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連環畫《騎虎識豪傑》分兩部分發布,本集為第一部分

此書是罕見的孤本,存於大連圖書館。寫南宋初年洞庭湖楊么起義之事。作者有感於"徽欽二帝,無治世之才,任用奸佞,以致金人自北而南……"

小說寫宋江、盧俊義等梁山好漢被朝廷害死後,昏君奸臣依舊倒行逆施,荒淫誤國。徽宗聽信童貫等人聯金攻遼之計,引起金兵大舉向中原進攻,破汴京、擄徽、欽二帝,百姓流離失所。宋江轉世的楊么、盧俊義轉世的王摩,和其他梁山好漢轉世的馬隆、何能等38人,在貪官汙吏的逼迫下,於洞庭湖聚眾起義、除惡揚善的事蹟。所以,把楊么起義和宋江起義聯繫起來,寫成一部《水滸傳》的續書--《後水滸傳》。本連環畫共計10冊,謹請欣賞。​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1梁山一百單八條好漢當中的燕青,跟大夥受招安後,眼看宋帝利用他們剿田虎、平方臘,殺伐草莽;蔡京、童貫等奸臣又妒賢忌能,因此幾次用“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勸宋江、盧俊義辭官以保性命。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2怎奈二位頭領不聽他的勸告,他只得不辭而別,從此又做他的浪子燕青,邀遊各地,倒也逍遙自在。這一日到得山東濟州地界,他舊情難忘,登泰山,觀過日出,徑自直奔水泊梁山。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3卻見金沙灘畔,寂寂寥寥,只有漁樵出入;忠義堂上,荒荒涼涼,僅剩廢墟殘跡!燕青回想當年眾兄弟嘯聚,三關六寨,何等威風,今日蕭條至此,不勝感慨,無興久留。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4回到金沙灘來,燕青見一塊大青石上,坐著一位漁翁和一位樵夫,無意中聽得樵夫說:“唉!想不到宋江、盧俊義會死得這樣慘!¨漁翁道:“只有昏君奸臣才幹得出這種喪天害理的事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5燕青聽了,吃一大驚,上前拱拱手,問道:“老丈剛才所說的奸臣,莫不就是當朝的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嗎?”樵夫道:“不是這四個,哪裡再尋得出四個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6燕青又問:“宋江、盧俊義征戰有功,二位怎麼說他們死得慘?”漁翁道:“哼!盧俊義吃了放水銀的御膳,半路上跌入河裡淹死;宋江喝了放毒藥的御酒身亡,他的屍體不就葬在楚州蓼兒窪嗎!”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7燕青將信將疑,趕到楚州蓼兒窪,果然找到宋江的墳墓;哭拜道:“大哥大哥!你只想忠君報國,哪道反死於昏君奸臣之手,我小乙哪能甘心?想報仇,只恨孤掌難鳴啊!“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8拜罷起身,卻又見旁邊有吳用、花榮的墳墓,細一問,方知二人是自縊於此的。燕青哭拜道:“人誰不死,二位哥哥死得大有義氣!我小乙要學二位哥哥在此殉死,這才於心無愧。”說著把腰帶解了下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9走到兩棵樹間,他忽又想到:殉死何難,難的是報仇。匹馬單槍報不成,但一百零八個兄弟當中,找不到七十二個,也總能找到三十六人;重新聚義,何愁殺不得幾個大奸臣?想到這裡,不覺遲疑起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10忽然,他記起了最先離開大夥兒回家探視病母的公孫勝,心想:“入雲龍”修真養性,定然還在。想到這裡,就灑淚離了蓼兒窪,取路薊州去找公孫勝。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11訪到公孫勝的故居,才知他母親已經過世,他早已跟師父羅真人修行去了。燕青便改奔二仙山紫虛觀,上了山,正轉過一帶長林,忽見林中走出一個人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12“是小乙賢弟來了嗎?”燕青忙抬頭一看,正是公孫勝,急上前相見問道:“哥哥與我是無心撞見?還是有意來迎我?”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13公孫勝說:“我在觀中侍候師父。師父打著坐,忽然對我說,你的結義兄弟燕青來了,快去接他進來。所以我在此等候。”燕青不禁咋舌道:“真是活神仙!快領我進觀去拜見!”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14面見後燕青拜倒座前道:“弟子燕青,只為宋江、盧俊義死得冤枉,特來邀公孫勝商議報仇之策,更要請祖師指教:當日一百零八人中,還有幾人能聚在一起?”羅真人道:“聽我與你說,信不信由你。”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15羅真人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你們想殺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報仇已經辦不到,因為這四個惡人很快都要老死了。”燕青聽得瞠目結舌,似信非信。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16羅真人繼續說:“宋江、盧俊義和你們這些被逼上梁山的人是死不盡的,何愁不能復聚?要說宋江、盧俊義和你們兩個重投孃胎,二次嘯聚,也無不可。“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17燕青恍然醒悟,忙道:“燕青自當跟眾兄弟再投人胎,同報大仇。但梁山水滸已一派蕭條,恐不能重樹‘替天行道’義旗?”羅真人笑道:“天下皆水,是水皆滸。皇帝尚不能世守汴京一地,起義豈可認定梁山一泊?”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18燕青還要再問,羅真人說:“天機不敢盡洩,義士略知大意可也。”即喚公孫勝口授咒語道:“你送他下山,若遇湖邊婦人溺嬰,可用咒語止哭活命,然後分頭了卻前因,二十年後廬山再會。”說完合目打坐,再不言語。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19公孫勝遵師命與燕青離了二仙山,一路閒行緩走,各自留心。行了數日,這一天,正走得飢渴間,見前面一帶垂楊,淡黃半吐,高低村舍,傍水依山。兩人滿心喜歡,走入村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20兩人尋了個潔淨酒店。店主人引他們到窗前坐下,搬來酒菜。兩人舉杯對酌,只見室外湖水明淨,白鵝嬉水,討人歡喜。怎奈燕青只將梁山往事重提,不由得彼此感傷一番。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21忽聞湖邊傳來婦人和嬰兒的啼哭聲,兩人暗暗吃驚,急忙立起身來,付了酒錢離店。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22趕到湖邊,但見一婦人懷抱兩個一般大小的嬰兒,在那裡兒啼母哭。燕青近前間道:“你這婦人,為什麼哭得這般傷心?是生了雙胎缺奶,還是別有什麼為難的事情呀?“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23婦人止哭抹淚道:“小婦人不幸,上月生下這兩個冤家,晝夜啼哭,分秒不停。我丈夫說定是妖魔,把先落地的叫作妖兒,後落地的叫作魔兒,要弄死他們。我不肯,丈夫直與我慪氣。“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24婦人又說:“我原以為啼哭有個了時,誰知今天滿了月,仍然沒完沒了地哭!不但我丈夫,連我也煩了,因此抱了來,要將他倆丟入湖中。卻又見他倆五官端正,不像什麼妖魔,覺得淹死實在可憐……"說罷又哭。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25公孫勝聽了,暗暗驚喜,上前說道:“我是二仙山紫虛觀羅真人的弟子,師父教給我幾句咒語,你且抱嬰兒過來,我念上一遍,保管回家再不啼哭。”婦人聽了不勝歡喜,走近身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26公孫勝用手在兩個嬰兒頭頂上撫摩著,口中唸唸有詞。待他念完,兩個嬰兒不但立刻止了哭聲,而且啞然嘻笑開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27做母親的萬分歡喜,連忙拜謝。燕青直勾勾看著兩個孩子,心裡明白,卻欲言不能,急著問道:“哪一個先出孃胎?”婦人指左邊的道:“這個先落地,他爹叫他妖兒,那個就是魔兒。”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28婦人自稱姓鞠,丈夫叫養奎剛,要請兩位到家拜謝款待。公孫勝見燕青變得痴痴呆呆,忙對婦人說:“我兩人有事,改日來吧。”婦人才又拜謝一番,歡歡喜喜摟著兩個孩子回去。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29公孫勝同燕青又默默行了一日。公孫勝開口道:“小乙弟,你我萬幸,已得羅真人指明,須去各尋歸宿,休得在此耽擱。”燕青無語,只得灑淚分手,各奔前程。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30只說鞠氏抱了兩個兒子回家,與丈夫細細一說。養奎剛見孩子果然不像前番哭鬧,自然高興。夫妻便和睦如初,把雙生子撫養下去。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31轉眼過了四五個年頭,這一日,養奎剛從外面慌慌張張回家對鞠氏說:“不好了!皇帝聯金國,滅遼邦,想節省每年交納遼邦的四十萬兩銀子;誰知金國入侵內地,逼皇帝每年交納一百四十萬兩,不允就要打過來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32過了幾日,風聲愈來愈緊,只聽傳說:“金兵來了!金兵來了!”村裡人紛紛逃難,養奎剛也只得領著鞠氏,各拉一個四歲半的孩子,背上包裹,離開家,跟鄰舍一起躲進一片樹林。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33不料來了一隊又一隊的金兵。他們見村子裡十門九閉,料知老百姓躲在附近,就闖到這片樹林裡來蒐羅。養奎剛丟下魔兒逃命,鞠氏手快,拉起妖兒急走。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34魔兒在地上哭叫爹爹;一個跟在金兵後面乘亂撈摸橫財的人騎馬跑過,伸手把魔兒拎起來一看,見他生得眉開額闊,小身子挺結實,想了一想,夾著孩子上馬加鞭而去。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35鞠氏抱著妖兒逃奔,不料身後有一夥金兵緊緊追來。鞠氏見他們漸漸迫近,只得硬著心腸將妖兒丟在田埂邊,轉身往叢林深處逃去。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36妖兒被母親丟下,張嘴要哭,見有幾騎馬趕來,便不敢哭喊;將身子伏在地上,緊閉雙目,連氣也不敢喘。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37他聽得馬啼撲剌剌奔了過去,才爬起來坐著等娘,等爹。可是直等到日落也沒見個人來,害怕得大聲哭喊。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38哭了半晌,忽見前面月影下有三四個人走來,其中一個立停問他:“你父母到哪裡去了?”妖兒說:“不知道。娘被騎馬的壞人追急了,把我丟在這裡。“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39又一個說:“空野夜深,來了惡狼狗熊,這孩子怎經得起?我來做點好事吧!”說著把妖兒馱上肩頭問道:“你家住在哪個村子裡?我送你回去。”妖兒道:“我家的村子燒光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40眾人走了多時,漸漸各自散去。這人走進一個村子,想尋個人家託寄孩子,好讓他父母日後找來。誰知村中盡遭金兵破壞,家家沒有人在內,他連看幾十家,都是如此。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41末了,他只得走進空蕩蕩的一家,剛把孩子放下,妖兒倒頭便睡著了。這人細看孩子生得眉清目秀,心想:若是把他拋棄餓死,豈是我揹他來此的本意?我半生無子,不如帶回家去,做個養子也好。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42他一路往南,不一月工夫;到了湖廣岳陽府;他挽了孩子,出城走十四五里,到柳壤村。遇一個熟人向他拱手道:“楊得星迴來了!出門做生意倒帶了個兒子回來,恭喜你!尊嫂聽說北方大亂,正在掛念哩!“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43楊得星別過熟人,到家與妻子勞氏說出這孩子的來歷。勞氏很喜歡,問孩“你今年幾歲,叫什麼?”妖兒道:“我今年四歲半,人說我生下來老愛哭,有妖氣,就叫我妖兒。”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44楊得星說:“倒是明日大了,不便寫出個妖字來。他既聽慣了老名,就來個音同字不同,改叫楊么吧。”就教他拜了自已,又拜了勞氏。楊么笑嘻嘻地拜完便喊爹媽。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45不知不覺過了三四年,楊么已是八歲,終日好玩好動,同村中一般大的男孩結夥,愛劈竹做弓箭,削木做刀槍。楊得星常年在外經商,勞氏更管他不住。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46孩子們不是在屋後,便是在山前湖邊,做打仗遊戲。楊麼力氣大,喜歡恃強出尖,孩子們都怯他三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47有一次,楊麼對小夥伴說:“我們本村打本村不好玩,不如尋鄰村的人放對比比輸贏。”眾孩子無不高興,便先派人去近村挑戰。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48近村的孩子自然表示應戰,約定日子地點,與柳壤村孩子不是單對單摔跤,便是擺了隊伍戰鬥。今天這邊輸了,隔天一定去打還風陣;那邊輸了,轉天也要來爭回面子。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49這一天,柳壤村的孩子到一古廟前場地上操練,楊么忽然連打三個呵欠,對孩子們說:“你們先玩著,我到廟裡去睡一覺,再來同你們玩。”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50進得廟門,楊么見地上有堆亂草,躺倒就睡。剛睡下,便有一個小僮來拉他道:“楊么,娘娘叫你去說話,快跟我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51楊么一骨碌爬起來,跟小僮走進一座大殿,抬頭見一位鳳冠霞帔的娘娘莊嚴地坐在上面,他連忙跪拜。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52娘娘叫身邊一個小女孩把他扶起,對他說:“你這小子前世忠義,現在上天賜你託生,再幹一番事業,要我來傳授神勇武技與你。”便叫那小女孩先賜他熱茶一杯。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53楊么見杯內有一顆赤紅小棗,便一口囫囹吞了。才下肚,腹中咕嚕嚕亂響,渾身筋骨皮膚暴漲得又酸又痛。他拼命忍住,只得攢眉閉眼,不敢聲張。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54過了半晌,娘娘看他已經平復,便對分立兩旁、各執不同兵器的十八位將軍說:“請將軍教授武藝。”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55於是楊么由十八位將軍輪番傳授,先學習許多拳腳和縱跳騰挪、飛簷走壁的功夫,後來又一一學會了刀、槍、劍、戟等十八般武藝。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56娘娘看了,點頭表示滿意,隨即離座,眾將簇擁而去。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57楊么大為奇懌,猛地驚醒,才知是夢。他坐在草堆上低著頭,拼命回想夢中說的話和事情,卻都想不起來,只記得種種拳腳武藝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58他往神座一看,卻見上面坐著的女神分明就和夢中的娘娘一模一樣,便趴在地上磕頭,默祝道:“謝娘娘傳授本領,將來楊么長大成人,一定多幹好事,不做壞事。“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59拜完起來,外面的孩子來拉他去玩;同到空地上,楊么把夢中學來的武藝使出一兩手來,已看得眾孩子稱奇叫好道:“你昨天還沒有這些本事,怎麼今日這般厲害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60楊么笑道:“你們既然曉得了我有大本事,就聽我的話,跟我學,今後不要怕人;明天去約別村的孩子來,讓我一個個打得他們討饒!”當即有幾個孩子跑去“下戰書”。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61第二天,別村的孩子來與柳壤村的打鬥,被楊么打得有腫了嘴的,有青了臉的,都哭哭啼啼地逃回家去,向父母告狀。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62十幾個父母氣咻咻地趕來,有的在楊么的頭上鑿粟子,有的在他的背上搡幾拳,圍住不放。楊么笑嘻嘻地說:“欺人不可過頭,我今天不還手是讓你們年長,再這樣,可就莫怪!“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63眾人聽了越發光火,有幾個喝罵道:“你這個吃飯不知飢飽的,小小年紀倒會說大話!怪不得逞能打壞了我們的孩子。今天偏欺你過頭,你有本事,縱不然打了我們!”說罷便一齊打他。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64楊么也被惹火了,掄開小拳,踢開小腿,只向大人們腰肋下、肚皮上唧唧溜溜,指東打西,拳腳卻也刁鑽古怪。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65那些大人誰也招架不住,都被楊么打得跌倒滾爬。本村的孩子看見別村的大人趕來打楊么,趕快跑去告訴楊得星說:“不好了,你們的楊么要被幾十個大人打死了!“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66楊得星連忙趕來,見不是兒子吃了虧,而是兒子把幾個大人打得十分狼狽,便喝道:“楊么,不得對長輩無禮!”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67楊么當即住手,站到一邊。眾人便來告訴楊得星,這個說:“你的兒子打傷了我們的兒子,又打壞了我們!”那個道:“你的兒子真有力氣,腳起拳落,打得我們好苦。”楊得星忙向眾人不住地賠罪。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68楊得星迴家追間兒子是從哪裡學來的本事。楊麼只得說:“是古廟裡的女神叫幾位大將教我的!”楊得星對勞氏說:“那廟是九天玄女祠喲!”夫婦倆又驚又喜,怕他鬧事,決定送去上學。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69到了書塾裡,老學究見他這個“么”字很不大雅端莊,要他改,他不肯,只得替他另取了個大號,叫作“道長”,使他日後成個君子氣象。

(一)連環畫《後水滸傳》第一集《騎虎識豪傑》盧汶、張新國繪畫

70可是楊麼厭文喜武,又認為見識不一定在書中得來。因此坐了幾天,便不耐煩,漸漸地在塾中對學究說家裡有事,在家裡對爹媽說是在上學;除非他在外面玩膩了,才走進書塾唸書寫字。

未完待續 請欣賞 : (二)連環畫《騎虎識豪傑》

畫家介紹:盧汶,(1922年12月-2010年4月),性別:男,著名連環畫家。出生於上海市一戶普通市民家庭。籍貫:浙江鄞縣,原名盧世寶。解放前拜連環畫前輩周雲舫先生為師,於1938年發表了與周雲舫先生合作、文德書局出版的處女作《蜀山劍俠傳》連環畫,以後陸續創作了《不共戴天》等多部作品。解放後,轉入新美術出版社後併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擔任美術編輯。在60年的繪畫生涯中,參與創作了古今中外題材200多部連環畫作品。作為著名長篇套書《三國演義》的繪畫作者和編輯,於1957年會同劉錫永、徐正平、陳光鎰、凌濤四位著名連環畫家,多次進行研究查證。​

瀚大黎眾為了廣大連友的喜好,一直不懈努力蒐集、整理各類題材連環畫,並且為了連友更好的欣賞連環畫,每篇連環畫都對連環畫圖片進行文字說明。雖然費大量的時間,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喜歡連環畫,喜歡閱讀。可以點擊關注,欣賞更多有文字說明,不費眼睛的連環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