母艦畢竟是常規武器,他可以在對付小國,或者一場海上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如果是超級大國對打,如果是世界頂級強國對戰,那麼戰略核潛艇就將會是決定性的力量,就會是決定雙方勝負最後的手段。

上圖是美國最早的戰略核潛艇喬治華盛頓級,下圖是蘇聯最早的戰略核潛艇H級,他們服役時間的差距,以及技術性能的差距,讓蘇聯在一開始處於核競賽的劣勢之中。

裝備航母並不能帶來必然的安全,歷史上,阿根廷就曾經裝備過一艘五月二十五日號航母,排水量2萬多噸,裝備了彈射器,可以起飛超軍旗攻擊機,然而在馬島海戰中沒有發揮出什麼大的作用,最終被壓在港內不敢出門。試想一下,如果阿根廷海軍裝備有一艘戰略核潛艇,英國還敢動手打馬島海戰嗎?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退役了蘇聯時期建造的航母,但是保留了蘇聯時期建造的戰略核潛艇。圖為蘇聯時期建造的德爾塔型戰略核潛艇。

裝備戰略核潛艇的國家,在別人侵犯他的時候,總是要掂量一下的,他的裝備會讓一個國家長期免受被動戰爭的煩惱,也是核大國維持自己戰略地位的必然選擇。戰略核潛艇曾經是美蘇冷戰爭霸時期的重要競賽領域,美國在60年代率先退出了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而蘇聯則是在60年代末才拿出了H級旅館級戰略核潛艇,這讓蘇聯在美蘇爭霸一開始的階段處於核力量的弱勢。

俄羅斯建國後,在很少擴充水面艦隊的情況下,優先建造了4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以穩定和鞏固自己的大國地位。

如果一個大國衰落後,他會選擇留下航母還是核潛艇?我們看看俄羅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馬上出售了2艘莫斯科級反潛直升機航母,4艘基輔級航母,只留下了一艘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繼續使用,而戰略導彈核潛艇,除了4艘颱風級實在無力維持之外,其餘基本上全數保留了。對於俄羅斯而言,蘇聯解體之後,能夠穩定俄羅斯大國地位的只有戰略導彈核潛艇。所以,俄羅斯海軍雖然近年來沒有擴充水面艦隊,但是戰略核潛艇北風之神級,卻造了4艘,還要再造4艘。

如今印度海軍也在尋求發展戰略核潛艇,圖為印度殲敵者號核潛艇,它可以發射大地系列彈道導彈。

航空母艦不會讓兩個大國之間互相忌憚,不敢開戰,但是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存在,會讓兩個大國在選擇對抗的時候,多很多的冷靜和迴旋餘地。北約如何東擴,美國如何壓迫,俄羅斯本土也還是無憂的,因為誰敢動人家本土,人家就敢扔核彈。而且戰略導彈核潛艇可以讓一個國家獲得可靠的二次核反擊的能力,畢竟在敵人突然發動的核打擊下,能夠存活的核反擊力量,戰略核潛艇是肯定會有的。

圖為海上閱兵中的我國海軍094B型核潛艇。


一個核大國能不能進行有效的核威懾,戰略核潛艇有沒有投入戰備值班就是一個象徵。如果戰略核潛艇整天呆在港內不出去,那麼就是沒有形成足夠的威懾力,如果誰的戰略核潛艇沒事就在全球轉噠,那麼他就隨時具備讓核潛艇在全球任何陣位上出現,並發動核打擊的能力,這可比航空母艦嚇唬人管用多了,起碼超級大國是吃這個的,是認可這個威懾的。

圖為美國海軍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核世界主要戰略核潛艇的線圖。目前為之,只有聯合國五常擁有戰略導彈核潛艇。


試想一下,兩個超級大國開戰後,支撐他們堅持打下去的決心的,是航母還是戰略核潛艇?想通之後就能明白二者的關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