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中國沒有科學大師,一起進來數數有多少?

人們常說美國有世界上最頂級的大學,大部分的諾貝爾獎得主都是美國大學裡出來的,所以,美國是科技大國。

還有人說英國開創了科技革命,也有大批科學家,比如英國皇家科學院的牛頓,那是人人都知道的大科學家,所以,英國是科技大國。

還有人說別昂列夫,門捷列夫這些不都是俄羅斯人?所以,俄羅斯是科技大國。

更有人說日本人已經拿了十九個諾貝爾獎了,是亞洲第一諾貝爾大國。所以,日本是科技大國。

大家說的都沒有錯,在普及現代教育的發達國家,因為受教育程度較高,科技發展自然也會更好。不過,我們也不能厚此薄彼,其實,在中國也有許多科學家,正在為我們國家的科學事業鞠躬盡瘁。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忌憚中國發展,許多國家在科技上進行封閉政策,中國科學家在某種程度上是獨立、艱辛地在發展。

今天,我要說的一些科學家正是各個領域的代表人物。

李四光

誰說中國沒有科學大師,一起進來數數有多少?

蒙古族人李四光在研究中國和東亞構造的基礎上,於20世紀40年代創立了一種構造地質學說,也稱地質力學。大家一定覺得這個地質力學有什麼重要。當然非常重要,地質力學對於如何盾構、開採、底下建築,進行地下發掘資源都很有用。

毛主席曾經多次接見李四光,1955年,周恩來總理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支持地質部成立地質力學研究室,李四光也是地質部部長。他為中國石油開採事業建立了卓著的功勳,要知道石油開採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重要課題,美國發動的許多軍事及經濟行動都是針對石油資源的。我們日常生活中,就連穿的衣服其實都和石油息息相關。

2009年10月4日,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和國家天文臺即將把一顆小行星命名為李四光星。

茅以升

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經建造過地條公路鐵路大橋錢塘江大橋的茅以升修建了我們中國第一條跨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這對我們未來在橋樑建設上有重大指引作用,如今,中國的跨海大橋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茅。像港珠澳大橋,令世界驚歎。

誰說中國沒有科學大師,一起進來數數有多少?

竺可楨

竺可楨老先生是,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浙江大學前校長。他常年研究中國的氣象氣候,為我國農作物的生產寫過《論我國氣候的特點及其與糧食生產的關係》,令毛主席非常讚賞,除此之外,他對環境自然科學也提出了至關重要的建議。

可以說竺可楨是中國最懂大自然的人。

誰說中國沒有科學大師,一起進來數數有多少?

潘家錚

中國兩院院士,最出名的就是主持和論證了三峽工程。他是唯一一個寫科幻小說的兩院院士。在面對打量的質疑聲時,潘家錚院士在美國舊金山演說的時候是這麼說的。

“……女士們、先生們,我是個工程師,不是政治家、演說家。我無意把自己的見解強加給任何人,而只想把自己親歷的事實真相說一說。希望大家理解,中國和美國情況有很大不同,中國現在有百萬人民生活在洪水威脅下,隨時有傾家蕩產和送命的危險。中國的電力非常不足,人均用電量只有美國的二十分之一。中國人民要不要活下去,要不要活得比現在好一點?如果是要的,那我相信各位對三峽工程的必要性會有個比較客觀的瞭解……”

雖然三峽工程課題至今仍舊討論火熱,利與弊都是存在的。不過,這項大工程真是非常不容易。自古水利是大事,從李冰,鄭國開始,到京杭大運河,基本被罵的比被讚的多。不過,多年之後,都江堰,鄭國渠,京杭大運河還是普惠到了後人。

誰說中國沒有科學大師,一起進來數數有多少?

張景中、談祥柏、李毓佩

他們是中國數學科普的三架馬車。這三位數學家,不光在自己領域裡大放異彩,研究卓著,更重要的是他們一直在為學生能學好數學這件大事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因為數學作為科學的基礎學科,只有學好數學,物理、化學才有沒有阻力。

張景中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常年都致力於學生的數學教育。曾被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評為十大金作家之一。

誰說中國沒有科學大師,一起進來數數有多少?

談祥柏先生則通曉英、日、德、法及拉丁文,還有中國文言文,寫了許多趣味數學書,讓孩子們愛上數學這門枯燥的學科。

李毓佩是首師大的教授,寫的《愛克斯探長》、《奇妙的數王國》、《荒島歷險》、乍聽上去以為是歷險記,實際上是數學科普叢書。

賈蘭坡

賈蘭坡雖然沒有大學文憑,可是,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就問你牛不牛啊?1935年,他接替裴文中先生主持在周口店的發掘工作。繼裴文中1929年發現第一個頭蓋骨之後,他在1936年11月連續發現三具“北京人”頭蓋骨,震驚了國際學術界,登上了最高學術殿堂。

當然,賈蘭坡先生主要研究是在石器時代以及地質上的,對中國的地質科學貢獻大。

誰說中國沒有科學大師,一起進來數數有多少?

說了這麼多中國的科學大師,是不是我們也要來一箇中國大師叢書系列書PK一下之前火爆的俄羅斯大師叢書。真的,我們的科學大師們也有一套叢書,文章裡說到的各位大師都包括在裡面了。

我來羅列一下,給大家看看書單硬核不硬核。

《穿過地平線》,講地理地質的,作者李四光。
《橋樑史話》,講橋樑等建築裡的科學,作者茅以升。
《藏在生活中的數學》,作者張景中,中科院院士。
《海洋的秘密》,講海洋科學的,作者雷宗友,海洋地質專家。
《極簡趣味化學史》,作者葉永烈。
《神奇的數學》,作者談祥柏。

《大自然的語言》,講氣候的,作者竺可楨。

《爺爺的爺爺哪裡來》,講人類進化,作者賈蘭坡。

《偷腦的賊》,作者潘家錚。

《數學花園漫遊記》,作者馬希文,數學神童,北京大學數學系教授。


《細菌世界歷險記》,作者高士其,科學家,被稱為中國的霍金。
《世間的腳印》,講大地的奧秘,作者陶世龍,北京地質學院創建者之一。
《醒來的森林》,自然課,作者約翰·巴勒斯,美國自然文學之父。

《十萬個為什麼》,蘇聯宗師級科普作家米·伊林,十萬個為什麼就是他先提出來的概念。

誰說中國沒有科學大師,一起進來數數有多少?

整整十四本書,除了《醒來的森林》與《十萬個為什麼》是國外的。可以看作是買十二中國科學大師,送兩位外國科學大師作品。紙張採用護眼黃色紙張,愛護孩子的雙眼。

團購預售價格是158元,領5元無門檻券,月底前包郵發貨,正好趕上今年寒假能給孩子們充充電,瞭解一下中國大師們寫給孩子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