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京津冀1.5小时交通圈

1、京津冀三地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明年基本形成

着力打造京津冀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明年将基本形成

着力打造京津冀1.5小时交通圈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曹智)近日,交通运输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成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内容。从会上获悉,三地将着力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到2020年,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将基本形成。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侯智敏在会上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省交通运输厅把推进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协同优先、合作优先、对接优先原则,突出“一盘棋”思维、“一张图”规划、“一股绳”合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取得明显成效。

5年来,河北省打通拓宽对接路27条段、1676公里,太行山高速公路和北京大外环建成通车。港口通过能力和吞吐量双双突破11亿吨,通过能力居全国第二位。河北机场集团以委托管理形式正式加入首都机场集团,京津冀主要机场实现统一管理,石家庄机场迈入千万人次级大型机场行列。

积极疏解首都交通压力。河北省支持北京市实现高排放货车全域绕行,京秦高速京冀、冀津接线段与北京、天津同步通车运营。服从服务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按照“四个统一”要求,谋划的区域重要对接路和疏解路项目全部纳入协同发展规划。保障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完成临空经济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编制,明确“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和“五纵五横”骨干路网。

2、廊坊市推进电子健康卡应用实现全覆盖

着力打造京津冀1.5小时交通圈

市妇幼保健中心医务人员指导前来就诊的孕妈使用“健康廊坊App”预约服务。

“以后来医院产检就不用排队挂号、排队缴费了,省时省力,从手机上还能看到我以前的就诊记录。”11月6日,前来市妇幼保健中心产检的市民芦女士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打开手机不到两分钟便成功下载“健康廊坊APP”,注册办理了电子健康卡,并预约了下一次产检。

截至目前,全市28家重点医疗机构中,已有1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完成电子健康卡受理环境改造,这标志着我市即将迈入“扫码”就医时代。市民只需在医院出示电子健康卡动态二维码,就可实现扫码就医、拿药缴费、查询报告等。线上线下互动的诊疗服务,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智能化、一体化就医模式,让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健康教育、中医中药、应急救援、医养结合”“六位一体”的健康服务。

一部智能手机,一个二维码,不同医院之间看诊信息共享,省去了很多重复的检查。9月27日,在固安县举行的电子健康卡启用仪式上,居民把电子健康卡上象征身份识别的二维码对准医生诊台上的扫码器,挂号信息便显示出来。医生在电脑里开单检查,信息一一被记录在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中。该县已成为我市首个完成电子健康卡受理环境改造且启用的县(市、区)。截至目前,固安县人民医院、固安县中医医院均完成了电子健康卡在预约挂号、检查检验、取药等环节受理环境的改造并开通运行,全县14个乡镇卫生院配齐了识读设备。

3、廊坊开发区全面启动供热 保证温暖到家

着力打造京津冀1.5小时交通圈

又到一年供暖季,11月8日,廊坊开发区正式点炉供暖,提前供暖这一惠民举措,让广大市民在隆隆冬日家暖心更暖。

“廊坊开发区供暖面积达六百余万平方米,全部实现绿色清洁供暖。”廊坊开发区热力供应中心经理刘桂林说,冬季供暖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今年供暖开始前,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廊坊开发区热力供应中心全力备战,确保做好冬季供暖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